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玻璃台面的水盆安装结构,包括玻璃台面与水盆,所述的水盆的盆口向外延伸形成有盆沿;所述的玻璃台面设有上层玻璃与下层玻璃,所述的上层玻璃开设有一个盆沿结合孔,所述的下层玻璃开设有一个盆沿承接孔,所述的下层玻璃形成有至少一个突伸到所述的盆沿结合孔下方的台阶面;所述的水盆的盆身穿过所述的盆沿结合孔与盆沿承接孔,所述的盆沿底面抵接在所述的台阶面上,所述的水盆的盆沿与所述的盆沿结合孔的孔壁密接,且所述的水盆上表面与所述的玻璃台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便于清除台面上的积水,又不会有冲水死角,并保持水盆整体美观,还便于施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盆安装结构,特别涉及洗漱间、化妆间、炊事间、实 验室以及医院等使用的玻璃台面上的水盆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水盆安装台面,例如洗漱间、化妆间、炊事间、实 验室以及医院等地点,均会安装有水盆台面,以供洗手、清洁之用。而台面上安 装水盆的方法, 一般分为台上盆安装与台下盆安装两种。这两种安装方法各有优劣,特分析如下台上盆安装顾名思义,即如图l所示,安装时将水盆30的盆沿卡在台面 31上方。这种安装方法的优点是安装方便、整个水盆30边沿暴露在台面31外 而显得美观,缺点是水盆30边沿处不易擦拭,容易因为沾水而滋生细菌。台下盆安装则如图2所示,安装时将水盆30边沿隐藏在台面31下方。这 种安装方法的优点是台面31比较平整,缺点是水盆30边沿被隐藏而缺乏整体美, 更重要的是,水盆30边沿与台面31结合部容易产生射水死角32,不易冲洗而 滋生细菌,此外,这种安装方法需要在台面31下操作,所以其安装难度也较大。综合考虑到上述两种安装方法的优缺点,并从市场了解到玻璃台面的使用越 来越普及化,本技术设计人希望提供一种新的水盆安装结构,解决现有结构 存在的不完善之处,给社会带来福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台面的水盆安 装结构,解决现有台面的水盆安装结构难以兼顾美观与卫生的问题,使本实用新 型不但便于清除台面上的积水,又不会有冲水死角,并保持水盆整体美观,还便 于施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台面的水盆安装结构,包括玻璃台面与水盆,所述的水盆的盆口向外延伸形成有盆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台面设有上层玻璃与下层玻璃,所述的上层玻璃开设有一个盆沿 结合孔,所述的下层玻璃开设有一个盆沿承接孔,所述的下层玻璃形成有至少一 个突伸到所述的盆沿结合孔下方的台阶面;所述的水盆的盆身穿过所述的盆沿结合孔与盆沿承接孔,所述的盆沿底面抵 接在所述的台阶面上,所述的水盆的盆沿与所迷的盆沿结合孔的孔壁密接,且所 述的水盆上表面与所述的玻璃台面平齐。所述的上层玻璃仅包括一层玻璃。所述的上层3E皮璃由至少两层玻璃层叠组成。所述的下层玻璃仅包括一层玻璃。 所述的下层玻璃由至少两层玻璃层叠组成。 所述的台阶面是一个环形台阶面。 所述的台阶面由至少两个突伸到所述的盆沿结合孔下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 方的凸耳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 由于所述的水盆的盆沿与所述的盆沿结合孔的孔壁密接,且所述的水盆 上表面与所迷的玻璃台面保持平齐,台面上不会由于高度不平而产生积水。2、 由于氷盆并未安装在台面下方,不但安装操作方便,而且不会产生射水 死角。3、 玻璃台面与水盆的盆沿密接,在保留水盆的整体美感的同时,玻璃台面 的本身材质也可以进一步提供美丽的光学效果。4、 将台面设置为夹层玻璃,可以保证台面的结构强度,适应不同的强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台上盆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台下盆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后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台面俯视图图6是图4的6-6剖视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安装后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台面俯视图; 图9是图8的9-9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玻璃台.