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78442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柜体、控制单元,零件盒控制组件,料罐控制组件,热处理控制组件,其中:零件盒控制组件包括零件盒、挂杆、横臂、Y方向电机、Y方向丝杆,零件盒上设有通孔,零件盒与挂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挂杆垂直连接横臂,Y方向丝杆连接Y方向电机,Y方向丝杆的转动可带动横臂在Y方向上移动;料罐控制组件包括料罐、X方向电机、X方向丝杆,X方向丝杆连接X方向电机,机体内零件盒下方设有料罐通道,X方向丝杆的转动可带动料罐在机体内的料罐通道移动;热处理控制组件活动门、活动门电机、热风循环机构,活动门安装于机体外壳的内壁上,且位于零件盒的下方;活动门电机可带动活动门以活动门电机主轴所在直线为中心轴转动;热风循环机构位于零件盒的外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表面工艺处理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精密易碎工件的表面 工艺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表面工艺处理的目的是使零件得到修复或强化,工艺方法多样化,其中包括清洗、 涂层和表面热处理。精密工件清洗在精密工件的制造过程中很重要,特别是一些经粘合或 焊接后的工件,其上常残留部分粘合剂或焊剂,必需清洗以保证其固有性能;涂层常用于工 件的防护、绝缘或装饰等目的;表面热处理可以提高工件的表面性能,使其具有高硬度高耐 磨和高的疲劳强度,从而保证其高精度,同时也使零件心部具有足够高的塑性和韧性,防止 脆性断裂。有时常需将清洗、涂层和热处理中的两道或三道工序结合起来对精密的工件进 行处理。目前在上述清洗、涂层和热处理表面工艺各个领域中,分别都有较常用的工序,如 清洗常用的浸洗工艺,涂层常用的喷涂或浸涂工艺,热处理常用的烘箱,但能将其中两道或 多道工艺结合起来的装置还非未得到开发,而且常用的清洗涂层和热处理的方法和装置也 很容易对精密的物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精密易碎物件的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 统,其将对物件的清洗或涂层工艺步骤与表面热处理相结合,同时克服了精密易碎物件在 表面工艺处理过程中易被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方案为一种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包括机柜体、控制单元,零件盒控制组件,料罐控制组件,热处理控制组件,其中零件盒控制组件包括零件盒、挂杆、横臂、Y方向电机、Y方向丝杆,零件盒上设有 通孔,零件盒与挂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挂杆垂直连接横臂,Y方向丝杆连接Y方向电机,Y 方向丝杆的转动可带动横臂在Y方向上移动;料罐控制组件包括料罐、X方向电机、X方向丝杆,X方向丝杆连接X方向电机,机 体内零件盒下方设有料罐通道,X方向丝杆的转动可带动料罐在机体内的料罐通道移 动;热处理控制组件活动门、活动门电机、热风循环机构,活动门安装于机体外壳的内 壁上,且位于零件盒的下方;活动门电机可带动活动门以活动门电机主轴所在直线为中心 轴转动;热风循环机构位于零件盒的外围。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改进,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机柜体上还设有排风 系统,排风系统包括排风门、排风门电机、排风扇,排风门设在机柜体外壳上,排风门电机由 控制单元控制,其带动排风门开启或关闭。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出的相关信号打开排风门和排风扇,已达到排除空腔内热风、使被处理的零件冷却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改进,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料罐控制组件还包括 料罐盖,料罐盖连接由控制单元控制的料罐盖电机。在清洗或涂层工序中,料罐中的清洗剂 或涂层材料通常为易挥发性,或腐蚀性较强的物质 本技术的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其所述控制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 MCU或其他软件控制模块实现相关控制功能,控制单元还包括可设置零件盒数量、热处理工 艺曲线,并可切换控制电机的操作面板,可视化的工况显示更加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改进,机柜体内还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竖直安装于料罐通 道的一侧,固定板上设有挂杆槽,零件盒挂杆穿过挂杆槽连接横臂;固定板的设置可使横臂 的运动更加平稳。固定板上挂杆槽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可方 便监视零件盒的位置,控制零件盒的上升和下降;固定板上紧邻料罐通道的部位设有1个 以上料罐位置传感器,料罐位置传感器的数量通过零件盒的数量来确定,一般其数量与零 件盒的数量相等,以便根据需要进行清洗或涂层工艺的零件盒来控制相应的零件盒下降时 料罐也到达此零件盒的下方。