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志忠专利>正文

中空缓冲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8242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缓冲鞍座,它包括鞍座面、上壳体、下壳体、中空腔体、通孔、梁,为了缓冲距离更大,减振效果更好,上壳体与下壳体构成一中空腔体结构;鞍座面覆盖在上壳体的上表面,为了保证中空缓冲鞍座的缓冲与透气,尤其在夏天骑车的时候,骑车人臀部容易出汗,鞍座面和上壳体上分别设有相对位置的通孔,由此可减少骑车人臀部的出汗量;为了避免鞍座中间部位压迫人的软组织,上壳体设成一拱形结构,有利于血液循环;梁安设在下壳体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中空缓冲鞍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缓冲效果好、透气性好、提高了骑行的舒适性,而且造型美观,时尚,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中空缓冲鞍座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以自行车代步的使用越来越少, 但自行车却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用来锻炼身体,从而出现了骑车旅行族,由 于长距离的骑行,人们对自行车鞍座的舒适性、透气性及减振效果的要求 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鞍座大致有三种, 一种是靠弹簧减振的鞍座,另 一种是靠胶球减振的鞍座,第三种是靠塑料软皮减振的鞍座,这三种鞍座 的结构大同小异,其共同点均为在壳体与鞍座面的中间设有厚厚的夹层, 以满足人们对自行车坐骑的需求,如此鞍座带来的效果就是笨重,不舒服, 减振效果差,透气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重量轻,缓冲效果好,透气舒适的自行车用中空缓冲鞍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一种中空缓冲鞍座,它包括鞍 座面、上壳体、下壳体、中空腔体、通孔、梁,为了缓冲距离更大,减振 效果更好,上壳体与下壳体构成一中空腔体结构;鞍座面覆盖在上壳体的 上表面,为了保证中空缓冲鞍座的缓冲与透气,尤其在夏天骑车的时候, 骑车人臀部容易出汗,鞍座面和上壳体上分别设有相对位置的通孔,由此 可减少骑车人臀部的出汗量;为了避免鞍座中间部位压迫人的软组织,上 壳体设成一拱形结构,有利于血液循环;梁安设在下壳体的底面上。为了增大支撑力与减振的作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可设有弹簧。上壳体底面的后部相对位置可设有两定位槽,其周边还可设有定位柱, 下壳体的上表面可设有与两定位槽相对的两定位凸起,且在其周边设有与3定位柱相对的定位孔。弹簧的一端装设于定位槽内,另一端装套于定位凸起上,下壳体的前 端可设有前插套,下壳体的后端可设有后插套,梁的前端插入前插套,梁 的后端插入后插套,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前后两端以螺栓连接。本技术所得到的中空缓冲鞍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缓 冲效果好、透气性好、提高了骑行的舒适性,而且造型美观,时尚,拆装 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的A-A截面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的B-B截面视图其中,1:鞍座面,2:上壳体,3:下壳体,4:中空腔体,5:通孔, 21:定位柱,31:定位孔,22:定位槽,32:定位凸起,33:前插套, 34:后插套,6:弹簧,7: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中空缓冲鞍座,它包括 鞍座面l、上壳体2、下壳体3、定位柱21、定位孔31、定位槽22、定位 凸起32、前插套33、后插套34、弹簧6、梁7,上壳体2与下壳体3构成 中空腔体4结构,这种结构缓冲距离大,减振效果好,骑车人长时间骑坐 也不会感觉不舒服,即使路颠簸,也能很好的减轻骑车人颠簸感;鞍座面1 覆盖在上壳体2的上表面,鞍座面1可以是一种海绵组织,鞍座面1和上 壳体2上分别设有相对位置的通孔5,通孔5的作用有两个,分别是缓冲与 透气,尤其在夏天骑车的时候,骑车人臀部容易出汗,可减少出汗量;上 壳体2是一拱形结构,这种结构在人骑行的时候上壳的中间部位回避两侧 先往下沉这样就避免了鞍座中间部位压迫人的软组织,有利于血液循环, 使人在骑行的时候更舒服。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可设有弹簧,防止上壳体2下陷不回弹,起支撑 与减振的作用,同时选择不同的弹簧可以得到不同的减振效果,可根据骑 车人体重的不同更换合适的弹簧,减振效果更好。在上壳体2底面的后部相对位置设有两定位槽22,其周边还设有定位 柱21,下壳体3上表面设有与两定位槽22相对的两定位凸起32,且在其 周边设有与定位柱21相对的定位孔31,定位柱21插入定为孔31内。弹簧6的一端装设于定位槽22内,另一端装套于定位凸起32上,下 壳体3的前端可设有前插套33,下壳体3后端可设有后插套34,梁7的前 端插入前插套33内,梁7的后端插入后插套34内,上壳体2和下壳体3 的前后两端以螺栓连接,拆装方便。这种结构透气性好,缓冲减振效果好,坐着舒服,重量轻,适合各类 人群骑坐。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缓冲鞍座,它包括鞍座面(1)、上壳体(2)、下壳体(3)、中空腔体(4)、通孔(5)、梁(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座面(1)覆盖在上壳体(2)的上表面,所述上壳体(2)是一拱形结构;所述鞍座面(1)和上壳体(2)上分别设有相对位置的通孔(5);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3)构成中空腔体(4)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缓冲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构成的中空腔体(4)内设有弹簧(6)。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缓冲鞍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2)底面的后部设有两定位槽(22),其周边设有定位柱(21),所述下壳体(3)的上表面设有与两定位槽(22)相对的两定位凸起(32),且在其周边设有与定位柱(21)相对的定位孔(31)。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缓冲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6) —端装设于定位槽(22)内,另一端装套于定位凸起(32)上,所述下壳体(3)的前端设有前插套(33),下壳体(3)的后端设有后插套(34),所述梁(7)的前端插入前插套(33)内,梁(7)的后端插入后插套(34)内,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前后两端以螺栓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缓冲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6)一端装设于定位槽(22)内,另一端装套于定位凸起(32)上,所述下壳体(3)的前端设有前插套(33),下壳体(3)的后端设有后插套(34),所述梁(7)的前端插入前插套(33)内,梁(7)的后端插入后插套(34)内,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前后两端以螺栓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缓冲鞍座,它包括鞍座面、上壳体、下壳体、中空腔体、通孔、梁,为了缓冲距离更大,减振效果更好,上壳体与下壳体构成一中空腔体结构;鞍座面覆盖在上壳体的上表面,为了保证中空缓冲鞍座的缓冲与透气,尤其在夏天骑车的时候,骑车人臀部容易出汗,鞍座面和上壳体上分别设有相对位置的通孔,由此可减少骑车人臀部的出汗量;为了避免鞍座中间部位压迫人的软组织,上壳体设成一拱形结构,有利于血液循环;梁安设在下壳体的底面上。本技术所得到的中空缓冲鞍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缓冲效果好、透气性好、提高了骑行的舒适性,而且造型美观,时尚,拆装方便。文档编号B62J1/00GK201309529SQ20082018073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高志忠 申请人:高志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缓冲鞍座,它包括鞍座面(1)、上壳体(2)、下壳体(3)、中空腔体(4)、通孔(5)、梁(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座面(1)覆盖在上壳体(2)的上表面,所述上壳体(2)是一拱形结构;所述鞍座面(1)和上壳体(2)上分别设有相对位置的通孔(5);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3)构成中空腔体(4)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高志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