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381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网,其包括具有弹性芯层和弹性小于所述芯层的至少一个表层的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以及至少一个附接至所述弹性层压材料网的表层中的一个的预粘合短纤维非织造网,所述至少一个短纤维非织造网在横向上的断裂伸长率为至少100%;并且当在第一负载下被横向地拉伸超出所述一个或多个表层的弹性极限时,所述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形成基本均匀的微织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其包括具有弹性芯 层和至少一个表层的弹性层压材料,以及至少一个附接至此弹性层压 材料的非织造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活化的复合层压材料,其通过拉伸所述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获得,并且涉及制备所述活化的复合 层压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US 5,501,679公开了活化的微织构的弹性体层压材料,其包括至 少一个弹性体芯层和至少一个薄表层。该活化的微结构化的弹性体层压材料优选地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首先将芯层和表层共挤出,随后拉伸层压材料,并使其超出表层的弹性极限,然后让层压材料恢复。us'679中公开通过改变一个或多个表层的厚度可以影响层压材料的收縮 恢复机制。US'679中还公开对膜进行超过弹性极限的拉伸时,改变拉伸方式可以影响微结构化的层压材料的纹理。据公开,层压材料可以采用单轴、顺序双轴或同时双轴的方式进行拉伸。US'679公开了经 拉伸的微结构化层压材料的多种使用和应用,包括其在尿布和衣服中 的使用。具有弹性芯层和至少一个表层(表层的弹性小于芯层)的可活化 的复合层压材料网在(例如)EP 0,521,883中有所描述。在这类层压材 料中,所述至少一个表层和所述至少一个芯层形成优先性活化区和非 优先性活化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芯层在至少所述优先性活化区中具 有显著的弹性。所提供的至少一个表层和/或至少一个芯层使得在拉伸 多层层压材料时,所述优先性区域能够在伸长的区域中延长和恢复, 达到弹性状态。非织造材料(例如衣服)可以通过超声焊接、热密封和粘合剂,分别施加到可活化的或活化的层压材料。US 6,159,584公开了设计用于粘附到制品边缘的可延展的弹性拉 袢,该拉袢包括共挤出的弹性薄膜,该薄膜具有至少一个弹性层和在 该弹性层的至少第一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层,并且共挤出的弹性薄膜 的至少一个表面附接至至少部分可延展的非织造层。该部分可伸展或 可延展的非织造层具有至少一个在第一方向上可以有限延展的第一部 分,以及至少一个在第一方向上不可延展的第二部分。当在第一方向 上拉伸到一个或多个第一部分的延伸极限时,该可延展的弹性拉袢将 有1.0cm的弹性恢复,优选的是至少2cm,从而提供具有至少30% "可 用拉伸比"的弹性拉袢。"可用拉伸比"包括弹性恢复长度的部分, 该部分具有大于20grams/cm的弹性恢复力,但延伸长度应低于延伸极 限的90。/。。US'584所公开的可延展弹性拉袢尤其可用作尿布固定拉拌。上述EP 0,521,883的层压材料可通过所谓后层合形成弹性模量或 应力处理进行活化,从而分别生成所需的优先性活化区和非优先性活 化区。这类处理可以包括后形成退火、选择性交联或选择性增塑作用。 后形成应力局部化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局部电晕处理、机械烧蚀、 刻划、切割层压材料、压痕或受控局部拉伸。US 5,167,897中描述了受控局部拉伸处理法的一些细节。US '897 涉及零应变拉伸层压材料,其具有可拉伸的弹性体材料的第一层,以 及包含可延长但不一定是弹性体的材料(例如非织造材料)的第二层。 这两个层片相互附接,并基本处于未紧拉("零应变")的状态。将 零应变拉伸层压材料放入一对相对的压力施用装置以进行递增拉伸, 同时约束所述层压材料网的相对的外周边缘部分。拉伸层压材料时, 第二层将至少一定程度地永久性伸长,从而在释放所施加的张力时, 第二层将不会恢复其原来未变形的构造。根据第二层材料的特性和递 增拉伸的程度,第二层材料可能分别发生局部的Z-方向破裂或Z-方向 堆积,导致初始拉伸方向上的后续弹性延展性。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包括弹性层压材料以及附接至弹性层压材料上的至少一个非织造层,当采用US '897中所公开的方法进行活化时, 该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可能表现出局部变形的和/或损坏的非织造层, 从美学角度来说,这并非总是理想的。US 7,078,089公开了包括附接至热塑性弹性材料的可延展非织造 纤维网的弹性层压材料。非织造纤维网可以是短纤维网,在将其层合 到热塑性弹性材料之前不对其进行粘合。换句话讲,这意味着通常由 热印粘合实现的粘合不仅稳固了非粘合的非织造纤维网,还将其附接 至热塑性弹性材料。热塑性弹性材料可以为单层或多层膜。多层膜具 有一个或两个外表层,这些外表层具有粘合剂,以便将弹性材料粘合 到非织造纤维网。