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427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6:50
接触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两端设有缺口的台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台阶结构上覆盖有形状相匹配的盖体,第一台阶的两端凸出于第二台阶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相间隔的控制端子和电源端子,且盖体上开设有与控制端子对应的第一接线口以及与电源端子对应的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二台阶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辅助端子的第二安装槽,且盖体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口,与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辅助端子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线区域区分明显的接触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接触器的辅助端子与控制端子往往在同样平面,大量的待接导线常常让用户对单个导线与接触器中对应的连接端子之间分配关系产生混淆。另外因多种原因(控制线路图改进、控制导线损坏等),用户需要在接好主回路的情况下,对控制回路进行线路拆装,由于现有接触器一般控制回路位于主回路的下方,受主回路导线影响,用户不便直接进行控制回路拆装,需要拆下主回路导线,再进行控制回路拆装,十分不便。此外,用户若需要更多的辅助触头数量进行逻辑控制,则需购买附件在接触器上进行扩展安装,而附件与接触器匹配存在匹配不良的风险(安装不到位、结构不正确等),影响附件模块辅助触头接通与分断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线区域区分明显的接触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触器,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为两端设有缺口的台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所述台阶结构上覆盖有形状相匹配的盖体3,第一台阶201的两端凸出于第二台阶202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相间隔的控制端子21和电源端子22,且盖体3上开设有与控制端子21对应的第一接线口31以及与电源端子22对应的第二接线口32,所述第二台阶202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辅助端子23的第二安装槽,且盖体3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口33,与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辅助端子23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口31和第二接线口32均沿垂直于第一台阶201的顶面的方向设置在盖体3上;所述第三接线口33沿垂直于第二台阶202的顶面的方向设置在盖体3上。优选地,所述控制端子21和电源端子22不对齐设置,使得位于第一台阶201两端的控制端子21相对于位于同一端的电源端子22靠近或远离第一台阶201的中部,且对应控制端子21设置的第一接线口31与对应电源端子22设置的第二接线口32也不对齐设置。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台阶201的中部设有装配槽,装配槽内安装有触头支持24,所述触头支持24凸出于第一台阶201的顶面,所述第二台阶202为拼装结构,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所述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安装在第一台阶201上且分别位于触头支持24的两侧,且分别与触头支持24卡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在与触头支持24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竖向的限位筋202a,所述触头支持24的两侧均设有与限位筋202a配合的限位凹槽24a。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201的中部分别朝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延伸形成位于触头支持24两侧的定位筋201a,所述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均设有与定位筋201a配合的定位槽202b,安装时,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分别通过其上的定位槽202b沿定位筋201a向触头支持24推进,最终定位安装在第一台阶201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拼装块204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拼装块205的固定凸起204a,所述第二拼装块205的两侧朝第一拼装块204延伸形成两个固定臂205a,两个固定臂205a的间距与第一拼装块204的大小相当,且固定臂205a上设有与固定凸起204a的固定孔205b,安装时,第二拼装块205朝安装在第一台阶201上的第一拼装块204推进,使得第一拼装块204卡入两个固定臂205a之间,并通过固定凸起204a卡入固定孔205b内实现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端子21的一端插接在基座2内与底座1内的线圈12电连接,所述电源端子22的一端插接在基座2内与基座2内的触头支持24上的第一动触头241相配合,所述辅助端子23的一端插接在在基座2内与基座2内的触头支持24上的第二动触头242相配合,所述控制端子21、电源端子22和辅助端子23的另一端均用于接入外部导线。优选地,所述控制端子21、电源端子22和辅助端子23均包括导电片和弹性片,导电片的一端插接在基座2内,另一端竖向设置与弹性片配合,用于接入外部导线,所述控制端子21的导电片的插接端竖向设置,电源端子22的导电片的插接端呈水平设置,且其上设有与第一动触头241配合的第一静触点220,辅助端子23的导电片的插接端呈水平设置,且其上设有与第二动触头242配合的第二静触点230;所述弹性片的一端设有固定连接在导电片上的固定端,另一端设有可移动的活动端,所述弹性片的活动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端通过其上的通孔套装在导电片与弹性片配合的端部上,导电片端部的两侧壁分别与通孔的两侧壁形成接线间隙和活动间隙,外接导线被卡接在活动端与导电片之间的接线间隙内。优选地,还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板四角设有螺钉孔14,用于将接触器安装到使用处,底座1内安装有磁轭11和线圈12,所述基座2堆叠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基座2的卡扣13,基座2的第一台阶20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扣13配合的卡孔201c;基座2内安装有触头支持24,所述触头支持24上安装有可控制闭合与电源端子22相关的电路的第一动触头241以及可控制闭合与辅助端子23相关的电路的第二动触头242,第二动触头241位于第一动触头242的上方。