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豆苷元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224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豆苷元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豆苷元、增溶剂和支架剂按重量份比1∶6~16∶3~20配制而成粉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加水后极易溶解,生物利用率高,具有成型好、速溶、稳定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豆苷元药物,特别是涉及黄豆苷元药物的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且具有危害性的疾病,近年来,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明显 增多,己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被世界医学界称为时代瘟疫。我国每年 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就达到了 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特别是发病和 死亡的年龄也R益呈现年轻化趋势。据资料分析,现在全球有近四分之一人口为心脑血 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有三分之一人的人生为心脑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五分之 一的人口死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 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 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黄豆苷元(Daidzein)为豆科葛属植物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结构式为最初,黄豆苷元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眩晕症等,后来又发现其具有 对抗D-半乳糖的致老化作用,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用于防治脑缺血及治疗脑损伤。 另外,黄豆苷元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治疗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降低乳腺癌、子宫内 膜癌等。但是黄豆苷元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其溶解度仅为lmg/ml,致使其口服吸收差, 生物利用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由于黄豆苷元的溶解度低的特 点,使其剂型通常为片剂和胶囊剂。为保证疗效,近年来国家标准在片剂、胶囊剂的检 查项目中都增加了以水为溶剂的溶出度检査,且限度为标示量的70%,增加了片剂和胶 囊剂生产的难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利用率高的黄豆苷元粉针剂。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黄豆苷元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黄豆苷元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豆苷元、
技术实现思路
药用增溶剂和支架剂按重量份比l: 6 16: 3 20配比而制成的粉针剂。其中所述增溶剂为聚山梨酯80或/和聚乙烯吡咯垸酮K30或/和羟丙基(3环糊精;所 述支架剂为泊洛沙姆188或/和甘露醇。上述溶剂优选为聚山梨酯80,支架剂优选为泊洛沙姆188。 上述聚山梨酯80分子量为1310,结构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泊洛沙姆(Poloxamer)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商品名为普流尼克 (Pluronic)。这是一类新型的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通式为HO (C2H40) a (C 3H60) b (C2H40) CH。其中a和c为2 130, b为15 67。含聚氧乙烯为81.8±1.9%。本专利技术之所以加入支架剂是为了防止药物在冷冻干燥中抽真空时与水蒸汽一起分 散,或干后变成绒毛状的松散结构,以改善其外观,维持原体积,使其不塌陷、不铍縮、 表面光洁,且色泽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述的黄豆苷元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是按以下步骤制成-a、 称取所述量的增溶剂,加入注射用水,使之溶解;b、 称取所述量的黄豆苷元、支架剂,加入乙醇使之溶解;c、 将a、 b步骤所得的两种溶液混匀,置50 80。C下减压挥去溶剂乙醇;加入注射 用水至处方量;d、 灭菌将上述配制的溶液进行常温过滤灭菌;e、 冷冻干燥进行冷冻干燥得成品。上述泊洛沙姆188分子量为76809510,结构式:上述a歩骤中每1克增溶剂加入4 18毫升注射用水;b歩骤每1克黄豆苷元加入 90 110毫升乙醇。为了达到更好的溶解效果,a步骤的溶解的方法可以采用超声5~30分钟使之溶解; 或者采用在80'C以下水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为了使用方便,在d步骤中灭菌后进行分装,每支粉针剂为5毫升,含有活性成份 黄豆苷元0.01g 0.2g 。上述冷冻干燥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将冷冻溶液从冷冻状态下不经液态直接升华除 去水分所完成的干燥,其可用于解决水针剂贮存过程中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如有效成分 易降解、析出沉淀等)。其中e步骤中所述的将分装好的样品置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 其具体操作优选如下歩骤预冻冻干机板层温度-50。C -3(TC,预冻样品4h 14h;冷阱温度-60。C -40。C;一次干燥,除去游离水分真空条件下,板层温度梯度为-50 0°(:均匀梯度升温,升温速率为5 15°C/h;并-30。C -20。C保温3h 8h, -20°<: -101:保温9h 15h, -l(TC保温10h 40h;冷阱温度-50。C -40。C;二次干燥,除去结合水真空条件下,板层温度梯度为0'C 2(TC均匀梯度升温, 升温速率为10 20°C/h;并在20。C保温3h 8h; 2(TC 30。C均匀梯度升温,升温速率 为10°C/h; 3(TC保温2h 6h;冷阱温度-50。C -40。C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将用专利技术人在专利技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试验及 结果来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试验l:黄豆苷元增溶剂单因素筛选。取0.05g黄豆苷元,精密称定,分别与0.2g聚山梨酯8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羟丙基P环糊精、甘油、PEG400 (聚乙二醇400)及泊洛沙姆188混匀,加5ml去离子 水研磨,使其成过饱和溶液。倒入具塞离心管中,充分振摇,置3000r/min离心10min, 吸取上清液,过0.22pm滤膜后立即进样lpL,HPLC测定。计算其在不同增溶辅料中的 溶解度,并重复2次,结果见表l。表1黄豆苷元增溶剂单因素考察结果(n=2)<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结果表明聚山梨酯80增溶效果优于其他辅料。试验2 :各增溶剂与聚山梨酯80之间交互作用筛选。取0.05g黄豆苷元、O.lg聚山梨酯80,精密称定,分别与0.1g聚山梨酯80、聚乙 烯吡咯烷酮K30、羟丙基P环糊精、甘油、PEG400 (聚乙二醇400)及泊洛沙姆188混 合,加5ml去离子水研磨,使其成过饱和溶液。倒入具塞离心管中,充分振摇,置 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过0.22nm滤膜后立即进样lpL,HPLC测定。计算 其在不同增溶辅料中的溶解度,并重复2次,结果见表2。表2各增溶辅料与聚山梨酯80之间交互作用考察结果(n=2)<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结果表明制备方法n、 m均优于制备方法i。试验4 :以黄豆苷元溶液澄清时间为评价指标进行制备方法的筛选。将试验3中制备方法n、 in所制备的黄豆苷元水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肉眼观察 其澄明度,直至溶液丌始出现细微的颗粒沉淀物,记录下时间,结果见表4。 表4澄清时间的考察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结果表明制备方法II优于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豆苷元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豆苷元、增溶剂和支架剂按重量份比1∶6~16∶3~20配制而成粉针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豆苷元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豆苷元、增溶剂和支架剂按重量份比1∶6~16∶3~20配制而成粉针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豆苷元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聚山梨酯80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或/和羟丙基P环糊精;所述支架剂为泊洛沙姆188或/和甘露醇。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豆苷元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聚山梨酯80;所述支架剂为泊洛沙姆188。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黄豆苷元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制成a、 称取所述量的增溶剂,加入注射用水,使之溶解;b、 称取所述量的黄豆苷元、支架剂,加入乙醇使之溶解;c、 将a、 b步骤所得的两种溶液混匀,置50。C 8(TC下减压挥去溶剂乙醇;加入注 射用水至处方量;d、 灭菌将上述配制的溶液进行常温过滤灭菌;e、 冷冻干燥进行冷冻干燥得成品。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豆苷元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歩骤每l克 增溶剂加入4 18毫升注射用水;b步骤每1克黄豆苷元加入90 110毫升乙醇。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豆苷元粉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坚黄小平张毅欧阳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