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06314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内设有隔板将其分为上室和下室,上室和下室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上室内一侧与顺流斜板沉淀池连通;顺流斜板沉淀池内设有带导流孔的斜板,下方设有带顺流沉淀排泥口的顺流沉淀池集泥斗;上室上方设有过滤室,过滤室上部设有气冲口、出水阀以及接点压力表接口,过滤室中部设有滤芯,过滤室下部为中心筒,有一虹吸排泥管伸入过滤室内延伸至与中心筒底部相对的位置;斜板通过上室内设置的连通软管以及连接上室与过滤室的连通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设备采用顺流沉淀方式,效果大大优于逆流沉淀方式,同时出水微小颗粒少,出水浊度明显好于传统处理工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废水处理领域以及给排水处理领域中的煤矿废水 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混凝过滤是煤矿废水处理的统应用技术,主要工艺流程为混凝土结构絮凝 沉淀池、钢制砂滤设备,通过管道把这些处理单元有机整合,出水往往含有较 多微小颗粒,而且占用面积大,连接管道繁琐,水流损失多,运行能耗大,投 资费用高;或是简单地用钢制设备把絮凝及砂滤集于一身,没有从本质取得突 破,例如中国专利"复配混凝器",专利号02253995. 6,该混凝器专门利设置了 两个反应室,利用混凝、沉淀等传统工艺实现煤矿废水处理。中国专利"车载 式污水处理设备",专利号200420099630.0采用了车载式处理的方式,但是这 两个专利仍然没有解决出水微小颗粒多,连接管道繁琐,水流损失多,运行能 耗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煤矿废 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沉 淀池,混凝沉淀池内设有隔板将其分为上室和下室,上室和下室之间通过连通 管连通;上室内一侧与顺流斜板沉淀池连通;下室中部设有进水管以及与进水 管相通且下方连接分散板的中心筒,下室下部设有带出泥口的下室集泥斗,下 室上部设有集水堰;顺流斜板沉淀池内设有带导流孔的斜板,下方设有带顺流 沉淀排泥口的顺流沉淀池集泥斗;上室上方设有过滤室,过滤室上部设有气冲 口、出水阀以及接点压力表接口,过滤室中部设有滤芯,过滤室下部为中心筒, 有一虹吸排泥管伸入过滤室内延伸至与中心筒底部相对的位置;斜板通过上室 内设置的连通软管以及连接上室与过滤室的连通管连通。本技术中,由于在上室上方加设了过滤室,从而增强了过滤效果。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斜板由两块中部设有半圆凹槽的斜板构成。 由此可以实现顺流沉淀,效果大大优于逆流沉淀方式。利用两块斜板中部的半 圆凹槽组合成的圆形通孔,从而使水从通孔流到上室内的连通软管,再从连通管流入过滤室。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芯为PE材质的滤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采用顺流沉淀方式, 效果大大优于逆流沉淀方式。而且摒弃传统无烟煤、石英砂、卵石过滤形式, 采用PE材质的滤芯,精度为25um,出水浊度明显好于传统处理工艺,出水水 质极为稳定。该一体化设备运行为PLC控制,混凝沉淀池排污、顺流斜板沉淀 池排污、滤芯的反洗等都为自动化控制,减少了工作量及人员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设备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斜板A-A向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 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内设有隔板12将其分为上室12和下室24,上室12和下室 24之间通过连通管11连通;上室12内一侧与顺流斜板沉淀池22连通;下室 24中部设有进水管14以及与进水管14相通且下方连接分散板16的中心筒15, 下室24下部设有带出泥口 18的下室集泥斗17,下室24上部设有集水堰13; 顺流斜板沉淀池22内设有带导流孔25的斜板23,斜板23下方设有带顺流沉淀 排泥口 20的顺流沉淀池集泥斗21。上室12上方设有过滤室1,过滤室1上部 设有气冲口2、出水阀3以及接点压力表接口 4,过滤室1中部设有滤芯5,所 述滤芯5为PE材质的滤芯。过滤室1下部为中心筒7,有一虹吸排泥管6伸入 过滤室1并延伸至与中心筒7底部相对的位置;斜板23通过上室12内设置的 连通软管8以及连接上室12与过滤室1的连通管9连通。