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速器切换元件的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172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第一功能部件(2),其中每个第一功能部件分成至少三个子部件、即策略子部件(3)、控制子部件(4)和调整子部件(5),其中每个第一功能部件(2)的策略子部件(3)至少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用于相应的第一功能部件的给定值,其中每个第一功能部件的控制子部件(4)至少用于检验所述一个或每个给定值和确定至少一个用于相应的第一功能部件的目标值,每个第一功能部件(2)的调整子部件(5)至少用于转换所述一个或每个目标值和反馈至少一个用于相应的第一功能部件的实际值;和至少一个第二功能部件(6),它形成第一功能部件(2)的周围,其中同一个第一功能部件的各子部件之间、不同的第一功能部件的子部件之间和各第一功能部件与所述一个或每个第二功能部件之间的通讯以及因而数据交换经由数据总线(7)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详细定义类型的操纵装置,包括变 速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至少两个彼此同轴设置的切换元件。
技术介绍
例如由文献DE 102 38 118 A1已知一种用于摩擦离合器装置的操纵装置,用以导 入操纵力、尤其是接合力和分离力。利用该操纵装置能在接合和分离意义上操纵摩擦离合 器。该操纵装置包括一个配设于第一摩擦离合器机构的第一操纵件和一个配设于第二摩擦 离合器机构的第二操纵件,这些操纵件能相对于一轴向固定的支承件轴向调整/移动以施 加操纵力。这些操纵件配设有致动器,使得将在促成相应致动器的情况下给予相应的操纵 件的、相对于防止旋转地支承的支承件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操纵件相对于轴向支承的支承件 的轴向平移运动。此外,由文献DE 103 13 382 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的分 离单元。该已知的分离单元包括两个用于操纵各离合器的分离系统,其中设有一个内部的 分离系统和一个外部的分离系统,它们彼此同轴地设置。这两个分离系统包括斜面结构,这 些斜面结构径向相互嵌套地设置并且能相对彼此运动,由此使旋转运动转换成轴向的分离 运动。为了操纵分离系统设有绳索传动装置、齿轮或皮带传动装置。此外,由文献DE 10 2005 048 737 A1已知另一种用于设置在机动车动力传动系 中的双摩擦离合器装置的操纵装置,用以导入操纵力,其中每个摩擦离合器机构配设有一 个操纵件。这两个操纵件通过一个耦联件关于其相对于支承件的轴向调整而运动耦联,由 此局部地在两个操纵件的轴向调整范围上,其中一个操纵装置在轴向方向之一上的调整引 起另一个操纵件在另一轴向方向上的调整。这些已知操纵装置的共同缺陷在于,在将旋转运动转换成轴向运动时对于操纵装 置的调整装置需要显著的结构空间需求并由此加大变速器结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建议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用于至少两个彼此同轴设置的变速 器切换元件的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尽可能紧凑地构造并因此需要尽可能小的结构空间。这个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其中其它有利的扩展结构 可由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得出。建议一种用于变速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至少两个优选彼此同轴设置的切 换元件的操纵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操纵各配设的切换元件的调整装置,其中这些调整 装置包括至少各一个旋转驱动装置或类似装置和至少各一个调整件,其中旋转驱动装置和 相应的调整件经由对应的啮合部相互耦联,每个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运动能转换成配设的 调整件的轴向调整运动并且这些调整件彼此同轴设置。按照本专利技术,每个调整件的啮合部 的各齿的轴向位置可以在周向方向上至少局部地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在啮合部中实现各齿的例如递增的、递减的、交替的或类似的延伸。由于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配设的调整件的平移运动,每个旋转角与一 个轴向行程相配。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操纵装置中,在每个调整件上通过所建议的各齿在啮合 的周向方向上的轴向错位可以这样补偿调整件的由于每个旋转运动引起的轴向运动,使得 旋转驱动装置与调整件的啮合部由于轴向补偿沿着调整装置的调整范围保持完全的啮合, 因为啮合部的啮合区域保持在一个轴向平面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省去啮合部在轴向上的 否则必需的加宽。