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3650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所述接触桥下端面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触头银点,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通槽,该通槽的顶壁设置有凸台,其中所述触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该定位件前后两侧具有防止弹簧脱落的挡壁,其中所述的弹簧一端通过所述通槽顶壁上的凸台定位,另一端紧压定位件,该定位件底部与所述接触桥上端面贴合,所述接触桥下端面横跨在所述通槽底面上。达到了防止在剧烈冲击振动下弹簧脱落的效果,稳定可靠,并相应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触头组件是交流接触器的核心部件,其稳定可靠直 接决定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交流接触器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即焊接有 触头银点的接触桥直接通过弹簧紧压在触头支持上,弹簧的左右两侧由触头支持的侧壁阻 挡,然而在产品受到剧烈冲击振动等环境下,弹簧仍然极易从触头支持的前后方向脱落,从 而造成产品停止工作,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可靠,并有效提高使 用寿命的交流接触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 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所述接触桥下端面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触头银点,该触 头银点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粘贴等方式设置在接触桥上,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 通槽,该通槽的顶壁设置有凸台,其中所述触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该定位件前后两侧具有 防止弹簧脱落的挡壁,其中所述的弹簧一端通过所述通槽顶壁上的凸台定位,另一端紧压 定位件,该定位件底部与所述接触桥上端面贴合,所述接触桥下端面横跨在所述通槽底面 上。通过上述对现有技术的改进,由于在原有的弹簧和接触桥直接增设了定位件,而 该定位件前后两侧具有的挡壁弥补了原有触头支持因前后方向无阻挡物而容易脱落的缺 陷,有效提高了稳定可靠性,并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本使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与弹簧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 该定位凸台形状为圆柱形结构或者方形结构,当然此种形状结构仅仅为举例,而实际上可 以有多种定位凸台的结构,比如椭圆形,圆锥形等等。通过上述在定位件上设置凸台可以起到双重的定位作用,在强烈振动的环境下, 弹簧必须先脱离凸台,继而脱离挡壁的阻碍才能脱落,而这种过程使得弹簧脱落的可能性 微乎其微,达到了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加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头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头支持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触头支持的另一方向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种定位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定位件的另一方向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接触桥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接触桥的另一方向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主要是 对接触组件方面的改进,参照图1可知,触头组件包括一个触头支持1、四个接触桥2、四个 弹簧3和一块衔铁4以及三个设置在动触头位置的定位件5 (当然,图一给出的定位件只在 三个动触头处设置,实际上在静触头处也可以相应的设置一个定位件),接触桥2下端面22 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触头银点21,该触头银点21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粘贴等方式设置在接 触桥2上,所述触头支持1具有前后贯通的通槽11,该通槽11的顶壁110设置有凸台1110, 结合图1和图3可知,所述定位件5前后两侧具有防止弹簧脱落的挡壁51,并由图1可知, 所述的弹簧3 —端通过所述通槽11顶壁110上的凸台1110定位,另一端紧压定位件5,作 为优选,如图3所示,在该定位件5与弹簧3接触的位置还具有一个圆锥形定位凸台52,使 得弹簧上下两端同时定位,防止脱落的效果更加,由图1还可知,定位件5底部53与所述接 触桥2上端面23贴合,所述接触桥2下端面22横跨在所述通槽11底面112上。通过这种 设置,弹簧在触头支持通槽内的前后左右四方向都得到了有效的定位,杜绝了在强烈冲击 振动的环境下脱落的可能。显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比如仅仅在静触 头多设置一个定位件或者改变定位件的形状并同样达到四方向的定位等改进,都是基于本 技术方案的精神可预见的,落入本技术的保护方位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 所述接触桥下端面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触头银点,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通槽,该通 槽的顶壁设置有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该定位件前后两侧具有防 止弹簧脱落的挡壁,其中所述的弹簧一端通过所述通槽顶壁上的凸台定位,另一端紧压定 位件,该定位件底部与所述接触桥上端面贴合,所述接触桥下端面横跨在所述通槽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与弹簧接触的位置设 置有一个定位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形状为圆柱形结构 或者方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桥上 的触头银点通过焊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所述接触桥下端面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触头银点,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通槽,该通槽的顶壁设置有凸台,其中所述触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该定位件前后两侧具有防止弹簧脱落的挡壁,其中所述的弹簧一端通过所述通槽顶壁上的凸台定位,另一端紧压定位件,该定位件底部与所述接触桥上端面贴合,所述接触桥下端面横跨在所述通槽底面上。达到了防止在剧烈冲击振动下弹簧脱落的效果,稳定可靠,并相应延长了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H50/58GK201838519SQ20102060104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叶鲁滨, 吴立珠, 张雪婷, 朱明龙, 王斯飞, 赵洪平, 郑奔奔 申请人:常安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所述接触桥下端面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触头银点,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通槽,该通槽的顶壁设置有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组件还包括定位件,该定位件前后两侧具有防止弹簧脱落的挡壁,其中所述的弹簧一端通过所述通槽顶壁上的凸台定位,另一端紧压定位件,该定位件底部与所述接触桥上端面贴合,所述接触桥下端面横跨在所述通槽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龙张雪婷吴立珠郑奔奔叶鲁滨赵洪平王斯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