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1456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乳液分散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中形成悬浮液,其中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乳液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的质量比为2.5~3.5g∶60~70g,制得大微球;2)洗涤大微球,干燥后,用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浸泡大微球7天,之后用350目筛网过滤,制得微米级有序多孔二氧化钛微球;3)将微米级有序多孔二氧化钛微球放入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处理得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氮杂氧化钛微球具有有序多孔及可见光催化性能,且多孔结构不易遭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孔光催化材料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经紫外光照射可以分解有毒化学品、烟雾残留物、恶臭化学品、脏物、刺激物、细菌等等为无毒、无污染的物质,当紫外(波长<388nm)照射时其价带中的电子被激发形成带负电的高活性电子,同时产生带正电的价带空穴,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空穴和电子分别与表面的水和氧气反应产生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离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有效地分解有毒化学品。因此,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希望利用这种光催化特性解决日益加剧的地球环境污染问题。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只有在紫外光照射下才具有催化功能,而自然光中紫外光的含量太少,只占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总量的4-6%,且随着时间变化明显,人工产生紫外光耗电量大、还需投入较高设备费,大面积紫外光照射的费用更高甚至难于实现。如果能扩展光催化剂的光谱利用范围,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则可使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在自然环境中去污等成为可能。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很多学者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Asahi(Science,2001,293(5528)269)采用30%的N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乳液分散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中形成悬浮液,其中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 乳液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的质量比为2.5~3.5g∶60~70g,并控制搅拌速度为300~600rpm,先于60℃下恒温搅拌6h,而后升温至80℃继续搅拌12h,得到含有大微球的悬浮液;用目数为350目的筛网过滤含有大微球的悬浮液即得粒径为50μm~200μm的由单分散聚合物微球聚集形成的大微球;2)分别用正己烷、异丙醇和乙醇洗涤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生李俊韦磊邓仕英李铭果朱仕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