由此可以明显节省轴向结构空间,因为彼此同轴设置的各调整装置在轴 向上相互间对于其中另一个调整装置的相应调整范围无需或只需最小的结构空间。此外,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操纵装置可以实现非常紧凑的结构形式,因为这两个调 整装置为了操纵这两个切换元件例如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而可以相互嵌套地设置。所 建议的操纵装置需要明显较小的轴向结构空间,由此可以将该操纵装置例如在双离合器变 速器中以中间轴的结构形式轴向设置在恒定小齿轮(Konstantenritzel)和中间轴轴承的 高度上,从而能以有利的方式利用在那里已经存在的结构空间用于操纵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有利实施方案的框架内可规定,每个调整件的啮合部构成为齿扇 (Zahnradsegment)或类似物,该齿扇或类似物具有基本上螺旋线形或类似的延伸,其中也 可以使用具有递减的、递增的或类似的斜度延伸的轮廓。也可设想啮合部的其它结构设计 方案,它们实现啮合部的各齿在周向方向上的轴向错位并因此能够通过旋转驱动装置的旋 转补偿调整件的轴向运动。例如,齿扇可以固定地与相应的调整件连接,由此将例如经由旋转驱动装置的小 齿轮产生的旋转运动经由齿扇的啮合部传递到用于轴向调整运动的调整件上。为了保证特 别节省结构空间的布置可以规定,齿扇径向向外延伸地固定在相应的调整件上。也可以设 想其它的结构上的实施方式,它们能够节省轴向结构空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改进方案可规定,相应的齿扇的宽度在周向方向上变化。齿扇的 宽度例如可以沿着圆周这样变化,即在其上传递高转矩的区域较宽地构成,而在其上传递 低转矩的区域相应较窄地构造。以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啮合 部的自由操作(Freigang)。相应的齿扇的啮合部的实施方式可以适配于在变速器中的相应的安装状况。齿扇 例如可以构成为圆柱齿轮、蜗轮或角度传动件。圆柱齿轮例如可以构造成直齿或斜齿的。为了能将相应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配设的调整件的轴向调整运动,按 照本专利技术的下一设计方案可以规定,调整装置的调整件能旋转地支承在固定于壳体的构件 上。但是也可能的是,各调整装置的调整件能旋转地相互支承,其中通过相应地锁止其中一 个或另一个调整件能实现将旋转运动相应地转换成轴向调整运动。概念“能旋转地”指的 是调整件的旋转运动和轴向运动的至少部分地耦联。因此“能旋转地支承”意味着,调整件 的旋转运动强制地与轴向运动耦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平移运动的可能的实施方案可以规定,固定 于壳体的构件是一滚动体丝杠、球丝杠或类似物,它与作为第一调整装置的调整件的、位于 径向外侧的第一丝杠螺母或类似物处于作用连接,并且与作为第二调整装置的调整件的、 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二丝杠螺母或类似物作用连接。因此实现能旋转的调整件在壳体上经由 滚动体丝杠的支承,其中得到旋转角与轴向位置之间的线性关系。此外,滚动体丝杠可以承担径向支承的功能。也可以设想分开的支承部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平移运动的可能的实施方案可以规定,固 定于壳体的构件是一滚动体斜面元件、球斜面元件或类似物,它与作为第一调整装置的调 整件的、例如位于径向外侧的能旋转的第一滚动体斜面元件、球斜面元件或类似物处于作 用连接,并且与作为第二调整装置的调整件的、例如位于径向内侧的能旋转的滚动体斜面 元件、球斜面元件或类似物作用连接。以这种方式实现能旋转的各构件在壳体上经由固定 于壳体的滚动体斜面元件的支承。在该实施方案中也可以通过改变斜度自由地选择调整件 的旋转角与轴向位置之间关系。为了径向支承,例如可以使用附加的构件。与本专利技术的相应实施方式无关地,两个丝杠螺母或两个能旋转的滚动体斜面元件 可设置在内部或二者设置在外部或二者并排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可以这样实现,S卩,固定于壳体的滚动体丝杠或 固定于壳体的滚动体斜面元件的斜度大致等于相应的螺旋线形齿扇的斜度。因为由此确 保,调整件的由于旋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变速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至少两个彼此同轴设置的切换元件(K1,K2)的操纵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操纵各配设的切换元件的调整装置,其中各调整装置包括至少各一个旋转驱动装置(4,5)和至少各一个调整件(6,7),它们经由对应的啮合部相互耦联,每个旋转驱动装置(4,5)的旋转运动能转换成配设的调整件(6,7)的轴向运动并且各调整件(6,7)彼此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调整件(6,7)的啮合部的各齿的轴向位置在周向方向上至少局部地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赖施J瓦夫齐希
申请(专利权)人: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