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6620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步进梁式小方坯侧进料加热炉用悬臂辊道设备的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其包含有辊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设在辊轴上,其中: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分别置于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内,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下均设有调整垫片;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均设有可拆卸的上端盖,装配过程,省却了对轴承座的制造加工;当轴承需要维护时,可将标准轴承座上的螺柱松开,打开标准轴承座的上端盖,整个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步进梁式小方坯侧进料加热炉用悬臂辊道 设备,具体而言是提供一种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步进梁式小方坯侧进料加热炉中,悬臂辊道是加热炉内 装、出坯料的核心设备。传统的悬臂辊道结构,悬臂辊道的辊轴支撑在焊接式轴承座内 的标准圆锥滚子轴承上。这种轴承座采用焊接结构,变形大,依靠焊 后精加工的制造工艺保证辊轴安装的同轴度。尽管其整体焊接式的结构强度高,但材料耗费量大,加工工艺较复杂,而且在维护轴承时必 须要将悬臂辊道及轴承座整体拆下,所以无论从制造还是维护来讲都 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的 缺陷,提供一种安装、维护简单方便的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其包含有辊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设在辊轴上,其中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分别置于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内,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下均设有调整垫片。该第 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均设有可拆卸的上端盖。 采用国家标准系列GB/T7813-1998的二螺柱滚动轴岸义座,内置圆锥滚子轴承用以支撑辊轴的新型结构。标准轴承座为外购标准件,在3安装过程中,辊轴先和圆锥滚子轴承装配,然后整体安装于标准轴承 座内。悬臂辊道的辊轴支撑采用两个标准轴承座,轴承座内采用标准双 列圆锥滚子轴承。整体结构简洁、维护方便。并且使用了国家标准轴 承座支撑,相对于传统焊接式轴承座的通用性更强,并且保证安装精 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采用标 准轴承座代替传统焊接式轴承座。该支撑结构为该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套设在辊轴1上,该第 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套分别置于该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4内, 该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4下均设有调整垫片。该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4上均设有可拆卸的上端盖6。 该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4采用国家标准系列 GB/T7813-1998的二螺柱滚动轴承座,内置圆锥滚子轴承2用以支撑 辊轴。标准轴承座为外购标准件,在安装过程中,辊轴先和圓锥滚子轴 承装配,然后整体安装于标准轴承座内;通过调整标准轴承座下的调 整垫片来保证安装精度;整个过程为装配过程,省却了对轴承座的制 造力口工。当轴承需要维护时,可将标准轴承座上的螺柱松开,打开标准轴 承座的上端盖,整个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实 用新型,因此,凡一切与本技术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 的,即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替换与修饰等,皆应 仍属本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其包含有辊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设在辊轴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分别置于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内,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下均设有调整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辊道辊轴的支撑结构,其包含有辊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设在辊轴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分别置于该第一轴承座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能杰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