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5827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斗,是由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围合而成,在下料斗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均为钢板,所述的底板包括一框架,在框架上焊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筋,相邻的钢筋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下料斗底板改为一组平行的钢筋,且钢筋是沿下料的方向设置,大大减少了噪音,改进后产生的噪音只有45-50dB,不影响住在厂里工人的睡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料斗,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连杆加工热处理时的下料斗。
技术介绍
连杆加工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前道工序处理的坯料经下料斗输送到料车,再 由料车输送到下一台设备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原来的下料斗是采用全钢板焊接,是由底 板1、顶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围合焊接而成,坯料在落入料斗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在 78dB左右,且由于是一天24小时生产,夜间会发出强烈的噪音,如一些住在厂里的职工反 映很大,吵得人难以入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噪音的下料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料斗,是由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围合而成,在下料斗的前端、后端分 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均为钢板,所述的底板包括一框架,在 框架上焊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筋,相邻的钢筋之间留有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的钢筋是沿坯料的传送方向设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下料斗底板改为一组平行的钢筋,且钢筋是沿下料的方向设置,大 大减少了噪音,改进后产生的噪音只有45-50dB,不影响住在厂里工人的睡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下料斗,是由底板1、顶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围合而 成,在下料斗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的顶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均为 钢板,所述的底板1包括一框架5,在框架5上焊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筋6,所述的钢筋6 是沿坯料的传送方向设置,相邻的钢筋6之间留有间隙。权利要求1.一种下料斗,是由底板(1)、顶板0),左侧板(3)、右侧板(4)围合而成,在下料斗的 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的顶板0),左侧板(3)、右侧板(4)均为钢板,其 特征是所述的底板⑴包括一框架(5),在框架(5)上焊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筋(6),相 邻的钢筋(6)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斗,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6)是沿坯料的传送方 向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斗,是由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围合而成,在下料斗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均为钢板,所述的底板包括一框架,在框架上焊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筋,相邻的钢筋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将下料斗底板改为一组平行的钢筋,且钢筋是沿下料的方向设置,大大减少了噪音,改进后产生的噪音只有45-50dB,不影响住在厂里工人的睡眠。文档编号B65G47/04GK201849926SQ20102060384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朱宇鵾 申请人:浙江跃进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斗,是由底板(1)、顶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围合而成,在下料斗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的顶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均为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包括一框架(5),在框架(5)上焊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筋(6),相邻的钢筋(6)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跃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