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斜板23由两块中部设有半圆凹槽的斜板组合 构成,从而形成中部的导流孔25。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所述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可用碳钢防腐或不 锈钢焊接而成,设备分三个处理单位两个箱体,共用一个设备支座19。设备顺序 为混凝沉淀池、顺流斜板沉淀池、过滤室组成,混凝沉淀池为长方形下部设锥 体集泥,过滤室上部为圆柱体,下部设为圆锥形集渣,两者焊接为一体;顺流 沉淀池多面长方体,下部设锥体集泥。所述的混凝沉淀池是在焊接而成的正长方体一头设正锥体,锥体下部有排4泥口及原水进水口,中部处用钢板13隔断,并用连通管连接上下两室,下室为 混凝沉淀槽,上室与顺流斜板沉淀池相连。混凝沉淀池另一头过滤室相连,过 滤室下部为圆形锥体,滤渣通过一根伸入锥体底部的虹吸排泥管6排渣,过滤 室顶部用一对法兰与封头连接,封头顶部有气反冲接口、安全阀接口、出水阀 接口、电接点压力表接口,法兰对接中间夹一块多孔网板,安装高精度PE滤芯。 所述顺流斜板沉淀池为多面不规则结构,内部设玻璃钢斜板,斜板分三层, 中间层为导流管,废水从上室沿海地区斜板顺流而下,再从导流管逆流而上, 导流管通过连通管与过滤室相连,废水经两次混凝沉淀后再经过滤出水。本技术所述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分运行和反洗两段程序,首先进 入运行程序。废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设备进水管14,并在进水管上加入絮凝剂PAC,砂 粒及易沉降物质得到有效去除,而微小颗粒及悬浮物质通过絮凝剂形成矶花沉 降,上清液进入下室顶部集水堰13;集水堰13内上清液由上下室连通管11进 入上室并流入顺流斜板沉淀池22,上下室连通管11上设PAM加药口 ,利用废水 在下室向上室移动中的纹流作用,使PAM与PAC絮体充分接触,形成较大絮凝 体在顺流斜板沉淀池中沉淀;斜板内层设导流孔25,导流孔25通过连通软管8 与连通管9相连,顺流斜板沉淀池出水通过连通管9进入过滤单元即滤芯5,过 滤单元内滤芯为PE材质,精度达25微米,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极微小颗粒,为 了方便管理及操作,混凝沉淀池和顺流沉淀池排泥出口采用电动碟阀,根据调 试经验值,设定排泥周期。过滤室长期运行后,滤芯会引起堵塞,过滤压力升高,当达到设定最高压 力时,停止设备运行进入反洗自动化程序,首先打开排污口 7电动阀,排空过 滤室内的污水,再自动打开气反冲口电磁阀,延时10秒,滤芯经气反冲后即能 投入使用,接着进入运行程序,周而复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 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 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 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内设有隔板(12)将其分为上室(12)和下室(24),上室(12)和下室(24)之间通过连通管(11)连通;上室(12)内一侧与顺流斜板沉淀池(22)连通;下室(24)中部设有进水管(14)以及与进水管(14)相通且下方连接分散板(16)的中心筒(15),下室(24)下部设有带出泥口(18)的下室集泥斗(17),下室(24)上部设有集水堰(13);顺流斜板沉淀池(22)内设有带导流孔(25)的斜板(23),斜板(23)下方设有带顺流沉淀排泥口(20)的顺流沉淀池集泥斗(21);其特征在于,上室(12)上方设有过滤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内设有隔板(12)将其分为上室(12)和下室(24),上室(12)和下室(24)之间通过连通管(11)连通;上室(12)内一侧与顺流斜板沉淀池(22)连通;下室(24)中部设有进水管(14)以及与进水管(14)相通且下方连接分散板(16)的中心筒(15),下室(24)下部设有带出泥口(18)的下室集泥斗(17),下室(24)上部设有集水堰(13);顺流斜板沉淀池(22)内设有带导流孔(25)的斜板(23),斜板(23)下方设有带顺流沉淀排泥口(20)的顺流沉淀池集泥斗(21);其特征在于,上室(12)上方设有过滤室(1),过滤室(1)上部设有气冲口(2)、出水阀(3)以及接点压力表接口(4),过滤室(1)中部设有滤芯(5),过滤室(1)下部为中心筒(7),有一虹吸排泥管(6)伸入过滤室(1)并延伸至与中心筒(7)底部相对的位置;斜板(23)通过上室(12)内设置的连通软管(8)以及连接上室(12)与过滤室(1)的连通管(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树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