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雄专利>正文

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22814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及装置。将线密度特数分别为T甲、T乙的甲、乙二组纤维条,经导纱杆、分条栅喂入后罗拉轴上的固定后罗拉和活套后罗拉,采用速度藕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使甲、乙二组纤维条在喂入速度分段变化的工艺要求下、保持任何时段,甲、乙二组纤维条喂入量之和不变地被喂入后牵伸区,经集条器集束后,以不同的牵伸比喂入中罗拉,在纺纱机的前牵伸区汇合,经前罗拉的牵伸输出,被加捻成等线密度段彩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纺纱成形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以及适 用于本专利技术成纱方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段彩纱是一种在纱线纵向长度方向纱线色彩呈间断分布的纱线。目前生产段彩纱 的手段有两种,一是采用染色方法对纱线沿纵分段染色,其工序较多,成本高,染色色牢度 差;另一种是采用纺纱方法,这种方法目前有三罗拉法和四罗拉法,三罗拉法是利用细纱机 的三罗拉牵伸机构,并加以简单的改动,主干芯纱从皮圈中罗拉喂入,辅纱从后罗拉喂入, 并通过电动或机械装置控制辅纱进行间断喂入,主干芯纱与辅纱在皮圈罗拉处进行集合从 而达到段彩效果,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成纱是竹节状的;四罗拉法是采用四根罗拉,三、四罗 拉的上皮辊采用阶梯皮辊分别握持喂入二根粗纱,主干芯纱从第四罗拉喂入,辅纱从第三 罗拉喂入,通过程序控制器控制侍服电机分别控制三、四罗拉分段变速驱动,在第一罗拉和 第二罗拉构成的主牵伸内集合,实现段彩纱效果;但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受机构的限制,均 以某一组纤维为主导,另一组纤维作为辅纱构成段彩,四罗拉法相对于三罗拉法,因三、四 罗拉的速度均可调,成纱条干勻度相对要好,但其三、四罗拉对粗纱的握持点相对第二皮圈 罗拉的间距不一样,尤其是第二皮圈罗拉与第四罗之间的隔距较大,不适于棉型纤维条牵 伸纺纱,同时,三、四罗拉对粗纱的握持点不在喂入粗纱长度的同一点,不能同步又同点位 调速控制,对成纱条干均勻产生影响,工艺调整复杂。另外还有一种适用于较长化纤或毛纤维的毛条配色工艺,即采用专用的四色针梳 机对毛条配色,该机在一组基纱上,从四个点位,用可分段编程的程序控制器,控制四个步 进电机传动的配色罗拉转速,实现分段配色;该机适用毛纱产品,编程需要丰富的实践经 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采用两种不同 组份或不同色彩的纤维,分段以不同组合比例,合捻而成具有等线密度、有段彩效果的纱 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条)成纱装置,是以 同轴线位速度藕合控制,实现等量喂入的三轴四罗拉段彩纺纱装置,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成纱方 法。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将线密度特数分别为Tp Ti的甲、乙二 组纤维条,经导纱杆、分条栅喂入后罗拉,由安装在同一后罗拉轴上的固定后罗拉和活套后 罗拉分别控制,使甲、乙二组纤维条的后牵伸区间距相同;后双罗拉转速设定,采用速度藕 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使甲、乙二组纤维条在喂入速度分段变化的工艺要求下,保持任何时 段,甲、乙二组纤维条喂入量之和不变地被喂入后牵伸区,经集条器集束后,以不同的牵伸比喂入中罗拉,在纺纱机的前牵伸区汇合,经前罗拉的牵伸输出,被加捻成等线密度段彩纱 (条);方法采用同轴双后罗拉喂入,在双组份喂入情况下,保征各组份牵伸机构参数及工 艺控制相似相同。正常纺纱时,在第i个工艺段内,甲、乙两组纤维条的喂入量分别由后罗拉同轴上 的固定罗拉和活套罗拉的线速V0i和Vffii控制,单位时间、内后罗拉的喂入量为T¥XV_ ,XVTiXVffiiXti = (Τ甲乂固JTiVffii) Xti,喂入的纤维须条经集条器进入中罗拉皮圈牵 伸区,在皮圈牵伸区进行汇合,经前罗拉牵伸输出,纤维须条被加捻成段彩纱(条)。在机 构的传动及控制上,固定罗拉和活套罗拉分别由后罗拉轴与活套罗拉传动轴传动,其转速 受电脑程序控制器控制,可以对后牵伸区参数以时间分段进行设定,对每一个时间段内的V 固i和V活i速度进行控制,对甲、乙二组特数相同的纤维条,控制V固i+v活i = V @ i+1+v活1+1 = 常数,即可保证纤维条喂入量不变;对甲乙二组特数不相同的纤维条T申和T&,如甲纤维 条从固定后罗拉喂入,乙纤维条从活套罗拉喂入,控制Vffiw线速的增量为线速的减量 的、/1^倍,或者¥_1+1线速的增量为Vffii线速的减量的Ti/T M咅,也可保证纤维条喂入 量不变;对每一个时间段时间ti设定,即可控制段彩的长度;各种不同比率组合, 即可实现不同纤维、色彩的组合效果。