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62674 阅读:6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体处理装置,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比重及大小不同的粉体均质且连续地进行一体化处理。具备:被供给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种类的粉体(P)且向规定方向旋转的旋转收容体(20)、收容旋转收容体(20)的固定收容体(30)、以与旋转收容体(20)的内周面(20S)对向且沿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与该旋转收容体(20)的旋转运动协动而生成含涡流的紊流,对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P)进行搅拌混合的一次处理单元(M1)、将通过一次处理单元(M1)搅拌混合后的粉体向旋转收容体(20)周围的规定处理空间排出的连通孔(25)、对从连通孔(25)排出的粉体(P)在其与固定收容体(30)的内周面(30S)之间赋予面压缩剪切力而进行复合化处理,并且,使该复合化处理后的粉体(P)再次向旋转收容体(20)的内部回流的二次处理单元(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种类的粉体一体地复合化的粉体处理装置,具 体地说,涉及适合于形成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电极材料的粉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877450号公报目前,已知有如下粉体处理装置,即旋转驱动筒状旋转体,将粉粒体推至该筒状 旋转体的内周面,并且,使用设于筒状旋转体的内部的内片,赋予粉粒体推压力及剪切力, 进行在特定的原料表面融合其他原料而一体化的、所谓复合化处理的粉体处理装置(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粉体处理装置100,其如图8所示,内部具备筒状 旋转体103,具有形成用于对粉体104进行处理的处理空间109的套筒102,利用在支承面 106和内片105之间形成的按压部107赋予粉体104压缩剪切力而进行复合化处理,并且, 将复合化后的粉体104的一部分从贯通孔120向筒状旋转体103的外部排出,使所排出的 粉体104通过叶片部件123在筒状旋转体103的内部进行回流,能够实现粉体104的连续 的复合化处理。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粉体处理装置会产生如下问题。S卩,上述粉体处理装置100,虽然在向筒状旋转体103供给比重大致同等的粉体 104而进行复合化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生产性良好地得到将这样的粉体一体结合化而成的 复合体,但是,在供给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种类的粉体并进行复合化处理的情况下,存在得 不到均质的复合体之类的问题。具体地说,在向筒状旋转体103的内部供给比重(例如,容积比重将粉体以一定 状态放入一定容积的容器中时的每单位体积的质量)或大小(例如平均粒径或比表面积 单位重量的粉体中所含的全粒子的表面积的总和)不同的多种类的粉体的情况下,由于离 心分离的作用,对于比重或大小(以下也称为比重等)大的粉体而言,分布在筒状旋转体 103的内周面(支承面106)附近,由按压部107赋予压缩剪切力而被复合化处理。另一方 面,对于比重等小的粉体而言,分布在比重等大的粉体的内侧(旋转中心侧),因此,不易由 上述按压部107赋予压缩剪切力,存在比重等大的粉体和小的粉体的一体化·复合化处理 变得困难之类的问题。这种现象会产生如下的问题例如,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适于锂离 子二次电池等的大容量化的电极材料,在活性物质(容积比重0. 72 2. 91、平均 粒径5. 5 17. 8、比表面积0. 14 1. 73)的周围,大致均质地配置导电材料 (容积比重0. 09 0. 22、平均粒径:0. 04 3. 2 、比表面积:20. 1 64. 2)的凝聚体,制作将两者进行复合一体化了的构成的导电性高的电极材料比较困难,阻碍 上述电池的大容量化。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 的结构对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均质且连续地进行复合一体化处理的粉体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粉体处理装置 具备旋转收容体,该旋转收容体将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种类的粉体供给到其内部,且沿规 定方向旋转;固定收容体,该固定收容体在其中心部收容所述旋转收容体;一次处理单元, 其以与所述旋转收容体的内周面对向且沿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与该旋转收容体的旋转 运动协动而生成包含涡流的紊流,对所述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进行搅拌混合;连通孔,其 设置在所述旋转收容体的下部,将通过所述一次处理单元搅拌混合了的粉体向旋转收容体 周围的规定处理空间排出;二次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旋转收容体一体地形成,对从所述连 通孔排出了的粉体,在与所述固定收容体的内周面之间赋予面压缩剪切力而进行复合化处 理,并且,使该复合化处理后的粉体再次向所述旋转收容体的内部回流。