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威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650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由下述成分及对应质量份数含量的药物制得:白术(麸炒)15~25;补骨脂28~42;山药(麸炒)40~60;炮姜12~18;当归(酒炒)28~42;白芍(炒)28~42;延胡索(醋炙)28~42;木香(煨)12~18;赤石脂(煅)12~18;儿茶25~35;黄芪58~82;党参40~60;甘草(蜜炙)12~18;地榆(炭)28~42。其制作工艺是:将前10种药物制成细粉;将后4种成分加水煎煮得到煎液;将以上得到细粉与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后的产物混合,即制得所述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功能主治: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药效显著、毒副作用低、具有极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科学,特别提供了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固本益肠的药物很多,药效各不相同但基本相近。人们期待一种功能主治为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的药物。要求完全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制作工艺更为简单合理,效果更为稳定和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及其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成分及对应质量份数含量的药物制得党参40~60份质量;白术(麸炒)15~25份质量;补骨脂28~42份质量;山药(麸炒)40~60份质量;黄芪58~82份质量;炮姜12~18份质量;当归(酒炒)28~42份质量;白芍(炒)28~42份质量;延胡索(醋炙)28~42份质量;木香(煨)12~18份质量;地榆(炭)28~42份质量;赤石脂(煅)12~18份质量;儿茶25~35份质量;甘草(蜜炙)12~18份质量。如上所述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分别或者共同制成细粉。优选处理方法将上述白术等十种药物制成细粉之前对原料进行净制处理;制成细粉之后进行灭菌处理。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得到煎液。优选的处理方法是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1~6次,每次加水4~15倍重量,每次煎煮0.5~5小时。更优选的处理方法是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2~4次,每次加水8~12倍重量,每次煎煮1~2小时。优选方法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并浓缩得到稠膏备用。所述稠膏优选为55~65℃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5~1.40。然后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得到煎液(优选为过滤后经过浓缩处理后得到的稠膏)与所得到的成分为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可以根据具体要求的不同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举例如下将上述细粉与煎液(或稠膏)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再粉碎、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提取或部分提取,其它药材粉碎浓缩,干燥,制成颗粒剂;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或部分粉碎,其它部分提取,制成软胶囊剂;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或部分粉碎,其它部分提取,制成散剂或胶囊剂;将处方中药材经提取或粉碎等操作制成丸剂;将处方中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栓剂;将处方中药材细粉与适量黏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制成规定形状的锭剂。本专利技术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其功能主治为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所致慢性泄泻,症见慢性腹痛腹泻,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药效显著、毒副作用低、具有极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其由下述成分及对应质量份数含量的药物制得党参40~60份质量;白术(麸炒)15~25份质量;补骨脂28~42份质量;山药(麸炒)40~60份质量;黄芪58~82份质量;炮姜12~18份质量;当归(酒炒)28~42份质量;白芍(炒)28~42份质量;延胡索(醋炙)28~42份质量;木香(煨)12~18份质量;地榆(炭)28~42份质量;赤石脂(煅)12~18份质量;儿茶25~35份质量;甘草(蜜炙)12~18份质量。如上所述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的制作工艺如下将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分别或者共同制成细粉;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得到煎液备用;然后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得到煎液与所得到的成分为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可以根据具体要求的不同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举例如下将上述细粉与煎液(或稠膏)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再粉碎、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提取或部分提取,其它药材粉碎浓缩,干燥,制成颗粒剂;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或部分粉碎,其它部分提取,制成软胶囊剂;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或部分粉碎,其它部分提取,制成散剂或胶囊剂;将处方中药材经提取或粉碎等操作制成丸剂;将处方中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栓剂;将处方中药材细粉与适量黏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制成规定形状的锭剂。实施例2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其由下述成分及对应质量份数含量的药物制得党参40~60份质量;白术(麸炒)15~25份质量;补骨脂28~42份质量;山药(麸炒)40~60份质量;黄芪58~82份质量;炮姜12~18份质量;当归(酒炒)28~42份质量;白芍(炒)28~42份质量;延胡索(醋炙)28~42份质量;木香(煨)12~18份质量;地榆(炭)28~42份质量;赤石脂(煅)12~18份质量;儿茶25~35份质量;甘草(蜜炙)12~18份质量。如上所述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的制作工艺如下将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分别或者共同制成细粉;将上述白术等十种药物制成细粉之前对原料进行净制处理;制成细粉之后进行灭菌处理。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1~6次,每次加水4~15倍重量,每次煎煮0.5~5小时;更优选的处理方法是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2~4次,每次加水8~12倍重量,每次煎煮1~2小时。然后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并浓缩得到稠膏备用。所述稠膏优选为55~65℃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5~1.40。然后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所得煎液过滤后经过浓缩处理后得到的稠膏与所得到的成分为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可以根据具体要求的不同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举例如下将上述细粉与煎液(或稠膏)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再粉碎、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提取或部分提取,其它药材粉碎浓缩,干燥,制成颗粒剂;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或部分粉碎,其它部分提取,制成软胶囊剂;将处方中药材经全部或部分粉碎,其它部分提取,制成散剂或胶囊剂;将处方中药材经提取或粉碎等操作制成丸剂;将处方中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栓剂;将处方中药材细粉与适量黏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制成规定形状的锭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成分及对应质量份数含量的药物制得:党参40~60;白术(麸炒)15~25;补骨脂28~42;山药(麸炒)40~60;黄芪58~82;炮姜12~18;当归(酒炒)28~42;白芍(炒)28 ~42;延胡索(醋炙)28~42;木香(煨)12~18;地榆(炭)28~42;赤石脂(煅)12~18;儿茶25~35;甘草(蜜炙)12~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成分及对应质量份数含量的药物制得党参40~60;白术(麸炒)15~25;补骨脂28~42;山药(麸炒)40~60;黄芪58~82;炮姜12~18;当归(酒炒)28~42;白芍(炒)28~42;延胡索(醋炙)28~42;木香(煨)12~18;地榆(炭)28~42;赤石脂(煅)12~18;儿茶25~35;甘草(蜜炙)12~18。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制成细粉;将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得到煎液;然后将以上得到的成分为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的细粉与黄芪、党参、甘草、地榆加水煎煮后的产物混合,即可制得所述药物。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白术、补骨脂、山药、炮姜、当归、白芍、延胡索、木香、赤石脂、儿茶制成细粉之前对原料进行净制处理;制成细粉之后进行灭菌处理。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肠脾肾疾病的药物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王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