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条)成纱装置,是以同轴线位速度藕合控制,实现后 罗拉等量喂入的三轴四罗拉段彩纺纱装置。本装置包括一套三轴四罗拉纺纱牵伸机构、传 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三轴四罗拉纺纱机构包括后罗拉轴、固定后罗拉、活套后罗拉、 后双组合上皮辊套件、集条器、纺纱机原三罗拉牵伸机构的前罗拉、中罗拉组件,集条器设 于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传动机构包括两个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活套罗拉传动轴,齿型带 轮、齿型带,链轮、链条;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电脑程序控制器及其传输电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同轴线位速度藕合控制的三轴四罗拉段彩纺纱装置,后罗拉设计为 同轴双罗拉结构,即在后罗拉的结构设计上,采用后罗拉轴,其上套装有固定安装的固定后 罗拉和活套安装的活套后罗拉,对应每一锭位固定后罗拉与活套后罗拉成对配置,活套后 罗拉与固定后罗拉的有效宽度各占原来的二分之一,二后罗拉工作外径相同,对应于每一 对固定后罗拉和活套后罗拉,后上皮辊结构也设计为安装在同一皮辊轴轴端上可分别转动 的二个皮辊;在后罗拉轴后面增加一根活套罗拉传动轴,其上对应于活套后罗拉装有齿型 带轮,活套罗拉传动轴通过固装在轴上齿形带轮及齿形带传动活套后罗拉。纺纱机原三罗拉牵伸机构的前罗拉、中罗拉组件构成三轴四罗拉段彩纺纱装置的 前牵伸区,中罗拉与后罗拉构成后牵伸区。控制装置通过传输电路控制二电机转速,二电机 通过链轮、链条分别传动后罗拉轴和活套罗拉传动轴,后罗拉轴上的固定罗拉及活套罗拉 的速度受控制装置电脑程序控制器控制,中罗拉与后罗拉轴上的固定罗拉及活套罗拉之间 的后牵伸区构成一个双组份喂入、牵伸倍率不一、分段可调、喂入量不变的双罗拉速度藕合 控制区。三轴四罗拉段彩纺纱装置具备甲、乙二组纤维条后罗拉同轴线位喂入、中罗拉与 固定后罗拉、活套后罗拉构成的后牵伸区间距相同,后同轴双罗拉速度可分段设定,可同 步、同轴线位变速调节特点,利用程序控制器,可以方便的以等量喂入为目的,对后罗拉轴 上的固定后罗拉和活套后罗拉转速进行控制,确保甲、乙二组纤维条等量喂入控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要做到在纱线,特别是棉型细支纱的横截面及长度方向均有不同的色彩组合,又 要保持纱线的条干均勻度,现有的纺纱设备是难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同轴线位速度藕 合控制的三轴四罗拉段彩纺纱装置,采用同轴双罗拉喂入的方法,具有对喂入的二组纤维 条实现同轴线位喂入、速度同步可调,牵伸区域一致、效果相似的特点,可以非常容易实现 以控制纤维条的等量喂入为目的,对罗拉的转速参数进行编程,保证段彩纺纱线密度均勻, 适用于各类纤维的纺制、适用于各类罗拉牵伸纺纱机机构改进。该装置及方法应用于色纺 工艺中,通过多工序组合,将使纱线的色彩变得五彩缤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装置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K方向上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罗拉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套罗拉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纺纱机是指具备罗拉牵伸机构的棉型、毛型细纱机或粗纱机。 纤维条是指粗纱条或并条末道条子。原纺纱机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其特征是将线密度特数分别为T甲、T乙的甲、乙二组纤维条,经导纱杆、分条栅喂入后罗拉,由安装在同一后罗拉轴上的固定后罗拉和活套后罗拉分别控制,后双罗拉转速设定,采用速度藕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使甲、乙二组纤维条在喂入速度分段变化的工艺要求下、保持任何时段,甲、乙二组纤维条喂入量之和不变地被喂入后牵伸区,经集条器集束后,以不同的牵伸比喂入中罗拉,在纺纱机的前牵伸区汇合,经前罗拉的牵伸输出,被加捻成等线密度段彩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雄易洪雷薜元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