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电机及具有该无刷电机的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185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及具有该无刷电机的空调,该无刷电机包含:模制组装件,其利用树脂将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和轴输出侧的第一托架模制而成;转子,其被插入到模制组装件,并在与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之间经由间隙旋转自由地旋转;电路基板,其安装于模制组装件;反轴输出侧的第二托架,其从反轴输出侧外侧安装于模制组装件;散热叶片,其由比第二托架的材质导热性高的材质组成,将突起部插入设置于第二托架的孔部,而且固定于第二托架;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经由导热树脂与散热叶片的突起部相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的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的散热结构。另外 还涉及将该无刷电机作为风扇电机而搭载的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有将无刷电机作为风扇电机用于空调等。在现有的这种无刷电机 中,由于无刷电机的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消耗的电力,输出元件自身发热。 该发热量增大时输出元件的温度上升达到临界值,而且,存在以下的问题, 即由于该发热,加热保护装置动作,输出元件自身的功能停止,无刷电机的 功能停止。为了解决该问题,使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的发热经由导热树脂向位于与 安装有该输出元件的电路基板相对的位置的铁制的反轴输出侧托架散热。图6是现有的无刷电机的结构剖面图。图6中,经由绝缘体(未图示) 将绕组102施加到定子铁心101上而构成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定子铁心 绕组组装部120与托架103 —起通过树脂104 —体成型而形成模制电机的一 个结构体。在转子铁心106上使输出轴105、磁铁(未图示)一体化而构成转子123。 为了支承输出轴105,在输出轴105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轴承108。如图6所示, 在模制成型的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收纳有转子123。之后,配设电路基板 110后,安装反轴输出侧托架111而完成无刷电机130。电路基板110上焊接 安装有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114、无刷电机130的驱动IC、;险测安装于转子 123的传感器磁铁107的磁通的传感器109及电解电容器等各种电子部件。另 外,无刷电机的驱动IC、电解电容器等电子部件未图示。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114的发热通过导热树脂115向铁制的反输出侧托 架111散热。图6中,现有的模制的无刷电机130没有模制成型焊接安装了无刷电机 130的驱动IC、电解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的电^各基板110。因此,无刷电才几130是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电路基板110、转子123、反轴输出托架U1的 构成要素可分解的结构。另外,电路基板110由于为没有被树脂104进行树 脂密封的结构,所以树脂的内部也未作用应力。如图6所示,现有的无刷电 机为以下结构,即、模制成型的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上收纳转子123及 电路基板IIO后,将反轴输出侧托架111安装于模制成型的定子铁心绕组组 装部120的反轴输出侧。分解该无刷电机130时,通过卸下反轴输出侧托架111,可以容易地卸下 电路基板IIO及转子123。因此,反轴输出侧托架lll、电路基板IIO、转子 123的分解筒单。其次,对电路基板110和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的连接进行详细说明。在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的构成要素即绝缘体上预先设置有基板固定 用的突起部。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模制成型时,以基板固定用的突起部 从树脂104露出的方式进行模制成型。在安装电路基板110时,将基板固定 用的突起部插入电路基板110上预先设置的安装孔部,加热从安装孔部突出 的基板固定用的突起部的前端部,而使其变形成扁平。由此,能够简单地将 电路基板110固定在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上。绝缘体使用热塑性树脂。另外,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的构成要素即绝缘体上预先设置连接绕 组102的绕组用连接用端子,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120模制成型时,以绕组 用连接用端子从树脂104露出的方式进行模制成型。在安装电路基板110时, 将绕组用连接用端子插入电路基板110上预先设置的连接孔部,焊接从连接 孔部突出的绕组用连接用端子的前端部和电路基板110的连接孔部的周围的 凸台。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电路基板110和绕组102的电连接。另外,绕 组用连接用端子具有导电性。关于树脂104的材料,由于电路基板110没有模制成型,所以焊接安装 于电路基板110的无刷电机130的驱动IC等的各种电子部件不受温度的制约。 所以,树脂104不仅可以使用成型温度比较低的热硬化性树脂,也可以使用 成型温度较高的热塑性树脂。如上所述,现有的无刷电机130具有产业价值大的特性,是^f^异的无刷 电机。