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2035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将包括铁心(2)以及收纳在该铁心(2)的狭缝中的线圈(3)的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冷却,包括:将从铁心(2)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面露出的线圈端部(3a)覆盖的细长的盖板(6)、朝盖板(6)的内部送入冷却风的送风装置即风洞(7)、以及将盖板(6)的内部上下分隔的隔板(8),将被隔板(8)分隔形成的上方的空间作为供冷却风经过的通风部(13),将下方的空间作为收纳并冷却线圈端部(3a)的冷却部(14),在隔板(8)的接近铁心(2)的一侧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形成有狭缝(16),使通风部(13)与冷却部(14)连通,在冷却部(14)的下部设置排出口(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鼓风机将驱动车辆的线性电动机强制性冷却的线性电动 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驱动用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例如披露了一种用导管来覆盖线性电动机的线圈、并使冷却风经过该导管内来冷却线圈的冷却装置,其将导 管沿着长边方向一分为二,将一方作为收纳并冷却线圈的冷却部,并将另一方 作为供来自鼓风机的冷却风经过的通风部,在冷却部与通风部之间沿着导管的 长边方向设置多个连通孔(参照专利文献1)。由于线性电动机本体整体呈细长的构造,因此覆盖线圈的导管也为细长的 构造。因此,将连通孔的孔径形成为从鼓风机附近侧离开越远则越大,并使通 风部内的冷却风在导管的长边方向的范围内以大致均等的压力流入冷却部,均 等地冷却线圈整体。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4 — 34105号公报(第一页、图1至图3)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中,由于利用多个连通孔 使冷却部与通风部连通,因此冷却效率因冷却风经过连通孔时的压力损耗而下 降。另外,连通孔可能会被从鼓风机吸入的尘埃等堵塞。连通孔被堵塞时,其 附近的线圈就得不到冷却风的供给,因此可能会产生发热量局部增大而超过容 许温度的事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存在不得不频繁实施除去连通孔中堆积的 尘埃的清扫维护作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致均等而又高效地冷却线圈部、不容易因尘埃而发生堵塞、且清扫维护作业容易的线性电动机 的冷却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是一种对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进行 冷却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以与铺设在轨道上的线性 电动机的二次侧相对的形态装设于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的下部,并具有在行驶 方向上较长的铁心和被铁心的狭缝收纳的线圈,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包括-将从铁心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面露出的线圈的端部覆盖的细长的盖板、朝盖板的 内部送入冷却风的送风装置、以及将盖板的内部上下分隔的隔板,将被隔板分 隔形成的上方的空间作为供冷却风经过的通风部,将下方的空间作为收纳并冷 却线圈的端部的冷却部,在隔板的接近铁心的一侧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形成有狭 缝而使通风部与冷却部连通,在冷却部的下部设置有排出口 。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利用隔板将覆盖线圈的端部用的盖 板的内部上下分隔,将上方的空间作为通风部,将下方的空间作为收纳并冷却 线圈的端部的冷却部,通过在隔板的接近铁心的一侧形成的狭缝使通风部与冷 却部连通,并在冷却部的下部设置排出口,因此,来自送风装置的冷却风从通 风部经过狭缝,在盖板的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内以大致均等的压力和温度朝冷 却部送风,从而能大致均等地冷却线圈的端部。另外,由于连通部是狭缝,因此不容易因尘埃而发生堵塞,清扫等维护作 业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从图i的n—n线观察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图2的III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l图1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冷却装置的线性电动机本体的俯 视图,图2是从图1的II一II线观察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为使内部 的线圈能被观察到而用点划线来表示一部分零件。另外,图3是图2的III部 的放大剖视图。