面10;上层玻璃ll;下层玻璃12;盆沿结合孔13; 盆沿^K接孔14;台阶面15;凸耳16;水盆20;盆沿21;盆身22;水盆30;台 面31;射水死角3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前示 意图、安装后示意图、台面俯视图以及图4的6-6剖视图,由上述图可知,所述 的玻璃台面的水盆安装结构,包括玻璃台面10与水盆20,所述的水盆20的盆 口向外延伸形成有盆沿21;而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所述的玻璃台面IO设有上层玻璃11与下层玻璃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 的上层玻璃11与下层玻璃12均仅包括一层玻璃。所述的上层玻璃11开设有一 个盆沿结合孔13,所述的下层玻璃12开设有一个盆沿承接孔14,所述的下层玻 璃12形成一个突伸到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下方的台阶面15,所述的台阶面15 呈环形(如图5所示);将所述的水盆20的盆身22穿过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与盆沿承接孔14,并 将所述的盆沿21底面抵接在所述的环形台阶面15上,使得所述的水盆20的盆 沿21与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的孔壁密接,同时使得所述的水盆20上表面与所 述的玻璃台面IO保持平齐。如此即可组成一个安装方便、整体美观并且不会产生积水与射水死角的水盆 安装结构,其具有以下优点1、 由于所述的水盆20的盆沿21与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的孔壁密接,且所 述的水盆20上表面与所述的玻璃台面IO保持平齐,台面上不会由于高度不平而 产生积水。2、 由于水盆20并未安装在台面下方,不但安装操作方便,而且不会产生射 水死角。3、 玻璃台面10与水盆20的盆沿21密接,在保留水盆20的整体美感的同 时,玻璃台面10的本身材质也可以进一步提供美丽的光学效果。4、将台面设置为夹层玻璃,可以保证台面的结构强度,适应不同的强度要求。除了上述安装结构外,本技术还可以作多种变化,例如图7、图8、图 9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玻璃台面IO的水盆安装结构, 仍然包括玻璃台面10与水盆20,所述的水盆20的盆口也向外好—伸形成有盆沿 21;所述的玻璃台面IO设有上层玻璃11与下层玻璃12,所述的上层玻璃11开 设有一个盆沿结合孔13,所述的下层玻璃12开设有一个盆沿承接孔14。然而, 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上层玻璃11与下层玻璃12均是由两块 玻璃层叠组成;所述的下层玻璃12形成有台阶面15,所述的台阶面15由三个 突伸到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下方的凸耳16组成(如图8所示);将所述的水盆20的盆身22穿过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与盆沿承接孔14,并 将所述的盆沿21底面抵接在所述的台阶面15上,使得所述的水盆20的盆沿21 与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的孔壁密接,同时使得所述的水盆20上表面与所述的玻 璃台面IO保持平齐。如此即可组成另一个安装方便、整体美观并且不会产生积水与射水死角的水 盆安装结构,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所述的上层玻璃11和下层玻璃12均由两块玻璃(也可以是更多块玻 璃)层叠组成,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每块玻璃的厚度以及玻璃的层数,在 符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满足台面的强度要求;此外,在上层玻璃ll或者下层 玻璃12的厚度较大的时候,将其分解为多层玻璃进行开孔作业,可以降低加工 难度,提高开孔合格率;(2)将所述的台阶面15设计成由三个突伸到所述的盆沿结合孔13下方的 凸耳16组成,可以降低盆沿承接孔14的加工尺寸要求,同样可以降低加工难度, 提高开孔合格率。以上以两个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和优点进行了阐述,但对本实 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台面的水盆安装结构,包括玻璃台面与水盆,所述的水盆的盆口向外延伸形成有盆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玻璃台面设有上层玻璃与下层玻璃,所述的上层玻璃开设有一个盆沿结合孔,所述的下层玻璃开设有一个盆沿承接孔,所述的下层玻璃形成有至少一 个突伸到所述的盆沿结合孔下方的台阶面; 所述的水盆的盆身穿过所述的盆沿结合孔与盆沿承接孔,所述的盆沿底面抵接在所述的台阶面上,所述的水盆的盆沿与所述的盆沿结合孔的孔壁密接,且所述的水盆上表面与所述的玻璃台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罗雷鸣,张贤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