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料管C形布料两步发酵工艺自动循环户用沼气池,属于有 机物质经厌氧处理产生沼气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重点推广的户用沼气池池型主要有常规水压型沼气池、旋流布料沼气 池、曲流布料沼气池、强回流沼气池等,其中以常规水压型沼气池应用最广。以上均为侧置 式进料间和水压间,结构较复杂,施工不方便,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且由于进料口和水压 间与主池沉降不均,容易在进出料管与主池连接处折断,造成沼气池报废。常规水压型沼气池属于“静态池”,由于该池型采用静态发酵工艺,导致发酵间存 在“微生物贫乏区”、“发酵盲区”和“料液短路”,池内原料分层严重,带来清渣出料困难、产 气率低和管理不便等技术问题。池内浮渣极易结壳,阻碍沼气进入气室,降低原料利用率。 使用秸秆原料时需要铡碎或粉碎。人们为了简化沼气池的结构,设计了出料管式沼气池,该池型将活动盖改为钢丝 网水泥进、出料吊管,使其有一管三用的功能(代替进料管、出料管和活动盖),简化了结 构,降低了建池成本,由于整体沉降均勻,结构性能大大提高。但是,新鲜的原料和发酵后的 旧料液混在一起,原料的利用率有所下降,使用秸秆原料时需要铡 ...
【技术保护点】
1.出料管C形布料两步发酵工艺自动循环户用沼气池,包括C形布料墙(1)、发酵间池墙(2)、进料管(3)、水压酸化间池墙(4)、厕所下水管(5)、回流管(6)、中心隔墙(7)、多功能活动盖(8)、导气管(9)、连通孔(10)、边隔墙(11)、第一水压酸化间(12)、进料间(13)、第二水压酸化间(14)、沼液导流间(15)、溢流口(16)、出料管(17)、发酵间(18),其特征在于发酵间(18)的中间部位为圆筒状,发酵间(18)的两端为球形拱顶,C形布料墙(1)设置于发酵间(18)中间位置,C形布料墙(1)上方设置有多功能活动盖(8),多功能活动盖(8)的一侧设置有导气管(9 ...
【技术特征摘要】
1.出料管C形布料两步发酵工艺自动循环户用沼气池,包括C形布料墙(1)、发酵间池 墙O)、进料管(3)、水压酸化间池墙G)、厕所下水管(5)、回流管(6)、中心隔墙(7)、多功 能活动盖(8)、导气管(9)、连通孔(10)、边隔墙(11)、第一水压酸化间(12)、进料间(13)、 第二水压酸化间(14)、沼液导流间(15)、溢流口(16)、出料管(17)、发酵间(18),其特征在 于发酵间(18)的中间部位为圆筒状,发酵间(18)的两端为球形拱顶,C形布料墙(1)设置 于发酵间(18)中间位置,C形布料墙(1)上方设置有多功能活动盖(8),多功能活动盖(8) 的一侧设置有导气管(9),多功能活动盖(8)的上方设置有连通孔(10),出料管(17)与多 功能活动盖(8)相连接,发酵间(18)上方设置有第一水压酸化间(12)、进料间(13)、第二 水压酸化间(14)、沼液导流间(15),第一水压酸化间(12)的外壁为水压酸化间池墙G), 水压酸化间池墙⑷中间位置设置有厕所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