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玉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125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其主要是由丹参、黄芪、鸡血藤、当归、红花、川芎、赤芍、水蛭、土元、地龙、乌梢蛇、三七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的功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一种理想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缺血性中风是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显示 有继续增多的趋势,且病程长,致残率高,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治疗本病一是超早期 应用溶栓治疗,但病人往往从发病到就诊时,已错过了有效的治疗时间,适合溶栓的病 人很少,且费用高。二是对一般病人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 等治疗。但往往效果不佳。三是中医治疗,大多实证以清火平肝、引血下行为主,必要 时结合补肾敛阴。虚证以补养气血,两顾阴阳为先,但得不到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是 因为,以往治疗本病均以肝肾阴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以平肝熄风为主要治朔。我们在 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经认真分析,提出了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确立了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益气养血的治疗原则,据此组方选药,制成胶囊,结果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有 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丹参活血化瘀为主药,辅以黄芪补气行血。佐以鸡血藤、当 归活血补血,红花、川芎、赤芍、三七、水蛭、土元、地龙活血化瘀通络,使以乌稍蛇 有搜剔窜透之性,使药直达病所。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的用量是经过专利技术人大量实践总结摸索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 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丹参2—4份、黄芪2.5 — 4.5份、鸡血藤1一3份、当归0.5— 2.5 份、红花0. 5 — 1. 5份、川芎0. 5 — 2. 5份、赤芍0. 5 — 2份、水蛭0. 5 — 1.5份、土元0.5—1.5份、地龙0.5—1.5份、乌稍蛇0.5— 1.5份、 三七 0. 1— l份。优选为丹参3份、黄芪3.5份、鸡血藤2份、当归1.5份、 红花1份、川芎1.5份、赤芍L2份、水蛭1份、土元l份、地龙1份、乌稍蛇l 份、 三七0.6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胶 囊、颗粒剂、片剂等,为了服用方便,以制成胶囊为最佳。其制备方法如下-① 粉碎、灭菌取规定粉碎量的丹参,粉碎成细度为100目,粉碎后混合30分钟,收集原药粉,密 封,转入灭菌工序,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灭菌温度为55,灭菌所用时间为12 小时;② 提取、收膏取规定提取量的丹参,加95%乙醇6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经 IOO目过滤后,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縮至在50X:的温度下相对密度1.25 1.30,得浸膏 1;药渣加水5倍量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经IOO目网过滤后,再经分离机分 离;取批投料量的当归、红花、川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回流提取6小 时,并收集挥发油备用;第二次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2小时,第三、四次加6倍量 水,煎煮2小时,提取液经IOO目网过滤后,再经分离机分离;取规定批投料量的黄芪 等其余七味加水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 第三次加6倍量水;提取液经IOO目粗过滤后,再经分离机分离;将丹参水提液、当归 红花川芎水提液、黄芪等其余七味水提液合并,减压浓縮至在50TC的温度下相对密度 1. 15 1.1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 0 6 1C静止,沉淀时间24小时,吸取上清 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縮至在50C的温度下相对密度1.25 1.30,得浸膏2;③ 干燥将浸膏2与丹参、三七原药粉按比例混匀,均匀的平铺于烘盘上,厚度不能超过 L5cm,装入真空干燥箱,使箱内真空度》0.08Mpa,并控制温度《85C,干燥至全部无 溏心时取样,测定含水量《5.0%时,收集干膏,密封;将浸膏1均匀的平铺于烘盘上,装入微波干燥箱内,使箱内真空度》0.08Mpa,干燥 完成后取样,测定含水量《5.0%时,收集干膏,密封; 配料制得药物干膏后,喷入挥发油,进娜碎,细度60目,收集粉未,密封,按产品规 格分装成胶囊。