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2756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分是:硫酸锌40-60份,硫酸铜20-40份,硫酸亚铁8-15份;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采用单一硫酸锌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加入了硫酸铜及硫酸亚铁成分,各组分协同作用,使得杀灭寄生虫的效果明显加强,并且有效解决了抗药性的问题。该药物组方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灭养殖虾蟹体寄生虫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影响水产动物中甲壳类(虾、蟹)较大的疾病是寄生于其体表附肢及鳃、眼睛上的纤毛虫类寄生虫,主要是单缩虫、累枝虫、杯体虫、聚缩虫、钟形虫等。一般寄生在虾、蟹的体表或者鳃上,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数量的增加,对虾、蟹的养殖危害会相当严重。特别是该类寄生虫在虾、蟹体表大量附着时,通常目测即可看到有一层黑色、淡绿色、铁锈色、绒毛状物。此时,患病虾游动缓慢,食欲下降,生长发育停止、蜕壳困难,更加速了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繁殖,将会造成病虾大量死亡。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杀灭纤毛虫类的药物一般为硫酸锌类,而硫酸锌类有两种,一种是有一个结晶水,另一种是有七个结晶水,此产品主要采用一水硫酸锌。由于近年来水产养殖业一直普遍应用硫酸锌类此类药品,因此,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致使防治疗效甚微,有些地区甚至纤毛虫类寄生虫泛滥成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方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药效显著的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实施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组成配方如下硫酸锌40-60份,硫酸铜20-40份,硫酸亚铁8-15份;制备方法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各种成分的药性硫酸锌白色流动性粉末。相对密度3.28。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在空气中极易潮解。具有收敛及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因纤毛虫引起的纤毛虫类寄生虫性疾病。硫酸铜本品为结晶性粉末,无臭,具金属味,在空气中易风化,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水中游离的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统(如疏基醇)的活性,阻碍虫体的代谢或虫体的蛋白质结合成蛋白盐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低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组织可呈收敛作用,高浓度的呈刺激和腐蚀作用。对寄生的纤毛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晶系结晶或颗粒,无气味。相对密度1.898。熔点64℃。溶于水(50℃时48.6g/100ml水)。微溶于醇,溶于无水甲醇。64~90℃时失去6个结晶水,加热到3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加热时分解生成三氧化二铁并放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有腐蚀性,在干燥空气中会风化。易被潮湿空气氧化。为辅助药物,有清除创面、增强药物渗透力的作用。本品无毒性,是一种水生动物病害防治的辅助治疗药物。它可使黏膜细胞脱落,为硫酸铜等药物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变目前采用单一硫酸锌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加入了硫酸铜及硫酸亚铁成分,各组分协同作用,使得杀灭寄生虫的效果明显加强,并且有效解决了抗药性的问题。该药物组方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泛,应用后可显著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实施例1(按每份10g计)称取硫酸锌400g、硫酸铜400g、硫酸亚铁150g;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实施例2(按每份10g计)称取硫酸锌600g、硫酸铜400g、硫酸亚铁80g;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实施例3(按每份10g计)称取硫酸锌500g、硫酸铜400g、硫酸亚铁100g;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实施例4(按每份10g计)称取硫酸锌500g、硫酸铜350g、硫酸亚铁100g; 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实施例5(按每份10g计)称取硫酸锌600g、硫酸铜200g、硫酸亚铁150g;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制备中,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业铁三种原料均可采用工业级。选择硫酸锌、硫酸铜,二者可协同作用,辅以硫酸业铁,提高药效;因此,科学合理的组方及配比,更加充分发挥药效;同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该药物的临床使用效果实验举例1山东省博兴县高永年虾、蟹混养,同时感染纤毛虫,按500g/亩.米的量使用,结果检查蟹的纤毛虫治疗非常好,体表非常光洁,未见纤毛虫,鳃上镜检也未见纤毛虫,而虾发现有少量的死亡现象,也未见纤毛虫,经查水较清澈,有机质及藻类等较少,消耗药物成分的物质少,而虾相对来说较弱,后来再有池塘发病,将用量改为300-375g/亩.米,对虾、蟹的纤毛虫治疗非常有效,灭杀彻底。实验举例2天津地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塘用量750g/亩.米,虾的纤毛虫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虾无损伤。由于天津地区的水质内有机质含量较高,藻类的数量及种类较多,对于药物有一定的消耗,因此,药物使用量较高。总体来说,应依照水质的具体情况使用本品对纤毛虫的防治效果更加突出。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分是硫酸锌40-60份,硫酸铜20-40份,硫酸亚铁8-15份;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分是硫酸锌40-60份,硫酸铜20-40份,硫酸亚铁8-15份;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本专利技术改变采用单一硫酸锌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加入了硫酸铜及硫酸亚铁成分,各组分协同作用,使得杀灭寄生虫的效果明显加强,并且有效解决了抗药性的问题。该药物组方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泛。文档编号A61K33/26GK1969881SQ20061012979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连民, 彭淑芹, 张宏瑞 申请人:天津生机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灭寄生于养殖虾蟹体的纤毛虫类寄生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分是:硫酸锌40-60份,硫酸铜20-40份,硫酸亚铁8-15份;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称重,混合,搅拌均匀,检验,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民彭淑芹张宏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生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