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炼机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6332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炼机下料斗,涉及混炼机技术领域,包括下料斗本体,下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为方形,所述下料口的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有远离下料口的抓钩,所述抓钩自由端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凸起;每两个不相邻的抓钩所在直线与下料口所在方形的对角线重合;所述下料口的四个边的中心处分别与一个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杆与上料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气缸垂直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炼机
,具体的涉及了一种混炼机下料斗
技术介绍
常用的混料机下料斗基本都是筒状,吨袋直接通过工作人员手扶使其支撑起来,当装满后通过叉车等装置取走。也有的是在下料口外侧的边缘设置向上卷曲边,使吨袋卡上其上,但是此结构不稳定,无法保证在下料过程中吨袋始终准确的处于下料口的下方不偏离,并且当吨袋灌满后,由于其较重,将断带取下来变的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吨袋准确卡在下料口下方,并且当吨袋灌满后也能方便将吨袋取下的混炼机下料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混炼机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为方形,所述下料口的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有远离下料口的抓钩,所述抓钩自由端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凸起;每两个不相邻的抓钩所在直线与下料口所在方形的对角线重合;所述下料口的四个边的中心处分别与一个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杆与上料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气缸垂直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混炼机下料斗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抓钩主视图。图中:1、下料口,2、抓钩,3、气缸,4、上料板,2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和图3所示,下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为I方形,下料口 I的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有远离下料口的抓钩2,抓钩2自由端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凸起21,当将吨袋的吊带挂在两个凸起21之间或将吊带取下时不会划伤工作人员的手指,并且能够保证往吨袋内罐料的整个过程中吨袋不偏移。每两个不相邻的抓钩2所在直线与下料口 I所在方形的对角线重合,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吨袋的张口大于下料口,使料能全部罐入吨袋内,而不会掉落到吨袋的外侧,导致资源的浪费。所述下料口 I的四个边的中心处分别与一个气缸3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杆与上料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气缸3垂直设置。当吨袋灌满后较重,吊带紧紧的卡在抓钩2上的两个凸起21内,难以取下,此时,气缸3缩进,带动上料板4上移,使其上的吨袋一起上移,吊带与抓钩2分离,方便将吨袋取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混炼机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底部的下料口(I)为方形,所述下料口(I)的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有远离下料口(I)的抓钩(2),所述抓钩(2)自由端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凸起(21);每两个不相邻的抓钩(2)所在直线与下料口(I)所在方形的对角线重合;所述下料口(I)的四个边的中心处分别与一个气缸(3)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杆与上料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3)垂直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炼机下料斗,涉及混炼机
,包括下料斗本体,下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为方形,所述下料口的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有远离下料口的抓钩,所述抓钩自由端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凸起;每两个不相邻的抓钩所在直线与下料口所在方形的对角线重合;所述下料口的四个边的中心处分别与一个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杆与上料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气缸垂直设置。【IPC分类】B29B7-24【公开号】CN204525825【申请号】CN201520192644【专利技术人】聂延斌 【申请人】中科邯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4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炼机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底部的下料口(1)为方形,所述下料口(1)的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有远离下料口(1)的抓钩(2),所述抓钩(2)自由端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凸起(21);每两个不相邻的抓钩(2)所在直线与下料口(1)所在方形的对角线重合;所述下料口(1)的四个边的中心处分别与一个气缸(3)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杆与上料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3)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延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邯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