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黄芪、田基黄和硫普罗宁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229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黄芪400~10000份、田基黄50~1000份、硫普罗宁5~80份制成,也可以由黄芪总皂苷或者黄芪多糖2~200份、田基黄总黄酮0.5~20份、硫普罗宁5~80份制成。可制成任一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为口服制剂和注射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有效成分明确,含量确切,共同发挥抗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酒精肝等功效,效果显著,主要用于制备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制剂质量高且稳定,适应于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主要由黄芪或其提取物、田基黄或其提取物和硫普罗宁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
技术介绍
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其中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病毒性肝炎又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和胆型肝炎。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由于其流行性广、危害性大、发病率高,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有超过40%的人受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1亿多人口为慢性HbsAg携带者。乙型肝炎治愈率仅为10%,绝大部分转为慢性肝炎,严重的转化为肝腹水、肝癌。其中,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影响预后和病情转危的关键病理变化之一,也是临床慢性肝病治疗中最为复杂的疑难问题。国内外近年来治疗肝炎的药物虽然有许多,但大多疗效并不理想,治疗后病情易反复,且价格又十分昂贵。至今,市场上仍缺少抗肝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又较小的药物。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皂苷。现代药理试验表明,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皂苷均有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黄芪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总皂苷)对刀豆蛋白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硫代乙酰胺所致的大鼠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黄芪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地耳草又名田基黄,民间别名有小元宝草、雀舌草、七层塔等,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味苦、辛,性平,具有清利湿热、散瘀消肿的功效。地耳草(田基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田基黄总黄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耳草具有保肝作用,对醋氨酚(AP)、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小鼠肝脏损伤均有保护作用。目前,地耳草已被提炼制成田基黄注射液,临床用于病毒性肝炎属肝胆湿证者。硫普罗宁(Tiopronin),是一种新型的含巯基甘氨酸药物,化学名称为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硫普罗宁已经作为化学药品上市,并且已载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43册第139-141页(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其中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C5H9NO3S不得少于98.0%,结构式如下所示。硫普罗宁通过侧链的游离活性巯基在体内发挥药理效应,具有促肝细胞再生、清除自由基和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等多种药理效应,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 目前,利用黄芪或其提取物、田基黄或其提取物和硫普罗宁的相互作用,配伍组方,制备用于治疗肝脏疾病方面的药物,尚未见报道。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更好的治疗肝脏疾病,延缓或减少肝炎向肝腹水或肝癌的转化,提高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黄芪或其提取物、田基黄或其提取物和硫普罗宁制成,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酒精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显著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由黄芪、田基黄和硫普罗宁制成,其重量份数为黄芪400~10000份、田基黄50~1000份、硫普罗宁5~80份,优选为黄芪1000~5000份、田基黄100~500份、硫普罗宁10~40份,进一步优选为黄芪2000份、田基黄200份、硫普罗宁2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中的黄芪、田基黄可以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单独或混合提取加工得到提取物,总提取物再与硫普罗宁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任一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单独提取”是指,黄芪、田基黄每一味药材分别通过不同的工艺单独提取得到提取物,再将各提取物混合得到总提取物。“混合提取”是指,黄芪、田基黄两味药材一起提取得到总提取物。所得的总提取物中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总皂苷和田基黄总黄酮,或者为黄芪多糖和田基黄总黄酮;主要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好不低于50%。上述黄芪、田基黄的提取制备方法中,所用的溶剂是指药学上常用的溶剂,可以是水或乙醇等;所用的方法是指中药提取的一般方法,可以是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浸渍法、渗漉法或连续提取法等。例如,黄芪可以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得到黄芪总皂苷或黄芪多糖,田基黄可以用水提醇沉或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制备得到田基黄总黄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黄芪(以总皂苷或多糖为主要有效成分)、田基黄(以总黄酮为主要有效成分)的优选提取制备工艺。原料药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因为现代药理试验研究表明黄芪总皂苷和黄芪多糖均有抗乙肝病毒和保护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所以黄芪的“单独提取”方法因其活性成分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分别如下以总皂苷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黄芪的优选提取制备工艺,如下取黄芪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第一次加水10倍量,二、三次均为8倍量,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用乙醇沉淀处理2次,第一次溶液中含醇量为75%,第二次为85%,每次均冷藏放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0g,加于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上,先用2倍体积的水冲柱,再用4倍体积的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通过本工艺制备的黄芪总皂苷得率为0.5~2%,总皂苷的含量不低于50%,黄芪甲苷的含量不低于2.0%。黄芪还可以通过下述工艺提取制备,但不仅限于下述工艺工艺一取黄芪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用乙醇沉淀处理2次,第一次溶液中含乙醇量为60%,第二次为85%,每次均冷藏放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0g,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通过本工艺制备的黄芪总皂苷得率为2~4%,总皂苷的含量不低于40%,黄芪甲苷的含量不低于1%。工艺二取黄芪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用乙醇沉淀处理1次使含乙醇量为60%,冷藏放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0g,并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通过本工艺制备的黄芪总皂苷得率为3~5%,总皂苷含量的不低于30%,黄芪甲苷的含量不低于1%。以多糖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黄芪的优选提取制备工艺,如下取黄芪药材,加7倍量7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弃去,取药渣加水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提取液体积与生药材的比例为1.05∶1,加入乙醇沉淀使含醇量达到70%,滤过,得沉淀,沉淀用70%乙醇洗涤,再用适量水溶解,滤过,滤液过大孔树脂,用水洗脱,收集水洗液,将水洗液浓缩至药液体积与药材比例为1∶2.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得沉淀,将沉淀用95%乙醇和丙酮洗涤脱水,减压干燥(60℃),即得。通过本工艺制备的黄芪多糖得率为0.5~2%,多糖的含量不低于50%。黄芪还可以通过下述工艺提取制备,但不仅限于下述工艺工艺一取黄芪药材,加水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400~10000份、田基黄50~1000份、硫普罗宁5~8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