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0216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五通和安装在五通中的主轴,所述五通中还安装有电机、减速机构、离合机构,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离合机构、离合机构带动主轴、主轴通过牙盘带动车轮前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于车体的中部,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及牙盘转动,牙盘通过链条带动后轮前进,从而起到与电动轮毂一样的作用,驱动车体前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已经逐渐被广大消 费者所接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电动自行车在世界范围内的销量也在逐 年增加,电动自行车替代自行车的趋势逐步扩大。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主要通过电动轮毂驱动车体前进,电动轮毂主要包括 有主轴、轮毂外壳、电机、减速机构、离合器等部件组成,其中电机有内转 子外定子结构和外转子内定子结构,减速机构大多采用行星轮结构。这类电 动轮穀大都安装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上,通过电机带动轮毅外壳转动,实现 车轮前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电动轮毂一样驱动车体前进的电动自 行车的驱动装置,该装置安装于车体的中部,通过电机带动主轴,主轴通过牙盘带动车轮前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五通 和安装在五通中的主轴,所述五通中还安装有电机、减速机构、离合机构, 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离合机构、离合机构带动主轴、主轴通过牙盘带动车 轮前进;电机为外定子内转子结构,电机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五通固定的内端 盖和外端盖,定子固定在内端盖和外端盖之间,内端盖分隔在电机与减速机 构之间,内端盖的中间有孔让太阳齿轮伸出,外端盖的外侧设有轴承套在主 轴上、内侧延伸有衬套套在主轴上,转子则通过轴承套在衬套上;所述内端 盖的外缘向离合机构一侧延伸有固定圈,内齿圈固定在固定圈内,离合机构 的外侧设有离合器端盖,离合器端盖与五通固定并通过轴承套在主轴上;所述减速机构为行星轮减速机构,转子侧部设有套在主轴上的太阳齿 轮,太阳齿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的外缘与内齿圈啮合,内齿圈与五通相 对固定,行星轮的行星轴固定在行星架上,行星架套在主轴上;所述减速机构有两级,行星架的侧部设有套在主轴上的第二太阳齿轮,第二太阳齿轮上啮合有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的外缘同样与内齿圈啮合,第二行星轮的第 二行星轴固定在离合机构上;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与主轴固定的内圈和固定有第二行星轴的外圈,外圈 上设有开口朝向内圈的凹槽,凹槽的侧壁至内圈有间距,间距沿着电动车前 进时外圈的转动方向逐渐减小,凹槽内设有滚柱,滚柱的直径介于间距的最 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外圈在凹槽的大端切向设有弹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五通 和安装在五通中的主轴,所述五通中还安装有电机、减速机构、离合机构, 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离合机构、离合机构带动主轴、主轴通过牙盘带动车 轮前进;所述电机为外转子内定子结构,电机设有外端盖,外端盖通过轴承套在 主轴上,外端盖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外圈套和内圈套,外圈套与五通固定,内 圈套上固定有定子,转子呈开口向定子的盆状结构,并通过轴承套在主轴上; 所述离合机构的外侧设有离合器端盖,离合器端盖通过轴承套在主轴上,离 合器端盖设有外圈套与五通固定,内齿圈就固定在外圈套内;所述减速机构为行星轮减速机构,转子侧部设有套在主轴上的太阳齿 轮,太阳齿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的外缘与内齿圈啮合,内齿圈与五通相 对固定,行星轮的行星轴固定在行星架上,行星架套在主轴上;所述减速机 构有两级,行星架的侧部设有套在主轴上的第二太阳齿轮,第二太阳齿轮上 啮合有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的外缘同样与内齿圈啮合,第二行星轮的第 二行星轴固定在离合机构上;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与主轴固定的内圈和固定有第二行星轴的外圈,外圈 上设有开口朝向内圈的凹槽,凹槽的侧壁至内圈有间距,间距沿着电动车前 进时外圈的转动方向逐渐减小,凹槽内设有滚柱,滚柱的直径介于间距的最 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外圈在凹槽的大端切向设有弹簧。