据发现,US'089的弹性层压材料的非织造纤维网层在活化时易于 在粘合点之间破裂,这使得弹性层压材料的外观从美学上来说不太好 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包括一个或多个非织造层的可活化的 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所述材料可以活化为相应的活化的复合层压材 料,活化过程基本不会损坏和/或破坏非织造层,同时可提供活化的复 合层压材料的合格的和/或有利的弹性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 供能够活化所述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并且基本不损坏和/或破 坏非织造层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以下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将明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网,其包括具有弹性芯 层和至少一个表层(表层的弹性小于芯层)的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 网,以及至少一个附接至弹性层压材料网的表层中的一个的预粘合短纤维非织造网,所述至少一个短纤维非织造网在横向上的断裂伸长率 为至少100%;当在第一负载中横拉伸并超出一个或多个表层的弹性极 限时,所述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形成基本均匀的微织构表面。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网,其包括具有弹性 芯层和至少一个表层(表层的弹性小于芯层)的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 料网,以及至少一个附接至弹性层压材料网的表层中的一个的预粘合 短纤维非织造网,所述至少一个短纤维非织造网在横向上的断裂伸长率为至少100%,并且粘合面积占非织造网表面的8至22%,更优选地 占9至18%,尤其优选地占9至15%;所述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的 网芯层厚度与所述至少一个表层的厚度或各个表层厚度之和的比率为 至少6:1,其中至少一个短纤维非织造层通过不连续的粘合剂层附接至 弹性层压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活化的复合层压材料,其通过在横向上拉伸本专利技术 的所述可活化的复合层压材料获得,拉伸度超出一个或多个表层的弹 性极限,但低于预粘合的短纤维非织造网的断裂伸长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活化的复合层压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 提供具有弹性芯层和至少一个表层(表层的弹性小于芯层)的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以横向第一负载拉伸超出一个或多个表 层的弹性极限时,所述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形成基本均匀的微织 构表面;(ii) 提供至少一种预粘合的短纤维非织造网,其在横向上的断裂 伸长率为至少100%;以及(m)将所述短纤维非织造网附接至所述弹性层压材料网,从而使 所述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保持基本松弛的状态。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制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化的复合层压材料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 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活化的复合层压材料网;以及(ii) 在横向上拉伸此可活化的复合层压材料网,拉伸度超出一个 或多个表层的弹性极限,但低于预粘合的短纤维非织造层网的断裂伸 长率。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网io的一部分的示 意性剖视图,该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活化的零应变复合层压材料网,包含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以及至少一个预粘合短纤维非织造网,所述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具有弹性芯层和至少一个表层,所述至少一个表层的弹性小于所述芯层,所述至少一个预粘合短纤维非织造网附接至所述弹性层压材料网的所述表层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短纤维非织造网在横向上的断裂伸长率为至少100%,并且当在第一负载中横向拉伸超出所述一个或多个表层的弹性极限时,所述可活化的弹性层压材料网形成基本均匀的微织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布斯特T耶格尔迪特容乌韦贝尔恩胡贝尔沃尔夫冈赫夫利希沃尔特特施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