本技术的接触器,通过将电源端子和控制端子及辅助端子分层安装在台阶式基座上,实现电源端子和控制端子位于同一层台阶上而辅助端子位于其上层台阶上,结构简单,使得接线区域区分明显,电源端子接线后不影响控制端子和辅助端子的接线,方便识别和接线;在产品宽度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品本体自带的辅助触头数量,用户无需额外购买安装附件进行扩展辅助触头,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同时采用产品本体自带的辅助触头取代安装附件扩展辅助触头,避免附件与接触器本体配合不可靠的风险,提高辅助触头接通和分断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基座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触头支持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接触器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控制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辅助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辅助端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9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接触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接触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接触器包括基座2,基座2为两端设有缺口的台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所述台阶结构上覆盖有形状相匹配的盖体3,第一台阶201的两端凸出于第二台阶202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相间隔的控制端子21和电源端子22,且盖体3上开设有与控制端子21对应的第一接线口31以及与电源端子22对应的第二接线口32,第二台阶202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辅助端子23的第二安装槽,且盖体3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口33,与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辅助端子23相对应。基座和盖体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通过将电源端子和控制端子及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器,包括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为两端设有缺口的台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所述台阶结构上覆盖有形状相匹配的盖体(3),第一台阶(201)的两端凸出于第二台阶(202)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相间隔的控制端子(21)和电源端子(22),且盖体(3)上开设有与控制端子(21)对应的第一接线口(31)以及与电源端子(22)对应的第二接线口(32),所述第二台阶(202)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辅助端子(23)的第二安装槽,且盖体(3)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口(33),与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辅助端子(23)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包括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为两端设有缺口的台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所述台阶结构上覆盖有形状相匹配的盖体(3),第一台阶(201)的两端凸出于第二台阶(202)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相间隔的控制端子(21)和电源端子(22),且盖体(3)上开设有与控制端子(21)对应的第一接线口(31)以及与电源端子(22)对应的第二接线口(32),所述第二台阶(202)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辅助端子(23)的第二安装槽,且盖体(3)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口(33),与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辅助端子(23)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口(31)和第二接线口(32)均沿垂直于第一台阶(201)的顶面的方向设置在盖体(3)上;所述第三接线口(33)沿垂直于第二台阶(202)的顶面的方向设置在盖体(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子(21)和电源端子(22)不对齐设置,使得位于第一台阶(201)两端的控制端子(21)相对于位于同一端的电源端子(22)靠近或远离第一台阶(201)的中部,且对应控制端子(21)设置的第一接线口(31)与对应电源端子(22)设置的第二接线口(32)也不对齐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台阶(201)的中部设有装配槽,装配槽内安装有触头支持(24),所述触头支持(24)凸出于第一台阶(201)的顶面,所述第二台阶(202)为拼装结构,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所述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安装在第一台阶(201)上且分别位于触头支持(24)的两侧,且分别与触头支持(24)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在与触头支持(24)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竖向的限位筋(202a),所述触头支持(24)的两侧均设有与限位筋(202a)配合的限位凹槽(24a)。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201)的中部分别朝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延伸形成位于触头支持(24)两侧的定位筋(201a),所述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均设有与定位筋(201a)配合的定位槽(202b),安装时,第一拼装块(204)和第二拼装块(205)分别通过其上的定位槽(202b)沿定位筋(201a)向触头支持(24)推进,最终定位安装在第一台阶(201)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晶郑乾俊徐平张志文肖体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