在图1至图3中,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即线性电动机本体1包括将许多 细长的硅钢板层叠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的铁心2、被收纳在与该铁心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多个狭缝(未图示)内的线圈3、从长边方向的两侧夹 持铁心2而将其紧固保持的框架4、以及为了保护线圈3免受障碍物的影响而 设置在框架4的前端侧的排障器5。线圈3的两侧的线圈端部3a从铁心2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面露出到外部, 如图3的放大图所示,最前端部折弯形成。冷却铁心2和线圈3用的冷却装置包括为了将露出的线圈端部3a覆盖 而沿着铁心2的长边方向设置在其两侧的细长的盖板6、为了强制性地朝盖板 6的内部供给冷却风而具有鼓风机(未图示)的送风装置、以及将盖板6的内部 上下分隔的隔板8。图中,仅表示了作为送风装置的一部分的、朝盖板6导入 冷却风的导入部即风洞7的部分。风洞7在盖板6上表面的长边方向上设置有 一个或多个。图1中表示了在盖板6的单侧设置有两个,但个数可根据盖板6 的长度而适当确定。另外,鼓风机既可以直接设置在各风洞7处,也可以设置 在其它部位并利用送风管连接至各风洞7进行送风。如图2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线性电动机本体1及其冷却装置以使铁 心2的长边方向与行驶方向对齐并使线圈3侧朝向下方的形态装架在电车 车辆9的底板下。另一方面,在铺设于地面侧的轨道的导轨10间的中央部,线性电动机 的二次侧即反应板11在轨道的全长范围内铺设。反应板11与铁心2保持规定的间隙相对。车辆9将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即线性电动机本体1与二次侧即反应板 11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作为推迸源迸行行驶。接着,参照图3的放大剖视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线性电动 机的冷却装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盖板6通过以包围线圈端部3a的形态将薄板折弯而成形, 一端侧通过 螺栓紧固等可自由装拆地固定在框架4上,另一端侧与铁心2的侧面隔开 较宽的间隙而开口,该开口部成为冷却风的排出口 12。内部空间在盖板6 的长边方向上被细长的隔板8上下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形成的上方的空间 作为供冷却风经过的通风部13,下方的空间作为收纳并冷却线圈端部3a 的冷却部14。另外,为了防止面向排出口 12的线圈端部3a因从地面侧弹起的障碍 物而损伤,例如采取设置保护盖板等措施,但由于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 分,因而未图示。隔板8通过螺栓紧固等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在框架4上一体设有的多个 支撑部件15上。在隔板8的接近铁心2的一侧,在与铁心2的长边方向并行的方向的 大致全长的范围内形成有使通风部13与冷却部14连通的狭缝16。作为具 体的狭缝16的形成方法,如图3所示,将隔板8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通风 部13的宽度尺寸小,并将隔板8与框架4侧隔开间隙地安装在支撑部件15 上,将该间隙作为狭缝16。或者,也可直接在隔板8的接近铁心2的一侧沿长边方向形成狭缝。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来自鼓风机(未图示)的冷却风通过风洞7朝盖板6内的通风部13导 入。接着,在通风部13处,冷却风被分配给线性电动机本体1的长边方向 整个区域,经过狭缝16而流入冷却部14,在冷却部14内将线圈端部3a 冷却,然后从设置在盖板6的下表面上的排出口 12朝外部排出。由于使通风部13与冷却部14通过长边方向较长的狭缝16连通,因而压力损耗较小,因此,通风部13内的冷却风在盖板6的长边方向的整个区 域内保持大致均等的温度和压力流入冷却部14。因此,能在整个区域内大 致均等地冷却线圈端部3a。另外,如图3所示,由于冷却部14内的冷却风 从线圈端部3a的接近铁心2的一侧进入并沿着线圈端部3a的外周面流动、 然后从下表面的排出口 12排出,因此能高效地冷却线圈端部3a整体。另外,在盖板6的长边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风洞7时,能导入在盖板6 的长边方向上压力差较小的冷却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对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进行冷却,所述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以与铺设在轨道上的线性电动机的二次侧相对的形态装设于在所述轨道上行驶的车辆的下部,并具有在行驶方向上较长的铁心以及被所述铁心的狭缝收纳的线圈,所述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从所述铁心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面露出的所述线圈的端部覆盖的细长的盖板、 朝所述盖板的内部送入冷却风的送风装置、以及 将所述盖板的内部上下分隔的隔板, 将被所述隔板分隔形成的上方的空间作为供所述冷 却风经过的通风部,将下方的空间作为收纳并冷却所述线圈的端部的冷却部,在所述隔板的接近所述铁心的一侧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形成有狭缝,使所述通风部与所述冷却部连通,在所述冷却部的下部设置有排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織田晴弘中川俊德大串哲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