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包括有椅背靠杆、前脚杆、后脚杆、铰接轴、扶手杆、座位板、垫脚板和同步齿轮,还包括有四个同步齿轮,其中两个同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外侧端部,该同步齿轮的侧壁和所述后脚杆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同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脚杆顶端颈部,其中心和扶手支撑杆的末端铰接,位于扶手杆底端的同步齿轮和位于铰接轴端部的同步齿轮相互啮合;在原有连杆折叠结构中增加了一个折叠时的同步齿轮,使得整个椅子在折叠时不会折反方向,使用方便,而且在压力变形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折叠的顺利,大大减少了意外损毁的隐患;采用扇形的同步齿轮,减少齿轮的用量以及加工时间,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o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婴儿座椅通常包括有两椅背靠杆、两前脚杆和两个后脚 杆,还包括有一铰接轴,所述椅背靠杆底端颈部、所述前脚杆顶端和所述后脚杆顶端通过该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椅背靠杆中段可滑动地铰接有一扶 手杆,其中下端铰接有一座位板,其末端铰接有一垫脚板;所述座位板末端 侧面分别铰接有一座位支撑杆,该座位支撑杆末端铰接在所述垫脚板的中段; 所述扶手杆末端铰接有一扶手支撑杆,该扶手支撑杆中段铰接在所述座位板 侧壁,其末端铰接在所述前脚杆顶端颈部;该婴儿座具有折叠功能,以便于 运输和包装,但是由于该座椅都是采用连杆铰接而成,折叠时其连杆的折叠 方向容易折反方向,使用非常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时,这些连杆结构容易在 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大力折叠时容易损毁椅子,影响产品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同步折叠、不会 折反方向的、使用方便的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 椅,包括有两椅背靠杆、两前脚杆和两个后脚杆,还包括有两个铰接轴, 所述椅背靠杆底端颈部、所述前脚杆顶端和所述后脚杆顶端通过该铰接轴接有一扶手杆,其中下端铰接 有一座位板,其末端铰接有一垫脚板;所述座位板末端侧面分别铰接有一 座位支撑杆,该座位支撑杆末端铰接在所述垫脚板的中段;所述扶手杆末 端铰接有一扶手支撑杆,该扶手支撑杆中段铰接在所述座位板侧壁,还包 括有四个同步齿轮,其中两个同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外侧端部, 该同步齿轮的侧壁和所述后脚杆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同步齿轮分别固定连 接在所述前脚杆顶端颈部,其中心和扶手支撑杆的末端铰接,位于扶手杆 底端的同步齿轮和位于铰接轴端部的同步齿轮相互啮合。作为优选,上述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中,位于所述铰接轴 两端端部的同步齿轮是一个扇形齿轮。作为优选,上述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中,所述椅背靠杆中 段铰接有一铰接头,该铰接头设有一滑槽,所述扶手杆可滑动的套接在所 述滑槽中。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原有连杆折叠结构中增加了一个折叠时的 同步齿轮,使得整个椅子在折叠时不会折反方向,使用方便,而且在压力变 形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折叠的顺利,大大减少了意外损毁的隐患;采用扇形 的同歩齿轮,减少齿轮的用量以及加工时间,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折叠过程中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折叠过程中的另一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种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包括有两椅背靠杆1、两前脚杆2和两个后脚杆3,还包括有两个铰接轴4, 所述椅背靠杆1底端颈部、所述前脚杆2顶端和所述后脚杆3顶端通过该 铰接轴4铰接在一起;所述椅背靠杆l中段可滑动地铰接有一扶手杆5,其 中下端铰接有一座位板6,其末端铰接有一垫脚板7;所述座位板6末端侧 面分别铰接有一座位支撑杆8,该座位支撑杆8末端铰接在所述垫脚板7的 中段;所述扶手杆5末端铰接有一扶手支撑杆9,该扶手支撑杆9中段铰接 在所述座位板6侧壁,还包括有四个同步齿轮IO,其中两个同步齿轮10固 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4外侧端部,该两个同步齿轮10是扇形齿轮,其侧壁 和所述后脚杆3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同步齿轮10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脚 杆2顶端颈部,其中心和扶手支撑杆9的末端铰接,位于扶手杆5底端的 同步齿轮10和位于铰接轴4端部的同步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椅背靠杆1中段铰接有一铰接头(图中未显示),该铰接头设有一 滑槽(图中未显示),所述扶手杆5可滑动的套接在所述滑槽中。