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6968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套圈装置,套圈装置的各部的移动的轨迹收纳在横编机主体的设置空间内,而且套圈针能够描绘自由的轨迹。套圈装置(2)用于将由横编机(1)编织的编织物在维持卡定在编织针上的线圈的并列状态下直接脱离编织针而进行移送,该横编机具备并列设置多个编织针的针床(5)。此套圈装置(2),具备在横编机的针床(5)的上方与针床(5)平行地配置的第一轴部(21)、从第一轴部(21)的两端部延伸的第一臂对(201)、在第一臂对(201)的前端部与第一轴部(21)平行地架设的第二轴部(22)、从第二轴部(22)的两端部延伸的第二臂对(202)、在第二臂对(202)的前端部与第一轴部(21)平行地架设的第三轴部(23)、并列设置在第三轴部(23)上的套圈针(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编织物从针床的编织针脱离,存放在并列设置了针库针的针库内的套圈装置
技术介绍
在横编机中,通过使编织针从夹着齿口部地相向的针床进出于齿口,将从齿口的 上方供给的编织纱线挂在编织针的钩上而拉进针床进行编织物的编织。编织纱线向齿口的 供给,从在齿口的上方在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供给纱线构件的供给纱线口进行。通 过使用这样的横编机,能够以无缝制方式编织例如套衫、开襟毛衫等。另一方面,由于设计上的原因等,也需要希望对多个编织物进行连接处理来完成 衣服。例如,在套衫等中有时分别编织前后身和领子,在后工序中进行连接。在此情况下, 如果在使前后身和领子中的接合位置的线圈彼此对应的状态下进行连接,则做得美观,能 够做成穿着感良好的套衫。但是,在连接时,由于逐一合并做完的前后身和领子的线圈既麻 烦又费时间,所以生产效率差。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套圈装置已被提出。所谓套 圈装置,是具备并列设置了与针床的编织针一一对应的套圈针的轴部和支承轴部地移动的 臂,自动地使编织物从针床的编织针脱离,并存放在并列设置了与套圈针一一对应的针库 针的针库中的装置。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第344604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德国专利专利技术第2005439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的具备套圈装置的横编机中,是由从横编机主体的外侧向 针床延伸的臂使套圈针接近编织物的结构,存在仅套圈装置部分就使设置面积占用得多的 问题。另外,因为套圈装置的臂的轨迹向横编机主体的外侧伸出得大,所以仅此臂的轨迹部 分也要求具有富裕的设置空间。进而,在这些文献的装置中,因为在臂和支承臂的轴部的结 构上,移送编织物的臂和套圈针的轨迹只能够描绘大概的轨迹,所以只能够从前后一方的 针床取下编织物,也存在存放编织物的针库的位置受限制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套圈装置的各部分的轨迹收纳在横编机主体 的设置空间内,而且套圈针能够描绘自由的轨迹的套圈装置。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圈装置,用于将由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在维持卡定在编织针上 的线圈的并列状态下直接脱离编织针来进行移送,该编织物具备并列设置多个编织针的针 床,所述套圈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在横编机的针床的上方,与针床平行地配置的第一轴 部;从第一轴部的两端部向与第一轴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第一轴部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臂对;以连接第一臂对的前端部的方式与第一轴部平行地架设的第二轴 部;从第二轴部的两端部向与第二轴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第二轴部的轴心为中心 进行旋转的第二臂对;以连接第二臂对的前端部的方式与第一轴部平行地架设的第三轴 部;并列设置在第三轴部上的套圈针。作为上述的臂对相对于轴心进行旋转的结构的代表例,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可 以举出将臂对固定在轴部上,通过使此轴部旋转使臂对相对于轴心旋转的结构。此外,也可 以固定轴部而相对于轴部旋转自由地构成各臂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相对于第二臂对旋转自由地支承第三轴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上述横编机具备直立设置在横编机的两端部的支承构件、 和以连接两支承构件之间的方式架设的滑动自由地支持向编织针供给编织纱线的供给纱 线构件的线道导轨,上述第一轴部以连接上述支承构件之间的方式架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上述第二臂对与连接第二轴部上的第一臂对的部位相比设 置在内侧,上述第二臂对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一臂对的长度短。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套圈装置,因为由三个轴部和两组臂对构成,所以能够以高的自由 度设定装置的各结构的可动范围。