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木泉专利>正文

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1099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包括沉降片下三角和沉降片上三角,沉降片下三角有两片,在沉降片下三角的中部和两端分别安装永磁铁,沉降片下三角的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辅助三角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上,沉降片下三角的另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二连杆的一端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两片沉降片下三角通过互动连接板连接,互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二连杆上;连接杆板通过间套与沉降片装置座固定连接,沉降片上三角有两片,两片沉降片上三角转动支轴固定在沉降片装置座上,两片沉降片上三角后端靠接在压簧上,压簧固定安装在沉降片装置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稳定性好、对织物的牵拉效果好、适用性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针织机械电脑横机领域内,现有的沉降片机械控制装置如图1 , 据图1分析可知a) 、在单、双系统运行中一沉降片摆动三角的摆动在支轴并通过带有磁性磨擦结合件导向滑板内的曲线槽的移动,达到相互驱动另一沉降片摆动三角,由 于运行时另一支点轴承与导向滑板槽磨损后产生沉降片摆动三角松动,达不到沉降片运动曲线的稳定,导致对织物的牵拉效果差;b) 、现有的沉降片装置只能适用控制单个、双系统编织;c) 、再根据现有的沉降片装置与它相安装的成圈三角系统匹配对应曲线,并 对沉降片与织针配合的工作曲线分析可知,针织学告知沉降片进入工作至退圈 最高点后退出工作,现有装置的沉降片工作曲线不到退圈最高点已完全退出, 因此现有的沉降片装置对织针织物牵拉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控制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差、对织物的 牵拉效果差、适用性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好、对织物的 牵拉效果好、适用性强的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包括沉降片下三角和沉降 片上三角,所述沉降片下三角有两片,在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中部和两端分别 安装永磁铁,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上,所 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辅助三角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第 一连杆的一端上,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另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二连杆的一端 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下三角通 过互动连接板连接,所述互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二连杆上;所述 连接杆板通过间套与沉降片装置座固定连接,所述沉降片上三角有两片,所述 沉降片上三角转动支轴固定安装在沉降片装置座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上三角后 端靠接在压簧上,所述压簧固定安装在沉降片装置座上。进一步,在所述连接杆板上安装限位偏心轮。再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套装在第一六角小轴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套装在第二六角小轴上。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为采用平行连杆互动机构,摩擦吸附用的大、小永磁铁合理地布置在两个沉降片下三角上,用弹簧支撑控制的两个沉降片上三角分别对称安置在沉降片装置座上,同时两边各设置辅助三角并随沉降片下三角的驱动而改变作用与否的位置,故该装置较好地满足被作用的沉降片对织针织物组织进行合理的牵拉,该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可以对每个编织系统单独对应控制。采用了两个互动的平行连杆机构,连杆互动的沉降片下三角使设计的尺寸 能精确到位,提高了被作用的沉降片对织物牵拉的稳定性。采用柔性的弹簧支撑的沉降片上三角,不管机头在哪个位置,被压的沉降 片都提供柔和地下推动作,对织物持圈作轻柔地动作,减少成圈过程纱线张力,保证了对织物牵拉力的均匀度,同时柔性摆动的沉降片上三角减少对被作用的 沉降片的磨损。把大、小永磁铁布置在两个沉降片下三角上,使该新型装置的摩擦驱动既简单又合理。每个装置分别安装特定的辅助三角,使它对编织多种组织(如多重叠圈织物)更具有适用性。独立对应单个系统编织控制装置,使它控制单、双及多个系统编织更具有适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运行稳定性好、对织物的牵拉效果好、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沉降片机械控制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沉降片下三角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图。图4是图2的B—B截面图。图5是图2的C"C截面图。图6是沉降片装置安装示意图。图7是图6的D-D剖面分析沉降片上三角安装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2—图7, 一种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包括沉降 片下三角2、 12和沉降片上三角16、 17,所述沉降片下三角有两片,在所述沉 降片下三角的中部和两端分别安装永磁铁10、 11,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一侧可 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连杆4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杆4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1上,辅助三角3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上,所述沉降片下 三角的另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二连杆7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 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1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下三角通过互动连接板9连接,所 述互动连接板9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二连杆7上;所述连接杆板1通过间 套13与沉降片装置座15固定连接,所述沉降片上三角有两片,所述两片沉降 片上三角16、 17用转动支轴18固定在沉降片装置座15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上 三角16、 17的后端靠接在压簧19上,所述压簧19固定安装在沉降片装置座15 上。在所述连接杆板1上安装限位偏心轮20。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套装在第一六角小轴5上,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端套装在第二六角小轴8上。本实施例的包括连接杆板l、沉降片下三角2、 12 、辅助三角3、第一连杆4、第一六角小轴5、第三六角小轴6,第二连杆7、第二六角小轴8、互动连接板9、永磁铁IO、 11、连接间套13、连接螺钉14、沉降片装置座15、沉降片上三角16、 17、转动支轴18、压簧19和幅度限位偏心轮20等。永磁铁10、 11分别安装在沉降片下三角2、 12上,沉降片下三角2、 12与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7、辅助三角3及连接杆板1组成两个分别独立的平行连杆机构,两个连杆机构用特定互动连接板9连接,控制左右摆动迁移,两边的连杆幅度用限位偏心轮20限制左右摆动位移度,达到所确定的设计位置,连接杆板1通过间套13与沉降片装置座15用第一螺钉14相连,左、右沉降片上三角16、 17分别用转动支轴18安装在沉降片装置座15上,左、右沉降片上三角16、 17靠后端的压簧19对其进行柔性支撑,多个独立新型沉降片装置分别对应地用第二螺钉22固定安装在机头架上,使之与相应编织系统的织针运动曲线相配合,机头架被同步带连接后做往复运动,机头架的往复运动对有安置永磁铁10、 11的下沉降片三角2、 12在沉降片床23上产生的相对磨擦,然后进行机械式互动,相应的沉降片上三角16、 17配合下三角2、 12对沉降片的升降进行柔性控制,辅助三 角随着下沉降片三角2、 12的互动,相对产生升降,从而合理控制沉降片的运 动曲线,配合织针运动曲线达到对织物合理的牵拉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包括沉降片下三角和沉降片上三角,所述沉降片下三角有两片,在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中部和两端分别安装永磁铁,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辅助三角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上,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另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二连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下三角通过互动连接板连接,所述互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二连杆上;所述连接杆板通过间套与沉降片装置座固定连接,所述沉降片上三角有两片,所述两片沉降片上三角转动支轴固定在沉降片装置座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上三角后端靠接在压簧上,所述压簧固定安装在沉降片装置座上。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编织横机沉降片的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机械控制装置包括沉降片下三角和沉降片上三角,所述沉降片下三角有两片,在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中部和两端分别安装永磁铁,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辅助三角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上,所述沉降片下三角的另一侧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二连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板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下三角通过互动连接板连接,所述互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二连杆上; 所述连接杆板通过间套与沉降片装置座固定连接,所述沉降片上三角有两片,所述两片沉降片上三角转动支轴固定在沉降片装置座上,所述两片沉降片上三角后端靠接在压簧上,所述压簧固定安装在沉降片装置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茅木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