但是,近年来,风扇负荷增加,与此相伴的电机绕组电流增加时,由 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消耗的电力增多,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的发热量进一步 增大。由此通过导热树脂115,从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114向铁制的反输出侧4托架111的散热中,散热效果变得不充分。因此,现有的无刷电机130中,也具有在反输出侧托架111的大气面侧 进一步追加散热叶片,降低散热的热电阻的结构。但是,介于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114与散热叶片之间有反输出侧托架111,所以该反输出侧托架111成 为热电阻层。另外,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114与反输出侧托架111的边界面 上也产生热电阻层,另外,反输出侧托架111和散热叶片的边界面上也产生 热电阻层。由于设有热电阻层,所以散热的热电阻的降低也有一定限度。另外,在将反输出侧托架111和散热叶片一体化的结构的情况下,其材 质是适合反输出侧托架111的材料或者是适合散热叶片的材料的任一种,所 以机械强度或者是热电阻的任一个中都产生了问题。另外,将反输出侧托架 111和散热叶片 一体化了的结构,会带来用于满足尺寸精度的条件而制造成本 的增加,且缺乏产业上的价值。另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6603公报中公开了相关联的现有的技术。如上所述,风扇负荷增加,与此相伴的无刷电机的绕組电流增加时,由 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消耗的电力增多,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的发热量进一步 增大。所以,有可能产生以下的问题,即、经由树脂从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 向铁制等的托架的散热中,散热效果变得不充分,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达到 温度上升的限度,由于加热保护装置的作用而使元件的功能停止,无刷电机 的功能停止。因此,具有以下课题,即在实现无刷电机的散热的热电阻降低 的同时,要得到避免制造成本的过大增加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具有以下的结构。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包括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其具有定子铁心和 绕组;轴输出侧的第一托架,其形成有收纳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收纳部;模 制组装件,其利用树脂将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和第一托架模制而成。另外, 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包括转子,其被插入模制组装件,并在与定子铁心 的内周面之间经由间隙旋转自由地旋转;电路基板,其安装于模制组装件, 驱动无刷电机。另外,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包括反轴输出侧的第二托架, 其从反轴输出侧外侧安装于模制组装件,且形成有收纳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收纳部。另外,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包括散热叶片,其由比第二托架的 材质导热性高的材质组成,将突起部插入设置于第二托架的孔部,且固定于 第二托架。另外,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包括无刷电机的控制驱动的输出 元件,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经由导热树脂与散热叶片的突起部相接。根据所述本技术的无刷电机的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的散热结构,通 过使外置的导热性优异的散热叶片经由导热性树脂与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接 触,由此,与利用铁制托架的情况相比,散热性增加。另外,由送风风扇的 自冷产生的风也直接吹进散热叶片,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却效果。另外,可将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的散热部从只是现有的铁板制的托架的 结构作成使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的发热利用压铸制的铝制的散热叶片散热的 结构。其结果是,散热部的叶片形状的自由度增加,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其具有定子铁心和绕组; 轴输出侧的第一托架,其形成有收纳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收纳部; 模制组装件,其利用树脂将定子铁心绕组组装部和所述第一托架模制而成; 转子,其插 入到所述模制组装件,并在与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之间经由间隙旋转自由地旋转; 电路基板,其安装于所述模制组装件,驱动所述无刷电机; 反轴输出侧的第二托架,其从反轴输出侧外侧安装于模制组装件,且形成有收纳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收纳部;   散热叶片,其由比所述第二托架的材质导热性高的材质组成,将突起部插入设置于所述第二托架的孔部,且固定于所述第二托架; 所述无刷电机的控制驱动的输出元件,其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经由导热树脂与所述散热叶片的所述突起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弘规山本宗生长谷川武彦熊谷勇治角治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