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52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和黄芪总皂苷两种原料按一定配比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既能益气活血、舒肝利胆又能调节免疫、保肝降酶,协同作用显著,可制成各种制剂,防治各种肝病、肝炎和肝损伤,能达到祛邪扶正、利胆泄毒等目的。比单用同剂量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或黄芪总皂苷的效果均明显提高,实现了中药复方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属于医药
,具体地说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总皂苷和中药栀子中提取的总环烯醚萜苷两种原料组成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肝脏疾病是目前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所涉及的疾病范畴相当广泛,包括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各种理化原因造成的肝损伤等。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正邪相争的过程,肝脏疾病由于病机复杂,病程一般较长,转归多变。肝胆相为表里,二者疾病,多有联系。在治疗原则上,对于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均遵从保肝利胆,标本兼治的治则。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现代研究发现,栀子中含有栀子苷(Gardenoside)、栀子新苷、羟异栀子苷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该类成分是栀子的主要有效部位。有文献报道,事先给予ICR大鼠栀子提取物,可防止因半乳糖胺诱发的爆发性肝损伤。给予栀子苷能够有效降低由异硫氰酸α-萘酯造成的大鼠转氨酶升高。家兔和大鼠消化道给予栀子提取物能够增加胆汁分泌,与去氢胆酸钠效价相当。临床文献报道,单用栀子水煎口服,对于黄疸性肝炎即有满意的利胆退黄疗效,在不同类型的肝炎的不同疾病阶段,口服栀子水煎液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在治疗肝脏疾病传统中药复方中,栀子为常用的药味,功效多有报道。黄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等。是补气活血的代表药物,补气而不留邪。黄芪中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功效各有侧重。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是黄芪的主要有效部位,具有扩张冠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等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还证明,黄芪总皂苷具有保肝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调节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毒作用,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和诱生作用。有文献报道,黄芪提取物对于四氯化碳造成的动物肝损伤模型具有显著的保肝降酶功效。临床报道,黄芪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炎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二者配伍,栀子重在疏肝利胆、退黄祛淤;黄芪重在补中益气、保肝降酶,既符合中医理论的治疗原则,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另外,现有黄芪、栀子的制剂工艺一般采用水提醇沉法,尚无以有效部位投药的报道,传统提取方法对有效部位的提取率低、含量甚微、损失大,而且存在制剂物质基础不明确,质量控制不合理,药物稳定性较差,疗效波动大,临床不良反应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以有效部位组合为药物,具有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先进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成分明确,质量可控,既能疏肝利胆,又能保肝降酶,产生协同作用,疗效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是由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总皂苷和中药栀子中提取的总环烯醚萜苷两种原料组成。本专利技术药物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可以为黄芪总皂苷1份,栀子总环烯醚萜苷0.05~2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所用原料的优选配比为黄芪总皂苷1份,栀子总环烯醚萜苷0.1~1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所用原料的更优选配比为黄芪总皂苷1份,栀子总环烯醚萜苷0.2~5份。本专利技术药物所用原料的最佳配比为黄芪总皂苷1份,栀子总环烯醚萜苷0.5~3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剂型可以是注射液、输液、粉针、滴丸、片剂、缓释片、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中任何一种现有药物剂型。辅剂为药剂学上可接受的相应辅料。本专利技术药物所用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和黄芪总皂苷作为供口服用原料的含量均不低于50%,作为供注射用原料的含量均不低于70%。本专利技术药物所治的肝脏疾病主要包括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各种理化原因造成的肝损伤等。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一般方法将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和黄芪总皂苷均匀混合后,按现有制剂工艺制成各种剂型。原料中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取市售栀子药材,用8倍量水煮沸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浓缩提取液,加乙醇至70%,静置沉淀,过滤,取上清液浓缩成浸膏;浸膏加水溶解,静置沉淀,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真空干燥,即得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黄芪总皂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取市售黄芪药材,用70%乙醇循环回流提取6小时,回收乙醇,静置沉淀,过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或5~20%的低浓度乙醇洗脱,除去溶于极性溶剂的杂质,弃去不用,再用40~9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收集此高浓度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残留物用3~5倍量中性或碱性氧化铝混合均匀,干燥,后用95%的高浓度乙醇回流洗脱;收集此洗脱液,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即得黄芪总皂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该药物组合物由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和黄芪总皂苷两种原料组成,纯度高,成分明确,质量可控,克服了现有制剂物质基础不明确,疗效波动大,不良反应多的缺点,能够保证临床疗效稳定和用药安全。②该药物组合物既能疏肝利胆,又能保肝降酶,协同作用显著,比单用同剂量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或黄芪总皂苷效果均明显提高,经药效学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疗效由以多个药效学试验证明,现简要叙述如下1.对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试验试验材料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及黄芪总皂苷不同配伍比例(20∶1、10∶1、5∶1、1∶1)的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NS),四川科伦大药厂出品;去氢胆酸,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出品;SD种大鼠,雌雄各半;小动物保温手术台;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手术器械。试验方法取SD种大鼠,体重220~240g,随机分组,雌雄各半,实验前12h禁食不禁水。乌拉坦1g/kg腹腔注射麻醉,背位固定于小动物保温手术台,打开腹腔,找到胆总管,胆总管插管引流胆汁。待稳定20min后,先收集30min胆汁,然后各组大鼠分别由十二指肠给予相应药物10ml/kg,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等容量NS。给药后每隔30min收集胆汁1次,共计4次,记录胆汁流量,计算给药后胆汁流量增加的百分率。胆汁流量增加百分率=(给药后胆汁流量一给药前胆汁流量)/给药前胆汁流量×100%试验结果见表1。表1药物组合物对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X±SD) 注各给药组与NS组比较*P<0.05**P<0.01由表1显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及黄芪总皂苷不同配比的药物能显著增加大鼠的胆汁流量,该作用的强弱程度与药物的配比有关。其中,比例在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黄芪总皂苷=5∶1~1∶1之间效果较好。2.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试验试验材料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及黄芪总皂苷不同配比(10∶1、5∶1、3∶1、1∶1)的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NS),四川科伦大药厂出品;联苯双酯滴丸,北京协和制药厂出品;CCl4,成都科龙化工有限公司出品,临用前用精制花生油稀释;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酰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剂盒均由北京中生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昆明种小鼠,雄性,体重20~24g。试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组,给药组均采用灌胃给药,NS和C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总皂苷和从中药栀子中提取的总环烯醚萜苷两种原料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总皂苷和从中药栀子中提取的总环烯醚萜苷两种原料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总皂苷1份,栀子总环烯醚萜苷0.05~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总皂苷1份,栀子总环烯醚萜苷0.1~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总皂苷1份,栀子总环烯醚萜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迅科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