在此,所谓复合化处理是指在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的一方的周围配置(被覆) 另一方的状态下,作用压缩剪切力而生成使两者结合的复合体的处理。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粉体处理装置,不必附加用于对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进行 搅拌混合的任何特别的驱动机构等,能够在利用旋转收容体的旋转运动进行将两者搅拌混 合的一次处理后,进行赋予该粉体面压缩剪切力而复合化并使其回流的二次处理,因此能 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的均质且连续的复合一体化处理,并且,有助 于装置的小型化、成本降低。另外,由于是经由一次处理单元及二次处理单元在旋转收容体 的两面施加负荷压,所以,能够抑制旋转收容体的径向的变位或旋转变动,有助于提高粉体 的复合化处理的品质。另外,所述一次处理单元可以为被固定支承在所述旋转收容体的外部,与该旋转收容 体的内周面设有规定间隔,跨越该内周面的高度方向大致整个区域而对向配置的圆筒状部件。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不必另设特别的驱动机构等,作为对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 体进行搅拌混合的一次处理单元,采用被固定支承在旋转收容体的外部,且与旋转收容体 的内周面设置规定的间隔而跨越高度方向对向配置的圆筒状部件,由此,不仅能够以简单 的结构防止粉体向其表面的附着,而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顺利地实现含涡流的紊流的生成 及跨越高度方向的充分的搅拌混合。另外,所述二次处理单元的构成也可以由如下构成多个压缩剪断部,其从所述旋 转收容体的外周面下部向固定收容体侧突设,并具有其表面与固定收容体隔开规定间隔、 形成仿照对应的固定收容体的内周面那样的形状的对向面,并且,所述多个压缩剪断部沿 周方向设置规定间隔地配设;多个上升流发生部,其形成于邻接的压缩剪断部之间,生成使 从所述连通孔排出了的粉体向旋转收容体的内部回流那样的上升流。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因为能够在旋转收容体的外周部同时配置对由一次处理单 元搅拌混合后的粉体赋予面压缩剪切力,进行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的确实的复合化处理 的压缩剪断部、和使复合化处理后的粉体再次顺畅地向旋转收容体的内部回流的上升流发 生部,所以,能够进一步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可以进行连续 的搅拌混合处理及压缩剪断处理的二次处理单元。此外,所述上升流发生部也可以为从所述压缩剪断部的下方朝向上方且向旋转方向下游侧倾斜的、形成于邻接的压缩剪断部之间的斜向槽。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旋转收容体的外周部同时一体形成彼此的功能 不同的压缩剪断部和上升流发生部,所以,能够使装置进一步简单化、降低成本。同时,能够 利用向规定方向倾斜形成的倾斜槽(斜向槽)生成龙卷状的上升螺旋流,利用该上升螺旋 流卷起被复合化处理后的粉体,并且对该粉体赋予旋转运动,与一次处理单元的紊流生成 作用相结合,进一步促进随后的粉体的搅拌混合处理。此外,所述连通孔也可以在径向贯通所述旋转收容体设置于各个所述斜向槽的同 时,设置为与所述旋转收容体的内周面底部相对应的高度。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一次处理单元充分地搅拌混合,将成为凝聚体的 密度高的状态的粉体经由沿径向贯通的连通孔,利用离心力导入二次处理单元的压缩剪断 部,对该粉体确实地实施充分的复合化处理。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旋转收容体上还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贯通其底部的底部连通 孔,并且,在所述旋转收容体的底部和所述固定收容体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底部连通孔和 所述压缩剪断部的连通路。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将会滞留在旋转收容体的底部的、成为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粉体处理装置具备:  旋转收容体,该旋转收容体将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种类的粉体供给到其内部,且沿规定方向旋转;  固定收容体,该固定收容体在其中心部收容所述旋转收容体;  一次处理单元,其以与所述旋转收容体的内周面对向且沿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与该旋转收容体的旋转运动协动而生成包含涡流的紊流,对所述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体进行搅拌混合;  连通孔,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收容体的下部,将通过所述一次处理单元搅拌混合了的粉体向旋转收容体周围的规定处理空间排出;二次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旋转收容体一体地形成,对从所述连通孔排出了的粉体,在与所述固定收容体的内周面之间赋予面压缩剪切力而进行复合化处理,并且,使该复合化处理后的粉体再次向所述旋转收容体的内部回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崎隆雄川合胜美片寄学今纪裕藤崎隆支小泽和典
申请(专利权)人:英耐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