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培庆专利>正文

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110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属于涨形机技术领域,安装在涨形机鼻夹机构上,鼻夹机构包括有鼻端夹座与鼻端夹,其特征在于: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包括油缸,油缸的活动端抵紧于鼻端夹座上,四根拉杆一端与油缸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鼻端夹座与鼻端夹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涨形稳定、精度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属于涨形机
, 主要应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线圈涨形成形用,也可用于各种 规格异步牵引电动机定子线圈和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一次成形与端部 弯形。
技术介绍
定子线圈在制作工艺要求严格时都用一次成形的涨形机制作成形,特别是对于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由于 制作工艺要求极为严格,在成形过程中不准敲、不准打,不损伤匝间 绝缘且成形后不希望再用复形模复形,以防止线圈的绝缘层受伤,所 以这类定子线圈应该是由定子线圈自动涨形机一次自动成形的。但目前从事定子线圈涨形机开发的力量跟不上风力发电机的发展。例如 目前普遍采用的定子框式线圈涨形机在线圈直线边涨形时,通常是以 两根轴心为中心,线圈的两直线边靠四个涨形夹块构成空间的两条直 线边,并分别以两个轴的轴心为中心向外转动而涨成线圈的两个直线 边,并同时沿另一轴心在端部通过两组鼻夹将线圈两端部拉伸,再通 过顶弧机构对端边顶成弧形。这种制作工艺虽说实现了一次性涨形成 形的目的,但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的线圈直线边是以四个涨形架构成空 间的两条直线,并又是分别绕两个轴心旋转成形的,这就是加工过程 中很难保证线圈两直线边始终保持平行,且直线边的夹角难严格保证:成形后直线边的径向朝向正好对正电机的轴心。直线边受力与端部斜 边受力均不在同一平面上,极易出现鼓包、裂纹等现象。而且现有涨 形机的端部成形的采用顶弧机构顶成非弧形。所以很难保证线圈涨形 后不需要再复形。复形模又称敲形模将线圈两直线边在模子上敲平敲 直,也有采用热压模在加热状态下将两直线边热压成所需角度和平直 度,无论哪一种工艺都要损伤线圈的绝缘质量,降低了产品的绝缘裕度,难以保证线圈端部斜边的相互平行。1994年3月23日中国专利公 报公开号为10843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制造模绕定子线圈的 方法和设备"的技术9该专利是由一线圈架来产生一个模绕定子线圈 的制造设备,它是将线圈的上直线部分与下直线部分的两涨臂安装在 同一芯轴上的涨型机,并将线圈架的直线部分以线圈的每个支线的直 线部分限定在上直线部分与下直线部分夹紧装置上。同时还将线圈架 弯曲到预定半径以形成从线圈的每个支线的直线部分向线圈的每个鼻 部延伸的臂的装置。提供用于将每个臂弯曲为预定的半径的装置。进 一步提供用于将鼻部弯曲为预定角度的装置。还提供装置用于给线圈 的臂部提供相对于定子铁心的一个落差。还提供用于将线圈架的引线 构造为预定结构的装置。该技术还公开了用于给设备提供能源的 液压装置和控制该液压装置的一个系统。但是该设备在制造工艺上仍 然是采取的通过一定位顶弧机构的顶弧工艺来实现鼻部弯曲成型的, 需要由一个编码装置等自动控制机构去完成,因此机构复杂,精度难 以保证;而且由于该设备的涨臂芯轴不在线圈的上直线部分与下直线 部分所形成的平面上,偏离了床身的中心垂线,因此受力不好,易引起床身不均衡的摆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涨形 效果好,精度高,涨形后不需再复形的梭形线圈拉直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梭形线 圈拉直机构,安装在鼻夹机构上,鼻夹机构包括有鼻端夹座与鼻端夹, 其特征在于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包括油缸,油缸的活动端抵紧于鼻端 夹座上,四根拉杆一端与油缸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鼻端夹座与鼻端 夹相连。本技术具有涨形稳定、精度高的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案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涨形机的鼻夹机构3包括由伺服电机31和传动丝杆 32组成的鼻夹升降机构,鼻端夹33安装在鼻端夹座30上,并由传动 丝杆32控制其沿鼻夹升降机构上下移动和定位,鼻夹升降机构连接有 梭形线圈拉直机构34,梭形线圈拉直机构34包括油缸341,油缸341 的活动端抵紧于鼻端夹座30上,四根拉杆342 —端与油缸341螺纹连 接,另一端穿过鼻端夹座30与鼻端夹33相连。工作时,通过油缸341 抵住鼻端夹座30,拉杆342将鼻端夹33向油缸341运动的反方向拉。这样,梭形线圈拉直机构34的左、右运动,将梭形线圈拉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梭形线圈拉直机构,通 过在涨形前由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将被涨线圈的梭形拉直,这样,保证 了在涨形过程中,线圈涨形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权利要求1、一种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安装在鼻夹机构上,鼻夹机构包括有鼻端夹座(30)与鼻端夹(33),其特征在于梭形线圈拉直机构(34)包括油缸(341),油缸(341)的活动端抵紧于鼻端夹座(30)上,拉杆(342)一端与油缸(341)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鼻端夹座(30)与鼻端夹(33)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342)设置有四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属于涨形机
,安装在涨形机鼻夹机构上,鼻夹机构包括有鼻端夹座与鼻端夹,其特征在于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包括油缸,油缸的活动端抵紧于鼻端夹座上,四根拉杆一端与油缸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鼻端夹座与鼻端夹相连。本技术具有涨形稳定、精度高的优点。文档编号H02K15/04GK201312209SQ20082016811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金群力, 高培庆 申请人:高培庆;金群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梭形线圈拉直机构,安装在鼻夹机构上,鼻夹机构包括有鼻端夹座(30)与鼻端夹(33),其特征在于:梭形线圈拉直机构(34)包括油缸(341),油缸(341)的活动端抵紧于鼻端夹座(30)上,拉杆(342)一端与油缸(341)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鼻端夹座(30)与鼻端夹(3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培庆金群力
申请(专利权)人:高培庆金群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