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332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包括导轨以及在导轨中滑动的滚轮,在导轨末端的上侧设有缓冲块,当滑移门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中的滚轮位于所述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橡胶片状的缓冲块结构,当滑移门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中的滚轮位于所述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并在滚轮滑进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的过程中,缓冲块对所述滚轮形成摩擦阻尼限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缓冲滑移门又能防止滑移门在全开位置产生抖动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动机手动滑移门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滑移门的缓冲结构大都使用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上,也有个别的缓冲结构 安装在中导轨上的。虽然安装的位置不一样,但是其工作原理都基本相同。如图1所示,在 开门的过程中,通过滑轮支架滚轮101撞击导轨102末端(滑移门开启到最大的位置)的 橡胶缓冲块103,使得缓冲块103沿开门运动的方向C(图1中箭头C所指)产生变形,从而 起到缓冲滑移门的作用。此机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但也存在有以下缺点是能量吸收有限,容易引起滑移 门的抖动。即,变形的缓冲块所吸收的能量会逐步释放出来,将滑轮支架连带滑移门往关闭 的方向反弹,此时安装在车门及车身的门锁机构会将门钩住,使其不会关闭;但是受到此门 锁机构的限制,滑移门将再次沿开门方向反弹冲击缓冲块,缓冲块再次变形,而后再次恢复 变形,释放能量将滑移门沿关闭方向反弹,门锁机构钩住滑移门,滑移门反弹,撞击缓冲块。 滑移门要如此往复运动几次方能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能缓冲滑移门又 能防止滑移门在全开位置抖动的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从而大大提升客户的使用感知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包括导轨以及在导轨中滑动的滚轮,在导轨末端的上 侧设有缓冲块,当滑移门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中的滚轮位于所述缓冲块以及导轨的 侧壁之间。优选地,所述缓冲块的本体为片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缓冲块由橡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缓冲块靠近滚轮的一侧设有斜坡特征。优选地,所述缓冲块的安装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脚,所述安装脚与导轨上设置的 安装孔相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设置了橡胶片状的缓冲块结构,当滑移门 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中的滚轮位于所述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并在滚轮滑进 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的过程中,缓冲块对所述滚轮形成摩擦阻尼限位,从而使得本 技术既能缓冲滑移门又能防止滑移门在全开位置产生抖动现象。此外,本技术还 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动机手动滑移门中。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滚轮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的截面剖视图;图4为沿图2中B-B的截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导轨与缓冲块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 图5,其中示出本技术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 括导轨3以及在导轨3中滑动的滚轮1,在导轨3末端的上侧设有缓冲块2,当滑移门位于 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3中的滚轮1位于所述缓冲块2以及导轨3的侧壁之间,并在滚轮1 滑进缓冲块2以及导轨3侧壁之间的过程中,缓冲块2对所述滚轮1形成摩擦阻尼限位的 作用,从而使得本技术既能缓冲滑移门又能防止滑移门在全开位置产生抖动现象。优选地,所述缓冲块2的本体为片状结构,并由橡胶材料制成。由此可以进一步提 升摩擦阻尼限位的效果。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缓冲块2靠近滚轮1的一侧设有斜坡特征4。该斜坡特 征4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保证滚轮1能够逐渐压在缓冲块2上。所述缓冲块2的安装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脚6,所述安装脚6与导轨3上设置的安 装孔7相配合。具体地,在导轨3末端的上侧安装橡胶的缓冲块2,滚轮1与缓冲块2之间干涉设 计。如图3的A-A断面所示,当滑移门位于全开,滚轮1滑动到缓冲块2时,滚轮1将使缓 冲块2压缩变形,滚轮1与缓冲块2之间将产生摩擦力,此摩擦力将阻止滑移门反弹,通过 摩擦力来达到阻止滑移门在全开位置的继续运动的目的,从而防止滑移门的抖动。如图4 的B-B断面所示,优选的,装在导轨3上面的缓冲块2的前端均有斜坡特征4,此斜坡特征4 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保证滚轮1能够逐渐压在缓冲块2上。本技术安装过程如图3所示。安装的时候,橡胶材料的缓冲块2上部的两个 长长的安装脚6将先穿过导轨3的两个安装孔7内,通过用力拉拽,缓冲块2上部的两个安 装脚6将变形通过导轨3的两个安装孔7,完成缓冲块的安装。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技术的一种一种滑移门缓冲防 抖结构,构成各种类型的缓冲防抖结构。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 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 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包括导轨(3)以及在导轨(3)中滑动的滚轮(1),其特征 在于在导轨(3)末端的上侧设有缓冲块O),当滑移门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3)中 的滚轮⑴位于所述缓冲块⑵以及导轨⑶的侧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O)的本体 为片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2)由橡胶 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2) 靠近滚轮(1)的一侧设有斜坡特征(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O)的安装 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脚(6),所述安装脚(6)与导轨(3)上设置的安装孔(7)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包括导轨以及在导轨中滑动的滚轮,在导轨末端的上侧设有缓冲块,当滑移门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中的滚轮位于所述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由于本技术设置了橡胶片状的缓冲块结构,当滑移门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中的滚轮位于所述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并在滚轮滑进缓冲块以及导轨的侧壁之间的过程中,缓冲块对所述滚轮形成摩擦阻尼限位,从而使得本技术既能缓冲滑移门又能防止滑移门在全开位置产生抖动现象。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动机手动滑移门中。文档编号E06B3/46GK201874378SQ20102064287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刘海琳, 周杰, 李俊海, 王宝鹏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移门缓冲防抖结构,包括导轨(3)以及在导轨(3)中滑动的滚轮(1),其特征在于:在导轨(3)末端的上侧设有缓冲块(2),当滑移门位于全开位置时,所述导轨(3)中的滚轮(1)位于所述缓冲块(2)以及导轨(3)的侧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琳王宝鹏周杰李俊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