进而,因为成为装置的起点的第一轴部设定在针床的上 方,所以能够以收纳在横编机主体的设置空间内的方式设定装置部的轨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 套圈装置,起到以下列举的效果。在将此套圈装置适用于横编机的情况下,不需要超过横编机主体的设置空间 的那样的用于套圈装置的设置空间。在用于具有多个针床的横编机的情况下,从任一个针床都能够取下编织物。能够以高的自由度设定作为进行移送的编织物的接收手段的针库的配置位 置,而且,也能够配置多个针库。如果将本专利技术的套圈装置中的第三轴部相对于第二臂对旋转自由地构成,则由于 能够自由地设定并列设置在第三轴部上的套圈针的角度,所以能够容易地从针床取下编织 物。另外,通过改变套圈针的角度,既能够使取下的编织物难以从套圈针脱离,也能够容易 地将编织物从套圈针转移到针库的针库针上。如果将本专利技术的套圈装置中的第一轴部做成架设在支承横编机的线道导轨的支 承构件上的结构,则由于第一轴部大致配置在齿口的上方,所以能够减小装置的各结构的 轨迹。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的套圈装置中的第二臂对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一臂对的长度短,同 时,将第二臂对与第一臂对相比设置在内侧,即使使第二臂对相对于第二轴部旋转360°, 也能够避免第二臂对的前端与第一轴部接触。因此,能够减小装置的各结构的轨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示的横编机的概略正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示的横编机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表示由实施方式所示的套圈装置移送编织物的过程的第一说明图,并表示 第三轴部从S移动到B的状态。图4是图3中的齿口附近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由实施方式所示的套圈装置移送编织物的过程的第二说明图,并表示 第三轴部从B移动到D的状态。图6是表示由实施方式所示的套圈装置移送编织物的过程的第三说明图,并表示 第三轴部从D移动到E的状态。图7是表示由实施方式所示的套圈装置移送编织物的过程的第四说明图,并表示 第三轴部从E移动到H的状态。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所示的套圈装置移送编织物的过程的第五说明图,(a)表 示从图7的状态使编织物移送装置动作时的套圈针和针库针与编织物移送装置的位置关 系,(b)表示从(a)的状态在将编织物推入针库针的根部侧之际第三轴部从H移动到J时 的轨迹,(c)表示第三轴部处于J时的套圈针和针库针与编织物移送装置的位置关系。符号说明1 横编机2 套圈装置21 第一轴部22 第二轴部23 第三轴部201 第一臂对202 第二臂对ml m4:马达c2 c4:动力传递构件25 套圈针3 针库31 针库针32 针库杆4 编织物移送装置41 编织物移送板410 基部415 突出部44:第四轴部5 针床51 前针床52 后针床50 滑架501 针主体502 导针片6 供给纱线构件61 线道导轨7 支承构件71 支承腕部72:支承柱部8 编织纱线80 编织物8c 锥体8t 上部弹簧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套圈装置的横编机的正视图。另外,图2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 的套圈装置的横编机的左侧视图。横编机1是从供给纱线构件6向相向地配置的前后一对针床5 (前针床51,后针床 2)之间的齿口供给编织纱线8而由并列设置在针床5上的编织针进行编织物编织的机械。 编织针,通过搭载于在针床5上往复的滑架50上的凸轮系统(未图示)的作用,相对于齿 口进行进退,由此进行编结、集圈、不编结的三个编织动作和在前后的针床之间进行线圈的 交接。供给纱线构件6接受从设置在锥体支架上的锥体8c经上部弹簧装置8t、横编机的 侧方的侧张紧装置(未图示)抽出的编织纱线8的供给。此供给纱线构件6架设在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圈装置,用于将由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在维持卡定在编织针上的线圈的并列状态下直接脱离编织针来进行移送,该编织物具备并列设置多个编织针的针床,所述套圈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在横编机的针床的上方,与针床平行地配置的第一轴部;从第一轴部的两端部向与第一轴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第一轴部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臂对;以连接第一臂对的前端部的方式与第一轴部平行地架设的第二轴部;从第二轴部的两端部向与第二轴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第二轴部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臂对;以连接第二臂对的前端部的方式与第一轴部平行地架设的第三轴部;并列设置在第三轴部上的套圈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驹宪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