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泓志专利>正文

具有可着色表面的磁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7552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可着色表面的磁铁结构,主要是在一磁铁的表面上结合一具有易着墨特性的着墨表层;构成该着墨表层的材料是以高分子树脂、良吸墨性原料及密着度增进剂等原料所混拌而成,使得该着墨表层与磁铁的表面之间产生高附着效果,而能降低该表层在使用中产生剥落的可能性,且利用该着墨表层在磁铁表面形成易于着附油墨颜料的特性,使进一步达到易于上色或印制图案于磁铁表面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着色表面的磁铁结构,尤指一种在磁铁 表面覆着一与磁铁及颜料,均具有高附着性(high adhesion)的着墨表 层,以提升在磁铁表面上着色或印刷图案处理的技术。技术背景一般磁铁多是以氧化铁粉末或再加入橡胶、塑料混合的复合材料 中,再经由至少一次的着磁加工,使该复合材料感应出磁极,进而形成 具韧性且可对铁质材料产生吸附的磁铁。特别需注意的是传统的橡胶磁铁在使用的情形中,会有磁粉(氧化 铁)脱落沾附使用者双手情形;人员在使用当中,若没有将残留在手上 的磁粉洗净,而不慎误食或是跟身体较为敏感的部位(如眼部)接触, 将对健康产生极大的伤害。为了改善这问题,在已知的技术中,如图1及图2所示,会在橡胶 磁铁表面涂布或版印一层亮光油或涂布漆料6 l加以隔离,但是,由于 一般胶料或漆料与磁铁的表面特性异极为明显,因此,在磁铁对折处的 漆料层,仍常因使用上的操作产生龟裂或剥落的情形,造成软性磁铁表 面不美观及使用中容易污染的缺点。另一方面,已知的橡胶磁铁表面的颜色因氧化铁成分而呈黑褐色, 如果要改变橡胶磁铁表面的颜色,在一典型的方法中,是在磁铁表面上 以颜料或漆料加以印刷或涂覆;但是,由于橡胶磁铁(氧化铁)的粒子 结构,与一般漆料的料子结构相距甚远,使颜(漆)料不易直接附着在 磁铁上;且,即使己顺利把颜料着附在磁铁的表面,在往后的使用过程 中,特别是在常有弯折使用的情形的软性磁铁夹、活页夹、折曲饰片或 磁性书签等橡胶磁铁物品的表面的颜(漆)料,会因其与磁铁间粒子的 悬殊差异,而导致附着性欠佳,容易产生脱落或龟裂的情;使用者在应 用该等表面隔离层或色层附着效果欠佳的磁铁,其脱落的磁粉或漆料将 会产生明显的污染问题,且欲在其表面制设图案时,亦因色彩饱和度受到极大限制,而只能成就简单图形,使用范围难能扩展。因此,如何稳 定着色在磁铁的表面,以及如何增加颜(漆)料与磁铁间的附着能力, 实为目前相关业界亟待突破的课题。此前,曾有人提出在橡胶磁铁6 0的表面,请参见图3所示,以黏 胶或机具加工贴合具有颜色或图案的纸张、PP合成纸、PVC或PE T表层6 2,以形成隔离及表面颜色,惟此种型态的磁铁,仍然容易在 使用中造成表面绉褶或表面剥落而影响外观,无法完全解决传统者的困 扰,且每次表层6 2的图案制造,受到印刷机制版费的限制,而需有最 低印量的要求,难以推广到极少数印量的使用族群。再者,目前尚无一种磁铁可直接提供使用者在其表面进行上色、画 图或印刷者,虽前有人尝试在磁铁表面预先贴合如纸张、合成表层或布 料等媒合材料,再于该媒合材料的外表进行着色或印刷,而能产生较饱 和美好的色彩效果,但仍然无法突破前述易脱落或产生龟裂绉褶的缺 失,亟待改善。近来,更有人利用混合颜(漆)料涂布于磁铁6 0表面,虽然可以 改善颜色层的剥落或龟裂现象,但无法再于其上进行简便的着色或印 刷,则是其缺失,以上请参见图4。代表性地来说,如果能重行设计考虑磁铁的组织结构,并能提供一 具有良好油墨或颜料附着能力的着墨表层,进而改善上述着色不易的缺 失,将对磁铁产品的应用范畴提供大幅的成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 供一种具有可着色表面的磁铁结构,即预制一层与磁铁达到极高附着性 的着墨表层于磁铁表面,该着墨表层与所述颜(漆)料或油墨的特性接 近,可在相互间产生紧密且稳固的结合效果,使所述磁铁表面上因该着 墨表层的密切结合,而可呈现特别且不易脱落的可着色或可印刷特性, 形成一可美化磁铁表面的结构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 有可着色表面的磁铁结构,包含有一磁铁,所述磁铁的表面布置有与磁6铁间具有高密着度的着墨表层,且该着墨表层与油墨或颜料亦具有高密 着度。所述着墨表层为由高分子树脂、良吸墨性原料及密着度增进剂混合 产生的着墨层材料所布置的薄层。