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360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和框架,该框架具有背阴侧和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朝阳侧,所述立柱通过铰轴铰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背阴侧,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转盘,该转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转盘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的通孔;限位板,该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盘相邻,所述限位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具有穿过该限位板的限位孔;和限位销,该限位销能够穿过转盘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成本与发电效率之间实现兼顾或平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光伏组 件支架。
技术介绍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 对于如风能和太阳能等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强。光伏组件(也称为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件。通常,光伏组件 设置在光伏组件支架上,支撑有光伏组件的多个光伏组件支架排列成预定的阵列,并通过 电连接而形成光伏发电系统。为了使光伏发电系统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通常通过如优化 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形式,来提高太阳光辐射利用率。当前,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结构形式为固定安装形式。具体来说,当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光伏组件支架 上时,光伏组件具有固定不变的倾角,因此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光伏组件不能对太阳的位 置进行跟踪。第二种结构形式为单轴跟踪安装方式。具体来说,当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光伏组件 支架上时,光伏组件只能跟踪太阳移动的方位角或高度角中的一个方向。第三种结构形式为双轴跟踪安装方式。具体来说,当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光伏组件 支架上时,光伏组件不仅能够跟踪太阳的方位角,还能够同时跟踪太阳的高度角,理论上能 够完全跟踪太阳的运行轨迹,从而实现零度的入射角。比较上述三种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的特点 为初期投资小,但是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较低。而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光伏组件支架来说, 虽然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初期投资非常大,而且后期维护成本也较高。因此,对于光伏组件发电系统来说,如何平衡投资成本和发电效率成为本领域中 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光伏发电系统平衡成本和发电效率的光伏 组件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该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和框架, 该框架具有背阴侧和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朝阳侧,所述立柱通过铰轴铰接于所述框架 的所述背阴侧,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转盘,该转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转盘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的通孔;限位板,该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盘相邻,所述限位板所在的 平面与所述转盘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具有穿过该限位板的限位孔;和限位销,该限位销能够穿过转盘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优选地,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铰轴为同轴的两根,所述两根立柱分别通过各自的 铰轴铰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背阴侧。优选地,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铰轴为一根,该一根铰轴连接在所述两根立柱之间 并分别与每根立柱铰接连接,所述框架与所述铰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铰轴为一根,该一根铰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两根立柱 之间,所述框架与所述铰轴铰接连接。优选地,所述框架的重心的投影落在所述铰轴的中心轴线上。按照本技术,在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的基础上,通过将立柱 和框架之间设置为铰接并能够利用转盘、限位板和限位销来调节框架相对于立柱的位置, 从而具有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而且设置在该光伏组件支架 上的光伏组件能够根据太阳在四季的位置变化而进行适应性地调节,从而与设置在固定结 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相比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由此在成本与发电效率之 间实现兼顾或平衡,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立柱11框架12背阴侧 121朝阳侧122限位销 15铰轴16转盘17限位板 18限位孔 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11和框架12,该框架12 具有背阴侧121和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朝阳侧122,其中,所述立柱11通过铰轴16铰 接于所述框架12的所述背阴侧121,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转盘17,该转盘17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2上,所述转盘17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 17的通孔171 ;限位板18,该限位板18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并与所述转盘17相邻,所述限 位板18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17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18具有穿过该限位板18 的限位孔181 ;和限位销15,该限位销15能够穿过转盘17的多个通孔171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 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本技术的光伏组件支架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但是仍然保 留有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成本较低的优点。具体来说,在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中,立柱与支撑光伏组件的框 架之间为固定设置,因而框架与立柱之间的相对方位是不能调整的。而在本技术所提 供的光伏组件支架中,将立柱11与支撑光伏组件的框架12之间设置为铰接连接,并能够调 节或控制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的相对位置。因此,与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 架相比,设置在本技术的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能够根据太阳位置而进行适应性 的调整,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发电效率。由此,本技术的光伏组件支架能够使光伏组件 发电系统在成本与发电效率之间实现兼顾或平衡,进而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立柱11和框架12之间的铰接连接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立柱11和框架12通过铰轴16而铰接。但也可采 用球铰接的铰接方式。在完成安装设置后,立柱11通常竖直设立在地面的预定位置上,以用于支撑框架 12。框架12用于支撑或设置光伏组件100。框架12包括背阴侧121和朝阳侧122,其中, 在完成安装设置后,背阴侧121通常背向太阳(即朝向地面),背阴侧121用于与立柱11相 连接。而朝阳侧122通常朝向太阳(即朝向外部),朝阳侧122用于设置或支撑光伏组件 100,以有利于光伏组件100接收太阳辐射,从而进行光电转换,发挥发电的功用。立柱11和框架12的主要结构可以与传统的立柱11和框架12的主要结构相同或 类似,但在涉及立柱11和框架12的铰接方面具有改进之处,因此,本说明书将重点对本实 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光伏组件支架的改进之处进行详细描述,而省略或简化与传统的光伏 组件支架及其部件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与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不同,在本技术的光伏组件支架中, 立柱11和框架12之间为铰接连接,从而允许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具有可调节的相对位 置关系。由于铰接连接通常具有一定的阻尼,因此,如果框架12的重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 该阻尼的存在可以将框架12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但是,优选情况下,为了控制和调节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的相对位置,所述光伏 组件支架还包括转盘17,该转盘17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2上,所述转盘17具有多个穿 过该转盘17的通孔171 ;限位板18,该限位板18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并与所述转盘 17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伏组件支架,该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11)和框架(12),该框架(12)具有背阴侧(121)和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朝阳侧(12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通过铰轴(16)铰接于所述框架(12)的所述背阴侧(121),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  转盘(17),该转盘(17)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2)上,所述转盘(17)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17)的通孔(171);  限位板(18),该限位板(18)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并与所述转盘(17)相邻,所述限位板(18)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17)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18)具有穿过该限位板(18)的限位孔(181);和  限位销(15),该限位销(15)能够穿过转盘(17)的多个通孔(171)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德高辉王文平乔学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