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362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该提取物通过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汽蒸馏等方法提取。经小鼠体内抑制S180肿瘤药效学实验,表明该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症。据统计,据WHO统计,全球每年共有超过1000万肿瘤新发病例,其中约60%的人死亡,需要照顾的病人超过2000万人。与1990年相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提高了20%以上。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都居常见癌症之首;第二位为乳腺癌;第三位为结直肠癌;第四位为胃癌;第五位为肝癌。在亚洲,中国的肿瘤发病人数远远高于日本、南亚和西亚。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射线和化疗药物。手术治疗局限性大,且对肿瘤细胞扩散的患者可治疗率低甚至束手无策,即便施行手术,致残率也很高。化疗药物的目标是抑制癌症细胞增殖,现在常用的化学合成的抗肿瘤药物特异性不强,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有一定影响,导致呕吐、腹泻、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对天然产物研究的深入,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抗肿瘤新药具有巨大潜力。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实,在世界上逐渐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正在发挥着自己的优势,近几年来在中药抗癌有效成分及其制剂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很多中药制剂由于是复方制剂,可控性、重复性较差,存在疗效不稳定的现象。洋金花是茄科植物白花曼佗罗Datura metel L..的干燥的花,性辛、温,是一种有毒中药,具有平喘止咳,镇痛,解痉的功效。国内外学者对洋金花进行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碱类成分,故对洋金花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报道也基本集中于平喘止咳,镇痛,解痉方面的应用,尚未见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究设计洋金花提取物在治疗肿瘤病症方面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该提取物含5-100%面积比的有机酸、5-100%面积比的有机酸酯和5-100%面积比的酮。特别是,该提取物可含17.58%的有机酸,15.90%的有机酸酯和20.27%的酮。本专利技术的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该提取物包含α-雪松烯、莎草烯、β-桉叶烯、荜澄茄烯、β-马榄烯、卡达烯、芳樟醇、松油醇、β-桉叶油醇、橙花叔醇、β-大马烯酮、β-桉叶酮、莎草酮、香叶基丙酮、芷香酮、大环豆甾烯酮、肉豆蔻醛、植物蛋白胨、辛酸、壬酸、丁香烷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硬脂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①洋金花加入4-10倍量水,水蒸汽蒸馏3-8小时,用挥发油收集器收集馏出的挥发油,分去水层即得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或在水蒸汽蒸馏后,用挥发油收集器收集馏出的挥发油,加乙醚萃取1-5次,合并乙醚层,除去乙醚,即得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或②洋金花粉碎后,放入二氧化碳超临界率取的萃取的萃取釜中,萃取温度35-80℃,压力12-40Mpa,CO2流量按每公斤生药计为0.5-50L/hr,分离萃取20-360分钟,分离釜压力3-20Mpa,温度18-50℃,分离得到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进行GC-MS检测根据GC-MS结果搜索谱库,根据相似度鉴定了其中85%(峰面积%)以上的成分,其中有机酸含17.58%,有机酸酯含15.90%,酮含20.27%。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经动物药效试验的结果如下体内抑制S180肿瘤药效学实验实验材料1、动物和瘤株昆明种小鼠,雄性,体重20±1g,S180腹水瘤小鼠1只,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动物房提供。2、受试药物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用时吐温助溶,0.5%CMCNa配制为所需浓度。阳性对照药注射用环磷酰胺(CTX),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806。配制时用生理盐水溶解。3、方法与结果小鼠30只,分为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CTX)组(30mg/kg,i.p)、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大(52.8mg/kg)、中(26.4mg/kg)、小(13.2mg/kg)剂量组,每组6只,接种次日开始按体重口服给药,连续给药10天后处死小鼠,测小鼠体重及瘤重并记录结果,计算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的抑瘤率。结果见表1。 表1、SMC001系列化合物抑制S180荷瘤小鼠实验结果 以上实验表明,含有本专利技术的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用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制备的抗肿瘤药物由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与药用载体组成。“可药用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植物油、明胶、虫胶、离子交换材料、氧化铝、硬脂酸铝、卵磷脂、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DDS)如d-alpha-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吐温(Tweens)或其他类似聚合介质等药物制剂用的表面活化剂、血清蛋白如人血清白蛋白、缓冲物质如磷酸盐、氨基乙酸、山梨酸、山梨酸钾、饱和植物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物、水、盐、电解质如硫酸盐精蛋白、磷酸氢二纳、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硅胶、硅酸镁等。聚乙烯吡咯酮、纤维素物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稀酸酯、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和羊毛酯、环糊精如alpha-、beta-及gama-环糊精或其经化学修饰的衍生物如2-和3-羟丙基-beta-环糊精等羟烷基环糊精或其他可溶性衍生物等均可用于促进本专利技术的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或其活性成份的药物传递。其他可药用辅料如填充剂(如无水乳糖、淀粉、乳糖珠粒和葡萄糖)、粘合剂(如微晶纤维素)、崩解剂(如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交联PVP)、润滑剂(如硬酯酸镁)、吸收促进剂、香味剂、甜味剂、稀释剂、赋形剂、润湿剂、溶剂、增溶剂和着色剂等也可加入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中。上述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其活性成份以及药物组合物可通过胃肠道或者非胃肠道途径给药。胃肠道给药制剂包括滴丸、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栓剂、悬浮液或溶液。非胃肠道给药制剂包括注射剂、栓剂、霜剂、膏剂、贴剂或喷雾剂。非肠道给药途径包括皮下、皮内、动脉、静脉、肌肉、关节、滑液、胸骨、鞘内、病灶内、颅内注射或滴注。其它给药途径可包括局部、直肠、经鼻、经颊、阴道、舌下、粘膜、气管或尿道。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其活性成份以及药物组合物还可以通过气雾吸入或植入蓄积或针刺等方式给药。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其活性成份以及药物组合物的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胶囊、片剂、乳剂、水悬浮剂、胶体液、溶液、微胶囊、丸剂、锭剂、颗粒剂、粉剂。常用于片剂的可药用载体包括乳糖和玉米淀粉。通常还会加入硬脂酸镁等润滑剂。常用于胶囊剂的可药用载体包括植物油、乳糖和干玉米淀粉。当制成口服水悬浮剂和/或乳剂时,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或其活性成份可悬浮或溶解于油相里并与乳化剂或悬浮剂相结合。如果需要,也可以加入一些甜味剂和/或香味剂和/或增色剂。本专利技术的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其活性成份和药物组合物可被制成无菌注射剂,如无菌脂肪乳剂。该乳剂可按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得。另外,无菌的固定油常被作为溶剂或悬浮剂的媒介,因而包括合成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在内的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①洋金花加入4-10倍量水,水蒸汽蒸馏3-8小时,用挥发油收集器收集馏出的挥发油,分去水层即得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或在水蒸汽蒸馏后,用挥发油收集器收集馏出的挥发油,加乙醚萃取1- 5次,合并乙醚层,除去乙醚即得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或②洋金花粉碎后,放入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萃取温度35-80℃,压力12-40Mpa,CO↓[2]流量按每公斤生药计为0.5-50L/hr,分离萃取20-360分钟,分离釜 压力3-20Mpa、温度18-50℃,分离得到洋金花挥发油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川吴威巍王作鹏
申请(专利权)人: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