本技术优点是1. 本技术安装于车体的中部,通过电机带动主轴,主轴通过牙盘 带动车轮前进,从而起到与电动轮毂一样的作用,驱动车体前进。2. 本技术中的减速机构有两级,使电机的动力经两次减速输出, 带动主轴旋转而达到设计目的,其具有外形美观、体积小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3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4为本技术中离合机构的示意图。其中l五通;2主轴;3电机;4减速机构;5离合机构;6牙盘;31定子;32转子;33内端盖;34外端盖;35固定圈;36轴承;37衬 套;38轴承;39外端盖;391外圈套;392内圈套;310轴承;311轴承;41太阳齿轮;42行星轮;43内齿圈;44行星轴;45行星架;46第二 太阳齿轮;47第二行星轮;48第二行星轴;51内圈;52外圈;53凹槽;54间距;55滚柱;56弹簧;57离合器端 盖;58轴承;59离合器端盖;510轴承;511外圈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五通 1和安装在五通1中的主轴2,所述五通1中还安装有电机3、减速机构4、 离合机构5,电机3通过减速机构4带动离合机构5、离合机构5带动主轴 2、主轴2通过牙盘6带动车轮前进。所述电机3为外定子内转子结构,电机3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五通1 固定的内端盖33和外端盖34,定子31固定在内端盖33和外端盖34之间, 内端盖33分隔在电机2与减速机构4之间,内端盖33的中间有孔让太阳齿 轮41伸出,外端盖34的外侧设有轴承36套在主轴2上、内侧延伸有衬套 37套在主轴2上,转子32则通过轴承38套在衬套37上。所述内端盖33 的外缘向离合机构5 —侧延伸有固定圈35,内齿圈43固定在固定圈35内, 离合机构5的外侧设有离合器端盖57,离合器端盖57与五通1固定并通过 轴承58套在主轴2上。所述减速机构4为行星轮减速机构,转子32侧部设有套在主轴2上的 太阳齿轮41,太阳齿轮41与行星轮42啮合,行星轮42的外缘与内齿圈43 啮合,内齿圈43与五通1相对固定,行星轮42的行星轴44固定在行星架 45上,行星架45套在主轴2上所述减速机构4有两级,行星架45的侧部设有套在主轴2上的第二太阳齿轮46,第二太阳齿轮46上啮合有第二行 星轮47,第二行星轮47的外缘同样与内齿圈43啮合,第二行星轮47的第 二行星轴48固定在离合机构5上。如图4所示,所述离合机构5包括与主轴2固定的内圈51和固定有第 二行星轴48的外圈52,外圈52上设有开口朝向内圈51的凹槽53,凹槽 53的侧壁至内圈51有间距54,间距54沿着电动车前进时外圈52的转动方 向逐渐减小,凹槽53内设有滚柱55,滚柱55的直径介于间距54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之间,外圈52在凹槽53的大端切向设有弹簧56。如图4所示,当电机3转动时,转子32通过减速机构4带动离合机构 5的外圈52逆时针转动,外圈52的转动促使滚柱55同向转动,即向凹槽 53的小端移动,使滚柱55将外圈52和内圈51卡紧,由于内圈51是通过 键槽与主轴2固定的,所以此时的外圈52带动主轴2和牙盘6 —起同向转 动,牙盘6再通过链条带动车轮前进。当电机3不工作,人踩踏脚时,踏脚带动主轴2、牙盘6逆时针转动, 牙盘6同样通过链条带动车轮前进,但由于离合机构5的内圈51是通过键 槽与主轴2固定的,所以内圈51随主轴2转动,内圈51的转动促使滚柱 55反向转动,即向凹槽53的大端移动,使外圈5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五通(1)和安装在五通(1)中的主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1)中还安装有电机(3)、减速机构(4)、离合机构(5),电机(3)通过减速机构(4)带动离合机构(5)、离合机构(5)带动主轴(2)、主轴(2)通过牙盘(6)带动车轮前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先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八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