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胜漳专利>正文

可快速更换主轴传动机构的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5427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快速更换主轴传动机构的结合装置,包括一主体外壳、 一内筒以及一套环,其中所述的主体外壳呈中空管体状,外侧壁上分别设有穿 孔以及复数间隔设置而成环体形态的定位凹缘,且所述的穿孔内各设有一卡掣 珠,所述的内筒呈中空管体状,设在所述的主体外壳内部靠近前端处,外侧壁 上环设有与所述的外壳的穿孔相对应的复数卡掣凹缘,所述的套环是套设在所 述的主体外壳外侧壁上靠近其前端处,在内侧壁上环设有复数与所述的主体外 壳的穿孔相对应的复数凹槽,且内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可抵触所述的复数定位 凹缘的定位装置,凭借转动所述的套环来松开所述的卡掣珠对所述的内筒的卡 掣凹缘的抵顶,使所述的内筒不再受束缚而可快速被抽出更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更换的结合装置,尤指一种可快速更换主轴传 动机构的结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可用于钻孔以及攻牙的机具,在使用上常常需要更换其主轴传动机构 来因应各种不同作业需求,而现有的主轴传动结构的结合装置通常是以螺锁方 式结合,在拆换上不仅速度较慢,且较为费力,影响工作的效率跟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主轴 传动机构的结合装置,解决现有结构在拆卸更换时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更换主轴传动机构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外壳,呈中空管体状,其外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穿孔以及复数间 隔设置形成环形状态的定位凹缘,所述的穿孔靠近所述的主体外壳外部的一端 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的主体外壳内部的另一端的孔径,所述的一个以上的穿孔 内各设有一卡掣珠,其中所述的一个以上的卡掣珠的最大外径大于其相对应的 穿孔靠近所述的外壳内部的孔径;一内筒,呈中空管体状,其管径略小于所述的外壳的管径,设在所述的外 壳内部靠近前端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的主体外壳的穿孔相对应而形成环形 状态的复数卡掣凹缘;以及一套环,套设在所述的主体外壳外侧壁上靠近其前端处,在内侧壁上设有 与所述的主体外壳的穿孔相对应而形成环形状态的复数凹槽,且内侧壁上设有 一个以上可抵触所述的复数定位凹缘的定位装置。前述的结合装置,其中所述的主体外壳其外侧壁靠近前端端缘处环设有一止挡圏槽,所述的止挡圏槽是可套设一止挡圏,避免套设在所述的主体外壳的 套环发生松脱滑出的情形。前述的结合装置,其中所述的定位装置是包括一塞件、 一弹簧以及一定位 珠,其中所述的两塞件是分别穿设于所述的套环的两穿孔中,朝向所述的套环 内部的一端开口,且凹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的两弹簧是分别设在所述的两容 置空间中, 一端连结在相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另一端朝向相对应的塞件的开口 端,分别抵顶着所述的两定位珠,所述的两定位珠是分别设在所述的两塞件的 容置空间中,所述的两定位珠的最大外径是大于相对应的塞件的开口端口径, 并且所述的两塞件朝向所述的套环内部的 一端的外径是大于相对的穿孔的孔 径。前述的结合装置,其中所述的内筒外侧壁上靠近前端的端缘处凹设有一记 号凹缘,所述的套环外侧壁上则设有两间隔设置的记号凹缘。前述的结合装置,其中所述的主体外壳的外侧壁在靠近其中一穿孔处设有 一凸柱,所述的凸柱的突出高度是小于所述的套环内侧壁上的复数凹槽的深度。前述的结合装置,其中所述的内筒外侧壁靠近前端处环设有一具粗糙表面 的止滑环,所述的套环外侧壁上环设有 一 具粗糙表面的止滑环。本技术所提供的可快速更换主轴传动机构的结合装置,可以获得的优点以及功效增进至少包括1. 本技术只要转动套环控制位于所述的主体外壳的穿孔中的卡掣珠脱 离所述的内筒的卡掣凹缘即能抽出所述的内筒进行更换,方便快速,可提升效率。2. 本技术在所述的主体外壳的外侧壁靠近其中一穿孔处所设的凸柱,能 限制所迷的套环仅能相对所述的主体外壳转动所述的套环内侧壁的弧形凹槽的 长型距离,可避免所述的套环无谓多余的转动,并且可凭借所述的内筒外侧壁 上所设的红色记号凹缘以及所述的套环外侧壁的红色记号凹缘跟绿色记号凹缘 的相对位置来确认套筒的固定情形以及应转动所述的套环的方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立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套环转动与卡掣珠间的关系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套环转动与卡掣珠间的关系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装设在攻牙机上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主体外壳;ll-止挡圏槽;12-定位凹缘;13-穿孔;131-卡掣珠;14-凸柱;15-止挡环;20-内筒;21-止滑环;22-卡掣凹缘;23-记号凹缘; 30-套环;31-凹槽;32-止滑环;33A-记号凹缘;33B-记号凹缘;34-穿孔;35-定 位装置;351-塞件;352-抵顶弹簧;353-定位珠;40-止挡圏。