使用时,将椅背靠杆1和后脚杆3收拢,而在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IO 的作用下,扶手支撑杆9在同歩齿轮10的作用下固定逆时针转动,带动整 个连杆结构中前脚杆2、扶手杆5、座位板6和垫脚板7的逆时针转动,从 而完成折叠过程;而同理,展开过程也是上述操作的反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 一半的同步齿轮IO是扇形齿轮,而在实际实施中,由于折叠的角度比较小,不必要用到整个的圆形齿轮,所以所有的同步齿轮IO都可以是扇形齿轮,只需要掌握好两个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10的弧长就 可以了;而对应的,该同步齿轮10上面的模数、齿轮的齿数等参数,都是 不做限定的。当然,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 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 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 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包括有两椅背靠杆(1)、两前脚杆(2)和两个后脚杆(3),还包括有两个铰接轴(4),所述椅背靠杆(1)底端颈部、所述前脚杆(2)顶端和所述后脚杆(3)顶端通过该铰接轴(4)铰接在一起;所述椅背靠杆(1)中段可滑动地铰接有一扶手杆(5),其中下端铰接有一座位板(6),其末端铰接有一垫脚板(7);所述座位板(6)末端侧面分别铰接有一座位支撑杆(8),该座位支撑杆(8)末端铰接在所述垫脚板(7)的中段;所述扶手杆(5)末端铰接有一扶手支撑杆(9),该扶手支撑杆(9)中段铰接在所述座位板(6)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四个同步齿轮(10),其中两个同步齿轮(10)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4)外侧端部,该同步齿轮(10)的侧壁和所述后脚杆(3)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同步齿轮(10)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脚杆(2)顶端颈部,其中心和扶手支撑杆(9)的末端铰接,位于扶手杆(5)底端的同步齿轮(10)和位于铰接轴(4)端部的同步齿轮(10)相互啮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歩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其特征在 于位于所述铰接轴(4)两端端部的同步齿轮(10)是一个扇形齿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其特征在 于所述椅背靠杆(1)中段铰接有一铰接头,该铰接头设有一滑槽,所述 扶手杆(5)可滑动的套接在所述滑槽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包括有椅背靠杆、前脚杆、后脚杆、铰接轴、扶手杆、座位板、垫脚板和同步齿轮,还包括有四个同步齿轮,其中两个同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外侧端部,该同步齿轮的侧壁和所述后脚杆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同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脚杆顶端颈部,其中心和扶手支撑杆的末端铰接,位于扶手杆底端的同步齿轮和位于铰接轴端部的同步齿轮相互啮合;在原有连杆折叠结构中增加了一个折叠时的同步齿轮,使得整个椅子在折叠时不会折反方向,使用方便,而且在压力变形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折叠的顺利,大大减少了意外损毁的隐患;采用扇形的同步齿轮,减少齿轮的用量以及加工时间,降低成本。文档编号A47D1/02GK201320015SQ20082021430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陈而瑞 申请人:陈而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同步折叠结构的婴儿高脚椅,包括有两椅背靠杆(1)、两前脚杆(2)和两个后脚杆(3),还包括有两个铰接轴(4),所述椅背靠杆(1)底端颈部、所述前脚杆(2)顶端和所述后脚杆(3)顶端通过该铰接轴(4)铰接在一起;所述椅背靠杆(1)中段可滑动地铰接有一扶手杆(5),其中下端铰接有一座位板(6),其末端铰接有一垫脚板(7);所述座位板(6)末端侧面分别铰接有一座位支撑杆(8),该座位支撑杆(8)末端铰接在所述垫脚板(7)的中段;所述扶手杆(5)末端铰接有一扶手支撑杆(9),该扶手支撑杆(9)中段铰接在所述座位板(6)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四个同步齿轮(10),其中两个同步齿轮(10)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轴(4)外侧端部,该同步齿轮(10)的侧壁和所述后脚杆(3)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同步齿轮(10)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脚杆(2)顶端颈部,其中心和扶手支撑杆(9)的末端铰接,位于扶手杆(5)底端的同步齿轮(10)和位于铰接轴(4)端部的同步齿轮(10)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而瑞,
申请(专利权)人:陈而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