本技术的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其所述热风循环机构为循环风电机 通过链带带动叶轮转动,形成的风通过引凤管到达电热管,电热管连接热风吹管,热风吹管 上设有1个以上出风孔;热风回收管设在零件盒外围热风吹管的对侧,热风回收管上设有1 个以上进风口,热风管的一端连接叶轮腔。热风吹管上的出风孔为不等间距设置,从出风孔 中吹出的风可透过零件盒上的通孔,对其内零件进行表面热处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零件盒为不锈钢丝焊接而成的多层网 状盒体,不锈钢丝比较耐腐蚀,可使零件盒寿命较长,可将待处理的零件放入盒体各层中, 多层的设置可避免零件的碰撞损坏,网状盒体的通孔使料罐中的清洗剂或塗液能够进入盒 体中对零件进行相应处理。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改进,机柜体中活动门的边缘设有锁扣,固定板上设有与 锁扣相适应的锁扣孔,当活动门转动至水平位置时,由控制单元控制锁扣伸出与固定板上 的锁扣孔相配合将活动门保持在水平位置,使零件盒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腔内,以便提 高对其内零件进行表面热处理的效率。本技术的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其机柜体的底部设有1个以上行走 轮,方便系统的移动。本技术的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时,将待处理的零件放入多层网 状的零件盒中,将零件盒挂在挂杆上,由Y方向电机控制横臂下降,从而带动相应的零件盒 下降,根据需要进行处理的零件盒所在的位置控制料罐在料罐通道中到达的位置,零件盒 浸入料罐盒中进行清洗或涂层,一定时间后横臂上升带动零件盒上升,料罐退出,控制活动 门至水平位置,使零件盒位于一个与料罐相对隔离的空腔中,启动热风循环机构,对空腔内 的零件进行表面热处理。本技术将对物件的清洗或涂层与表面热处理相结合,用简单 的结构实现了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操作方便,降低了工艺过程中对物件的损坏率,同时 设备整体结构特别是零件盒和料罐采用防酸及隔离设计,更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零件盒和零件盒挂杆配合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中零件盒控制组件即料罐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中热风循环机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零件和控制组件配合热风控制组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跟家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柜体 1、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包括可设置零件盒数量、热处理工艺曲线,并可切换控制电机的 操作面板,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MCU或其他软件模块实现相关自动控制功能。系统还包括 零件盒控制组件3,料罐控制组件4,热处理控制组件5,其中零件盒控制组件3包括零件盒31、挂杆32、横臂33、Y方向电机34、Y方向丝杆35, 零件盒31为不锈钢丝焊接而成的多层网状盒体,其上设有通孔,零件盒31与挂杆32之间 为可拆卸连接,挂杆32垂直连接横臂33,Υ方向丝杆35连接Y方向电机34,Υ方向丝杆35 的转动可带动横臂33在Y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零件盒31在Y方向上移动,具体实施中如 图所示,Y方向即竖直方向;料罐控制组件4包括料罐41、X方向电机45、X方向丝杆46,料罐41上还设有料 罐盖42,料罐盖42连接由控制单元控制的料罐盖电机43,料罐盖电机主轴连接丝杆44,可 带动料罐盖42上升或下降,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料罐41 ;具体实施中X方向即水平方向,X 方向丝杆46连接X方向电机45,机体内零件盒31下方设有料罐通道,X方向丝杆46的转 动可带动料罐41在机体内的料罐通道移动;料罐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工艺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柜体、控制单元,其特征是,还包括零件盒控制组件,料罐控制组件,热处理控制组件,其中:零件盒控制组件包括零件盒、挂杆、横臂、Y方向电机、Y方向丝杆,零件盒上设有通孔,零件盒与挂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挂杆垂直连接横臂,Y方向丝杆连接Y方向电机,Y方向丝杆的转动可带动横臂在Y方向上移动;料罐控制组件包括料罐、X方向电机、X方向丝杆,X方向丝杆连接X方向电机,机体内零件盒下方设有料罐通道,X方向丝杆的转动可带动料罐在机体内的料罐通道移动;热处理控制组件包括活动门、活动门电机、热风循环机构,活动门安装于机体外壳的内壁上,且位于零件盒的下方;活动门电机可带动活动门以活动门电机主轴所在直线为中心轴转动;热风循环机构位于零件盒的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义保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