如此,使得上述着墨表层与磁铁的表面间稳固结合而不易剥落,进 而可在该着墨表层之上进行着色或印刷,令该等磁铁的着色或印刷的效 果得以适度提升,且相对扩展磁铁表面着色成印刷的可靠范畴;于该薄 形磁铁的非可着色的侧面上被覆黏胶层(在该磁铁背面上被覆黏胶),使 至少一侧面具有黏着他物的效果,将可更便利于使用;当具有背胶的薄 形磁铁施以长带状的分条切割,即可成为一胶带型磁铁,令使用范围为 广泛;若在其至少一表面上布置有一相同方向连续排列的压纹组织、线 形凹点组织、细凹沟组织等可撕裂纹结构,将有利于使用者以一外力或 剪力沿所述至少一连续排列的可撕裂纹结构施加于这磁铁时,可从该可 撕裂纹结构布置的路径简易撕裂或撕断;依上述具有背胶并加以分割成 长带型的磁铁,更可巻收成包层的包巻状态,即成为一胶带形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请参照以下 列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涂布亮光油或颜(漆)料于磁铁表面的加工示意图。 图2是传统网版或凸版印刷布置光亮油或颜(漆)料于磁铁表面的 加工示意图。图3是传统黏贴结合颜色表层于磁铁表面的加工示意图。 图4是传统涂布混拌颜料的紫外线胶层表面的加工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加工组合程序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磁铁表面以喷涂方式形成着墨表层的加工状 态示意图。图7是磁铁表面以涂布方式形成着墨表层的加工状态示意图。 图8是在磁铁上打印图案的加工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以转印技术印制图案或色彩的加工示意图。图11是薄型磁铁背面涂布黏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实施例再施加细凹沟型可撕裂纹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薄型磁铁再以裁切机具加以分割成长条状带片的施作示意图。图14是经图13所示分割作业后,再加以收巻的胶带型磁铁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可撕裂纹结构的撕裂初始状态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再施加线形细凹点或细穿孔可撕裂纹结构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B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1 主滚筒单元2、3压动滚筒单元4 副滚筒单元5刀具组10 高分子树脂20良吸墨性原料3 0 附着性增进剂40着墨层材料5 0 着墨表层60磁铁61 亮光油或涂布漆料62PVC或PET表层6 3 紫外线胶64细凹沟可撕裂纹结构6 4 A细凹点或细穿孔可撕裂纹65撕开7 0 列表机80颜色或图形81 图或颜色层90黏胶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磁铁,如图5及图6-图7所示,主要是以相当量的 高分子树脂1 0 、良吸墨性原料2 0及密着度增进剂3 0等配料混合研 磨以产生着墨层材料4 0 ;其中亦可视需要再加入湿润分散剂;其中的 高分子树脂1 0 ,可选择与磁铁6 0 (特别是橡胶磁铁)具有良好附着 特性的合成树脂;再者,良吸墨性原料2 0则可选自二氧化钛、锌钡白或碳酸钙等吸墨性良好的材料之一或组成物加以应用;密着度增进剂3 0可为胺基硅烷;湿润分散剂可为聚羧酸胺盐。磁铁6 0部份,则系以 可磁化材料如钡、锶、铷、钴、綳、铁或氧化铁等可受磁性感应而磁化的诸元素之中,至少其一或其组成物所制成,若再加入橡胶复合材料, 则可形成橡胶磁铁材料。由于上述调配混合研磨而成的着墨材料4 0 ,具有与磁铁6 0的表 面间极良好的附着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可着色表面的磁铁结构,包含有一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表面布置有与磁铁间具有高密着度的着墨表层,且该着墨表层与油墨或颜料亦具有高密着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泓志范姜正良吴宜儒
申请(专利权)人:吴泓志范姜正良吴宜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