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0860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工业废水、洗浴废水所含热量进行回收的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外套管和芯管,外套管设有废水进出水管接头、上下端板及端板压盖;芯管贯穿于外套管之中,两端伸出端板及压盖外、连接于自来水管之中。芯管的管壁沿轴向为波纹状结构;芯管中设置两端封闭的直管或螺旋管清水紊流器;外套管与芯管之间设置呈环形的带通孔的多层体废水紊流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芯管的波纹状结构,增大了冷、热媒流动时接触面积;所设置的清水和废水紊流装置,多次变换冷热媒流动方向,延长了换热时间,因此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特别是涉及对工业废水、洗浴废水所含热量 进行回收的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交换器有板式、集束式、翅片式、套管式等多种结构。其中,套 管式热交换器的主要结构形式一般多是由外套管和位于其中的芯管组成。外套 管两端设有封板构成一个封闭腔体,腔体两端设有废热水进、出的水管接头; 连接自来水的芯管贯穿于封闭腔体中。这种套管式热交换器,具有一定的热交 换效果,但由于其芯管通常设计成金属直管,而且无紊流装置,因而作热交换 时,导致流动中的冷媒受热面积较小,热交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芯管的结构形式,即 在芯管内部、外部设置紊流器,从而使冷、热媒流体在热交换器中作多变化方 位的流动,以加长流程增加冷媒流动接触受热面积,进而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所称的热交换器,主要包括外套管和芯管,外套管设有废水进 出水管接头、上下端板及端板压盖;芯管以与外套管为同一中心线贯穿于外套管之中,其两端头伸出端板及压盖之外、连接于自来水管之中。所述芯管的管壁沿轴向为波纹状结构;芯管中设有清水紊流器;外套管与芯管之间设有废水 紊流夹套。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1) 芯管管壁波纹状结构的波峰与波谷形态相同,其波峰(或波谷)的个 数为4-12个。(2) 芯管中所设清水紊流器为两端封闭的直管、或为螺旋管、或为扁体的条带。(3) 外套管与芯管之间设有的废水紊流夹套为呈环形的多层体组合,各层 体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通孔。(4) 外套管设有的废水进出水管接头分设在芯管的不同侧向。(5) 芯管的两端设有变径接头连接与自来水管道之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 本技术将现有热交换器芯管的金属直管设计为轴向为波纹状结构,增大了冷、热媒流动时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二) 本技术在芯管内部及外套管与芯管之间分别设有清水和废水紊 流装置,多次变换冷热媒流动方向,延长了换热时间,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 效率;(三) 本技术外套管设有的废水进出水管接头分设在芯管的非同一侧 的上下端,有益于废热水在封闭的腔体内所发散的热量更均衡,更有利于热交 换。(四) 本技术热交换腔体的外套管采用上下端板及端板压盖封闭;芯 管采用变径接头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故紊流装置定期的清洗与装拆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图1A-A剖面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组成件清水紊流器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组成件清水紊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 2所示,主要包括外套管1和芯管2。其中外套管设 有废水进水管接头11及出水管接头12、上端板13及端板压盖131、下端板14 及端板压盖141,端板与压盖联接处以橡胶密封件压紧密封,由此形成一封闭的 热媒流动腔体;芯管上下于贯穿该腔体内部,其两端头伸出端板及压盖之外、 并通过变径管接头23连接于自来水管之中,芯管管壁的波纹状结构之波峰21 与波谷22形态相同,其波峰(或波谷)的个数为4-12个,芯管中所设清水紊 流器3为两端封闭的纵向波纹管。另外套管与芯管之间设有的废水紊流夹套4 呈环形的多层体41组合,各层体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通孔411。以下将给出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 一相同,只是芯管中所设清水紊流器3各存在外形差异。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另一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 新型的组成件清水紊流器3为两端封闭直管,外形呈圆筒状。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组成件清水紊流器3为两端封闭的 螺旋管,沿轴线方向弯曲缠绕。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组成件清水紊流器3为扁体的条带结构,沿轴线呈波纹状或麻花状回旋。本技术的紊流器、紊流夹套等紊流装置或为刚性金属^"料,或为塑料 等弹性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外套管(1)和芯管(2),外套管设有废水进水管接头(11)及出水管接头(12)、上端板(13)及端板压盖(131)、下端板(14)及端板压盖(141),芯管以与外套管为同一中心线贯穿于外套管之中,其两端头伸出端板及压盖之外、连接于自来水管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的管壁沿轴向为波纹状结构;芯管中设有清水紊流器(3);外套管与芯管之间设有废水紊流夹套(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管壁波 纹状结构的波峰(21)与波谷(22)形态相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中的清 水紊流器为两端封闭的直管、或为螺旋管、或为扁体的条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与芯管之间的废水紊流夹套为呈环形的多层体(41)组合,各层体沿其轴向设有多个 大小不等的通孔(41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的废水进出水管接头分设在芯管的不同侧向。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的两端设有变径接头(23)连接与自来水管道之中。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管 壁的波峰或波谷的个数为4-12个。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中的清水紊流器为两端封闭的螺旋管,沿轴线方向弯曲缠绕。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中的清水紊流器为扁体的条带结构,沿轴线呈波纹状或麻花状回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装置的 材质或为刚性金属材料,或为塑料弹性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对工业废水、洗浴废水所含热量进行回收的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外套管和芯管,外套管设有废水进出水管接头、上下端板及端板压盖;芯管贯穿于外套管之中,两端伸出端板及压盖外、连接于自来水管之中。芯管的管壁沿轴向为波纹状结构;芯管中设置两端封闭的直管或螺旋管清水紊流器;外套管与芯管之间设置呈环形的带通孔的多层体废水紊流夹套。本技术芯管的波纹状结构,增大了冷、热媒流动时接触面积;所设置的清水和废水紊流装置,多次变换冷热媒流动方向,延长了换热时间,因此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文档编号F28D7/10GK201306953SQ20082018621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亚 刘, 烈 马 申请人:淮安恒信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外套管(1)和芯管(2),外套管设有废水进水管接头(11)及出水管接头(12)、上端板(13)及端板压盖(131)、下端板(14)及端板压盖(141),芯管以与外套管为同一中心线贯穿于外套管之中,其两端头伸出端板及压盖之外、连接于自来水管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的管壁沿轴向为波纹状结构;芯管中设有清水紊流器(3);外套管与芯管之间设有废水紊流夹套(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马烈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恒信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