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锡卿专利>正文

多层式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308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式容器,其包括: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之纸层和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发泡层所组成的基板;所述基板的纸层和发泡层在其预定重叠贴合处,预先被压扁使所述重叠贴合处的厚度小于纸层和发泡层其它未被加压的任意处的总厚度,甚至达到仅剩下纸层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层式容器可减少制造流程、提升产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保持质量稳定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多层式容器,尤指一种至少包括纸层和发泡层贴合成 一体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先前公开的至少包括有纸层和发泡层所构成的多层式容器,其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纸层以热压成型机制成预定形状后,再于其外部或内部釆用全面性相同 尺寸以套合/粘合方式,将事先制造成预定形成的立体发泡层予以结合。如 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M293222号的《具隔热之无盖食品容器》;或中国台湾专利 证号第M337306号的《容器杯之结构》。2. 纸层以热压成型机制成预定形状后,于其外部或内部以局部性或全面性 分布的方式,涂布发泡剂,再经发泡程序形成发泡层。如中国台湾专利证号 第M299140号的《隔热性纸容器》;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M294499号的《具隔 热表层之容器结构》;或公告编号为第590114号的《纸制隔热容器改良》。上述具有纸层及发泡层所组成的多层式容器,虽然可经由其所揭露的技术组合或制造而成,但是各专利的技术具有共同的缺点制造程序较为繁瑣复杂, 相对有各项制造成本提高,其包括增加机具设备、人事成本增加等亟待改进之处。再者,当纸层和发泡层尚处在展开状态时,具有相当的厚度存在,尤其 在预定成型为容器前的重叠贴合处,若将两处予以叠合,且未施加压力时,则 该处便有双纸层和双发泡层的总合厚度,如此前述总合厚度与其它未重叠贴合 处的厚度的差距过大,根本无法以传统纸容器成型机进行一串化的成型作业, 因此有成型技术遇到瓶颈而未能突破,以至于上述传统的多层式容器仍然维持以多次成型的制造加工方式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制造流程、提升产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保持质量稳定性的多层式容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层式容器,其包括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之纸层和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发泡层所组成的基板;所述基板的纸层和发泡层在其预定重叠贴合处,预先被压扁使所述重叠贴合处的厚度小于纸层和发泡层其它未被加压的任意处的总厚度,甚至达到仅剩下纸层厚度。釆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容器,可保冰、保温、隔热;比传统射出蒸气发泡成本低,外观印刷精美;耐热至摄氏110度、耐酸碱;符合美国FDA检验标准;若为生物可分解材质,符合欧盟EN13432规范,可堆肥生分解,最终剩C02及H20;燃烧后无毒、无公害;具备保冰、保温、隔热效果又环保,有别于传统保丽龙容器,当发泡层在内与食品或饮料直接接触,外面为纸层,该纸杯表面可进行较为精致的印刷作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多层式容器的实施例展开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多层式容器的实施例展开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多层式容器的实施例成型为容器后之相互重叠贴合处局部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多层式容器的制造方法步骤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多层式容器的制造方法步骤示意图二;图6为结合图4及图5的多层式容器成型分解图;图7为图6的多层式容器成型剖视图;图8为另一等效制造方法成型后的多层式容器剖视图;图9为图8的前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发泡层100发泡板20纸层200纸板30基板300基板雏型31重叠贴合处32底重叠贴合处33上外翻凸唇边400底发泡板500底纸板600底基板雏型60底基板61压合边70 多层式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以期能使熟悉本技术的相关技术的业内人士 ,得以依据本说明书的陈述据以实施。首先,说明本技术的中所谓多层式容器,包括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的纸层和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发泡层所结合制造成各式各样提供食品装填的纸杯、纸碗、纸餐盘、纸餐盒等纸制器皿。继续,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式容器,包括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的纸层20和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发泡层IO贴合为一体的基板30,该基板30由预先贴合成一体的纸板200和发泡板100,经模具压型、型切、成型等加工程序所构成;其中,该基板30在展开状态的纸层20和发泡层10的预定重叠贴合处31,是预先被压扁使该重叠贴合处31的厚度小于纸层20和发泡层10其它未被加压的任意处的总厚度,甚至达到仅剩下纸层20厚度,以提供该基板30可直接适用一般传统纸容器自动成型机进行制造成型。再者,说明上述基板的成型制造方式,如图4至图9所示,其包括步骤1、将发泡板100和纸板200以粘合成一体的技术制成卷状或板状;步骤2、热压定型,将预定制造成容器的展开形状,以模具热压方式对前述发泡板100和纸板200压出基板雏型300,即,该模具对发泡板IOO进行热压,并且在预定围成容器的重叠贴合处31压平,使该重叠贴合处31厚度小于其它未加压处的厚度,甚至仅剩纸板200厚度(残余一点发泡材质无所谓);步骤3、沿热压定型的基板雏型300外框形状,以刀模裁断成基板30;步骤4、以一般纸容器成型的热压合方式将基板30预定重叠贴合处31热压粘合成型;其中,前述热压合方式,可为超音波热压合方式、或电热压合方式、或热风压合方式、或高周波压合方式或其它传统等效压合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以供可直接进行一次热压成型的多层式容器70。再者,上述制程若为一般纸餐具容器,其制程至步骤4即可完成成品作业,然而,本次配合制造方法说明是以纸杯为实施例,故上述至步骤4仅完成杯身的成型作业,尚有杯底成型作业,以及该杯底成型后再连结于杯身的粘合的后续作业待处理。因此,继续执行步骤5、将粘合为一体的底发泡板400和底纸板500,以热压定型方式先压出双层式底基板雏型600,并且将该双层式底基板雏型600预与基板30连结的底重叠贴合处32,热压至仅存底纸板500厚度;步骤6、沿双层式底基板雏型600的外框形状,以刀模裁断成具有压合边61的底基t反60;步骤7、将基板30的底重叠贴合处32与底基板60的压合边61以一般热压成型方式结合成具有封密底部的杯体。借由上述制造方法完成包含有发泡层IO及纸层20的多层式容器70,除了具有全面性的厚度特征外,还可改善一般基板30因其发泡层10和纸层20太厚无法以传统成型的技术制造的缺点。再者,补充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型切粘合成一体的发泡层10与纸层20供制造成纸杯,故型切后的形状为扇型半成品,其除了在预定重叠贴合处31进6行热压成仅保留纸层20厚度外,因纸杯上端需设外翻凸唇、纸杯底部需再内折供与底基板60粘合,故该扇型半成品四周围皆以热压方式压扁有上外翻凸唇边33、重叠贴合处31,底重叠贴合处32。另外,以上述制造方法成型的多层式容器70,其发泡层IO可设定在内层,纸层20设定在外层(如图6及图7所示),也可将该发泡层IO设为外层,纸层20设定为内层(如图8及图9所示)。综上所述,当纸层20设定在内层时,其供与食品接触的内表面淋膜披覆有一薄膜层(图中未示),该薄膜层的材质,可釆用生物可分解材质,如聚乳酸(PLA)、美国杜邦集团生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iomax 4024 PET)、台湾远东纺织生产的可生物分解(Fepol)、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可生物分解的降解塑料原料(Ecoflex) 、 Ecovio;或是采用生物不能分解材质,如传统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式容器,其包括: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之纸层和至少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发泡层所组成的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的纸层和发泡层在其预定重叠贴合处,预先被压扁使所述重叠贴合处的厚度小于纸层和发泡层其它未被加压的任意处的总厚度,甚至达到仅 剩下纸层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卿
申请(专利权)人:张锡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