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以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 容来实施,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例,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是一种可快速更换主轴传动机构的结合装置,如图1所示是包 括一主体外壳10、 一内筒20、 一套环30以及一止挡圏40;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体外壳IO是呈中空管体状,其外侧壁靠近前端端缘 处环设有一止挡圈槽11,位于所述的止挡圈槽11后方处设有十二个定位凹缘 12,所述的十二个定位凹缘12是大小相同且间隔设置而呈环形状态,各以两个 定位凹缘12为一组而呈等距间隔分布,位于所述的十二个定位凹缘12后方处 则设有六个穿孔13,所述的六个穿孔13是大小相同且等距间隔分布而呈环形状 态,所述的六个穿孔13中各设有一卡掣珠131,其中所迷的六个卡犁珠131的 体积形状相等,最大外径是小于所述的六个穿孔13靠近所述的主体外壳10外 部的孔径,而大于所述的六个穿孔13靠近所述的外壳内部10的孔径,如图4 所示,使所述的六个卡掣珠131可陷在相对应的穿孔13中而不掉入所述的主体 外壳10内部中,复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体外壳10的外侧壁在靠近其中一穿 孔13处设有一凸柱14,又如图6所示,所述的主体外壳10的内侧壁在靠近后 端一距离处则凸设一止挡环15,靠近后端处的内侧壁上则环设有可用来结合的 螺紋紋路;请参看图1、图2,所述的内筒20呈中空管体状,其管径略小于所述的主 体外壳10的管径,设在所述的主体外壳10内部靠近前端处,后端端缘抵触所 述的主体外壳10的内侧壁所设的止挡环15,在外侧壁靠近前端处环设有一具粗糙表面的止滑环21,后方距离所述的止滑环21 —距离处设有与所述的主体外壳 10的六个穿孔13相对应的六个卡掣凹缘22,并且外侧壁上在所述的止滑环21 后方处凹设有一红色记号凹缘23;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套环30是套i殳在所述的主体外壳IO外侧壁上靠 近前端处,在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的主体外壳10的六个穿孔13相对应的六个 弧形凹槽31,所述的六个弧形凹槽31的弧形走向与所述的套环30的环形走向 相同,并且如图3所示,所述的六个弧形凹槽31的深度是大于所述的主体外壳 10的外侧壁上所凸设的凸柱14的高度,所述的套环30外侧壁上靠近前端处环 设有一具粗糙表面的止滑环32,位于所述的止滑环32前端处设有一红色记号凹 缘33A以及一与所述的红色记号凹缘33A间隔设置的绿色记号凹缘33B,所述 的红色记号凹缘33A与所述的绿色记号凹缘33B间的间距是大致与所述的六个 弧形凹槽31弧形长度相等;并且如图2所示,所述的套环30外侧壁设有所述的止滑环32处是穿设有 两相向设置的穿孔34,所述的两穿孔34中各设有一定位装置35,所述的两定 位装置35是各包括一塞件351、 一弹簧352以及一定位珠353,其中所述的两 塞件351是分别穿设于所述的两穿孔35中,朝向所述的套环30内部的一端开 口,且凹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的两弹簧352是分别设在所述的两容置空间中, 一端连结在相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更换主轴传动机构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外壳,呈中空管体状,其外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穿孔以及复数间隔设置形成环形状态的定位凹缘,所述的穿孔靠近所述的主体外壳外部的一端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的主体外壳内部的另一端的孔 径,所述的一个以上的穿孔内各设有一卡掣珠,其中所述的一个以上的卡掣珠的最大外径大于其相对应的穿孔靠近所述的外壳内部的孔径; 一内筒,呈中空管体状,其管径略小于所述的外壳的管径,设在所述的外壳内部靠近前端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的主体外壳 的穿孔相对应而形成环形状态的复数卡掣凹缘;以及 一套环,套设在所述的主体外壳外侧壁上靠近其前端处,在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的主体外壳的穿孔相对应而形成环形状态的复数凹槽,且内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可抵触所述的复数定位凹缘的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胜漳
申请(专利权)人:沈胜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