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勋专利>正文

玄参在制备防治心肌肥大、肥厚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3750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中药玄参在制备防治心肌肥大、肥厚性心肌 病和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多种小鼠及 大鼠心肌肥大、心室重构模型对中药玄参的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揭示,玄 参水或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多种原因所致心肌肥大、心室重构、慢性心衰的作 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 活明显相关,同时也与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相关。玄 参可用于制备防治心肌肥大、肥厚性心肌病、慢性心衰的药物,并可减少心肌 肥大、肥厚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中药玄参在制备防治心室重构药物中的用途,具体涉及中药玄参在制备防治心肌肥大(myocardial hypertrophy)、肥厚性心 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禾口'侵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药物中的用途。技术背景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全身组织器官 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临床病死率很高。以往临床对CHF的治疗重点是使用强心甙类正性肌力作用药物和利尿药。 70年代后对CHF还提倡使用新型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作用药物,主要有磷酸二 酯酶抑制剂和P -受体激动剂。目前治疗慢性心力衰的长期基本治疗药物有①利 尿剂、②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卡托 普利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 e-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 尔等四类药组成。其中利尿剂主要用于消除水肿,减轻心脏负担;洋地黄类药物主要用于改善血流动力学症状。近年对大量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现,所有加强心肌收縮力、改善血流动力学 类药物虽然可短期收到一定改善症状的效果,但均不能防治心室肥厚,也不能 降低患者病死率。长期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e-受体激动剂,虽能短期改善 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症状,但反而能增加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猝死率及 远期死亡率。目前强心苷类药物因其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症状,仍用于治 疗心衰。但众多文献报道此类药物对生命的影响是中性,并不延长患者生命。强心苷类药物也不能防治心室肥厚。8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肌肥大、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的特征,同时 也是决定心力衰竭发病率,病程进展和死亡率的因素。心室肥厚常继发于高血 压和心肌梗死。心室肥厚通常涉及心室结构的改变,即发生心室重构(remodeling)。心室重构包括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增殖,胶 原增生,同时心脏的顺应性降低,射血功能也受到明显影响。随着心肌肥大、 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心律失常、心衰、猝死的发生率提高。因此,心肌细 胞肥大、心室肥厚是CHF的病理核心,使用药物干预和逆转心肌肥大、心室重 构是防治CHF的有效手段。心肌肥大、心室肥厚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神经内 分泌激素的持续激活和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有关。近年临床对慢性心衰的治疗 策略已发生改变,从短期的改善血液动力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防治。目 的是通过抑制与心肌肥大、心室肥厚的相关刺激、介导因素,从而改善心肌的 生物学功能,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有临床研究表明,采用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或e-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防治慢性心衰,即使在治疗的早期,有些 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不明显,但对心肌仍有长期的生物学效应,可防止或 延缓心肌肥大、心室肥厚的发展。例如J3受体阻滞剂80年代前禁止用于心衰, 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证明,这类药能防止心肌肥大、心室肥厚的发展并降 低心律失常、心衰、猝死的发生率。美国和欧洲心衰治疗指南认为所有病情 稳定的心衰患者均需应用J3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症,而且要尽早应用,不 要等到其它疗法无效时再用。同样,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也需 无限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心衰在中医药古籍中并没有相应的病名,但中医药古籍中对一些病症的描 述与现代医学对心衰的描述极为相似。如支饮不得息(《伤寒论》);咳嗽上 气,不得卧,或遍身气肿(《本草纲目》);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内经》)。这 类似于心衰时出现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水肿、颈静脉扩张。这些描述更多 地散在于中医的喘证、水肿之中。中医所描述的喘、不能平卧、水肿、 颈脉动等,与现代医学对心衰的描述极为相似。玄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是著名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 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性味苦、甘、咸、寒,可入肺经、胃经、肾经,具有 滋阴,降火,生津,凉血,解毒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玄参含有玄参素、 单萜甙类、微量挥发油、甾醇、挥发性生物碱、糖类、脂肪酸等成分,具有使 白细胞升高、抗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血压、降血糖、解热和抗 真菌等作用。但对防治心室重构,心肌肥大、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中药玄参在制药中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玄参在制备防治心室重构药物中的新用途,尤其涉及中药 玄参在制备防治心肌肥大、肥厚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药玄参的上述作用及用途未见有相关的报道。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的干燥根,用其水提物或乙醇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玄参在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 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 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玄参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 20cm,直径1 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 的横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 味甘、微苦。本专利技术上述玄参水提物的提取方法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卩取玄参, 加水煎煮2 3次,每次煮沸30 45分钟,合并煎液,浓縮,干燥成干浸膏或颗粒备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玄参乙醇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即取玄参40% 95%乙醇热回流提取2 3次,每次30 60分钟,合并提取液,回收 乙醇,浓縮,干燥成干浸膏或颗粒备用。本领域公认,心肌肥大、心室重构是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内分泌紊 乱相互作用的结果。心脏在应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时,自主神经 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心室肥厚的发病机制中祌经内分泌因素较血流动力学 因素可能更为重要。现已发现参与心肌肥大心室肥厚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和自分 泌/旁分泌因子主要有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II (AngII)、醛固酮、血管内皮 素_1 (ET —1)、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已发现,心脏超负荷时,局部交感神经 活性提高,循环中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加。血浆肾上腺素浓度与心室肥厚程度 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在实验动物中长期注射亚高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或异 丙肾上腺素均可诱发心肌肥大、心室肥厚。持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除通 过影响血流动力学和直接对心脏作用而诱发或加重心室肥厚外,还引起肾素分 泌过多,导致全身及心脏局部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 活化,并进一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形成恶性循环。 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P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作用,其疗效已被近年的临床实践所肯 定。本专利技术分别采用国内外学术界已广泛应用的异丙肾上腺素、L-甲状腺素钠 及压力超负荷三种方法制备小鼠及大鼠的心肌肥大、心室重构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模型动物都出现全心和左心指数显著增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n(AngII)浓度提高等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玄参在制备防治心室重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 玄参在制备防治心室重构药物中的应用。2、 玄参在制备防治心肌肥大、肥厚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3、 玄参在制备防治与心肌肥大和心衰相关的心律失常或猝死的药物中的应用。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勋顾伟梁金若敏王樱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勋顾伟梁金若敏王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