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的功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一种理想药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本专利技术药物为治疗药5物,对照组以维脑路通40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粮酐5(KM中,瀞脉点滴,为治疗药物。① 治疗组160例中,男97例,女63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6.21 土 8.04 岁,160例均病灶对倒体偏瘫。其中肌力V-IV级者64例,IV-III级者48例,III-II级 者27例,11-1级者13例,I-0级者8例,伴有深浅感觉减退者87例,仅有浅感觉减退 者59例,病灶对倒腱反射增高者127例,其中病理反射阳性者119例,伴有运动性失语 者31例,中枢性面瘫149例,中枢性舌瘫146例,病前有高血压病史者156例,糖尿病 史者57例,高脂血症病史者135例。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梗塞129例(左倒75例, 右侧54例),丘脑梗塞15例(左倒9例,右倒6例),脑叶梗塞13例(左侧7例,右侧 6例),大面积(在脑中动脉区)脑梗塞3例(左倒2例,右倒l例)。② 对照组62例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8. 37 ± 6. 05 岁,62例均病灶对倒肢体偏瘫,其中肌力V-IV级者21例,IV-in级者14例,II-I级 者8例,I-0级者4例,伴有深浅感觉减退者29例,仅有浅感觉减退者24例,病灶对侧 腱反射增高者49例,其中病理反射阳性者51例,伴有运动性失语者7例,中枢性面瘫 51例,中枢性瘫49例,病前有高血夺病史者57例,糖尿病史者21例,高脂血症病史者 48例。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梗塞47例(左倒23例,右倒24例),丘脑梗塞7例(左 侧4例,右侧3例),脑叶梗塞7例(左倒3例,右侧4例),大面积(大脑中动脉区) 脑梗塞1例。2、研究方法 (D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 评定标准》。本医疗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 之标准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 展,或呈阶段性进行; 一般发病后l-2曰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症状 和体征;腰穿脑液不含血,CT检査发现脑梗塞部位。②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i、基本痊愈积分达24分以上者。2、显效积分增加超过 IO分者。3、有效积分增加超过4分以上者。4、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者。5、恶 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至死亡者。计分方法1、神志状态神志清醒4分;神志恍惚 (思睡、史醒后能与人言)3分;神志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I分;昏 愦(神昏同时兼有脱证)0分。2、语言表达;正常4分; 一般表达,命名不能3分;说 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l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O分。3、上肢肩 关节正常4分;上举全而肌力差3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能肩1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O分。4、上肢指关节ffi常4分;^|^分别动沐有*效而肌力差3分; 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2-4份、黄芪2.5-4.5份、鸡血藤1-3份、当归0.5-2.5份、红花0.5-1.5份、川芎0.5-2.5份、赤芍0.5-2份、水蛭0.5-1.5份、土元0.5-1.5份、地龙0.5-1.5份、乌稍蛇0.5-1.5份、三七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丹参2_ 4份、黄芪2.5 — 4.5份、鸡血藤1—3份、当归0.5— 2.5 份、 红花0.5—1.5份、川穹0.5— 2.5份、赤芍0.5 — 2份、水蛭0.5—1. 5份、土元0. 5 — 1.5份、地龙0. 5 — 1. 5份、乌稍蛇0. 5 — 1.5份、 三 七O. l— l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每种原料药的用量为丹参3份、黄芪3.5 份、鸡血藤2份、当归1.5份、红花1份、川芎1.5份、赤芍L2份、水蛭 l份、土元1份、地龙1份、乌稍蛇1份、三七0.6份。3、 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 粉碎、灭菌取规定粉碎量的丹参,粉碎成细度为100目,粉碎后混合30分钟,收集原药粉,密 封,转入灭菌工序,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灭菌温度为55'C,灭菌所用时间为12 小时。② 提取、收膏取规定提取量的丹参,加95%乙醇6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经 IOO目过滤后,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縮至在50'C的温度下相对密度1.25 1.30,得浸膏 1;药渣加水5倍量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经IOO目网过滤后,再经分离机分 离;取批投料量的当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义刘桂兰赵玉英于长虹王露霞
申请(专利权)人:范玉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