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入口再生空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9908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一个壳体(12)和一个罩体(14)的一种泵安排(10)。该壳体(12)和罩体(14)形成一个泵机构(16)的一部分。一个第一入口或者一个壳体入口(26)形成在该壳体(12)内并连接至该泵机构(16)。一个第二入口或者一个罩体入口(28)形成在该罩体内并连接至该泵机构。该罩体(14)还具有在该罩体(14)内形成的一个罩体出口(34),该罩体出口连接至该泵机构(16)并且是诸如空气的流体介质从该壳体(12)安排流出之处。使用两个入口提高了流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11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0/856,954的权益。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泵的一种壳体安排。
技术介绍
包括次级空气泵的多种泵被用于控制到发动机的流体介质或空气的流动。具体地说,使用次级空气泵的目的是为了在初始时更快地提高催化剂温度而将外部空气快速提供至发动机催化剂。次级空气泵总体上具有一个壳体和罩体,该壳体和罩体具有在罩体内形成的一个入口和出口。该壳体连同该罩体一起在入口与出口之间形成一条流动路径。一个致动器被连接至壳体并与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流动路径内旋转的一个扇形构件相接合。人们希望有增加经过该泵安排的空气流动的多种设计方法,因为当该壳体与罩体的设计与这种设计将减小在致动器上的压力相比可促使更大的流动。同样,增加流动将减小要求用于该泵安排的致动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壳体以及罩体的一种泵壳体安排。该壳体与罩体形成一种泵机构的一部分。一个第一入口或者一个壳体入口形成在该壳体内并且被连接至该泵机构。一个第二入口或者一个罩体入口形成在该罩体内并且被连接至该泵机构。该罩体还具有形成在该罩体内的一个罩体出口,该罩体出口被连接至该泵机构并作为诸如空气的流体介质从该泵壳体安排流出之处。两个入口的使用提高了流动效率。将会从以下提供的详细说明中明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适用领域。应理解,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时,详细说明与具体实例仅旨在用于解说性-->目的而无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从以下详细说明以及附图将能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是该泵壳体安排的透视图;图2是去除了推进器后该泵壳体安排的俯视透视图;图3是去除了致动器部件与壳体的多个部分后泵壳体安排的仰视透视图;图4是泵壳体安排的一个替代实施方案的透视图;以及图5是泵壳体安排的截面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仅是示意性的而绝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其应用或用途。总体上参见图1至3及图5,这些图示出了一种泵安排10。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泵安排10可以是用于在加热期间向发动机排气催化剂提供吸入空气的一种次级空气泵安排。泵安排10具有总体上用金属铸造形成的一个壳体12。壳体12可与一个罩体14连接以形成一个泵机构16的边界。泵机构16导致空气流从泵安排10排出。泵机构16具有大体示出的一个流动路径18,该流动路径由该壳体内的一个环面形成,该环面与在该罩体内形成并在一个壳体入口26与罩体入口28之间延伸至一个出口或罩体出口34的一个环面22对齐。罩体出口34可形成在该罩体、该壳体或者该罩体与壳体的组合之一内。也可以使该流动路径仅由在壳体12或者罩体14上的单一环面来形成。一个推进器24被包含在该壳体12与罩体14内并且还形成了泵机构16的一部分。推进器24可操作地与环面20、22对齐并用于迫使空气沿着流动路径18。推进器24可以是具有叶片或翼的扇形物或者它可以某些其它适当类型的泵,如具有凹槽的盘状物。在流动路径18的一个第一端部处有壳体入口26以及罩体入口28,它们用于将空气引入或吸入到泵机构16。壳体入口26被连接至该壳体上的环面,而罩体入口28被连接至该罩体上的环面22。然而,壳体入口26与罩体入口28作为一个整体为泵机构-->16提供空气。壳体入口26与罩体入口28能够以并列的方式对齐或它们可以相互偏置。壳体入口26具有一个孔口30,并且罩体入口28具有一个孔口32。这些孔口30、32具有一个表面积,该表面积限定了用于空气流入泵机构16的开口。这些孔口30、32在形状与尺寸上可以变化且不必相等。改变孔口30、32的形状能够改变流体特性,而且改变孔口30、32也能够改变流经流动路径18的空气体积。在流动路径18的一个第二端部,罩体出口34在罩体14上形成,然而,罩体出口34能够由罩体14的一部分与壳体12的一部分形成或者完全仅由该罩体或该壳体形成。罩体出口34是该泵机构的输出从泵安排10流出之处。罩体入口28可形成在罩体14上。壳体入口26形成在壳体12内。壳体入口26可被连接至一个流动通道,该流动通道使吸入的空气流动并穿过壳体12,并且经由壳体入口26将空气引入泵机构16。该流动通道可采用多种形状或经过壳体12的路径。该壳体可具有用于容纳一个致动器(未示出)的一个致动器室38,该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推进器24以便在泵机构16内移动该推进器,从而使在壳体入口26与罩体入口28之间的空气流动到罩体出口34。在正常运行期间,该致动器可由于过热而随着时间变得疲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以一种方式将壳体入口26的流动通道定位,这种方式将使吸入的空气在泵安排10运作期间流动穿过该致动器室并经过致动器。这将在致动器38上产生冷却效果并减小过热效应。在某些应用中,如图4所示,过滤器40能够被连接至流动通道36以在流经致动器38之前将空气过滤。这将减少不希望的碎片污染致动器38的可能性。泵安排10提供的有利之处在于增加了输入泵机构16的空气量的表面积。这通过两个入口而实现,即,壳体入口26与罩体入口28两者都将增加空气吸入量。其结果是增加了泵安排10的输出流量,而不必增加在泵安排上使用的致动器的尺寸。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并不背离本专利技术主旨的变化是旨在处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此类变化将不被视为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安排,包括: 一个壳体; 一个罩体,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罩体形成一个泵机构的一部分; 一个壳体入口,该壳体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连接至所述泵机构; 一个罩体入口,该罩体入口形成在所述罩体中并连接至所述泵机构;以及  一个出口,该出口连接至所述泵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6-11-6 60/856,9541.一种泵安排,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罩体,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罩体形成一个泵机构的一部分;一个壳体入口,该壳体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连接至所述泵机构;一个罩体入口,该罩体入口形成在所述罩体中并连接至所述泵机构;以及一个出口,该出口连接至所述泵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中所述罩体入口与所述壳体入口以并列方式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中所述罩体入口与所述壳体入口各自具有面积相等的一个孔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中所述罩体入口与所述壳体入口各自具有面积不等的一个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中所述罩体入口与所述壳体入口是偏置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中所述罩体入口与所述壳体入口各自具有面积相等的一个孔口。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中所述罩体入口与所述壳体入口各自具有面积不等的一个孔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壳体的一个致动器;连接至所述壳体入口并穿过所述致动器延伸的一个流动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进一步包括可操作地接合到所述流动通道的一个过滤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安排,其中所述泵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或所述罩体上的一个环面以及可操作地定位于所述环面内的一个推进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安排,其中所述泵机构具有形成在所述罩体上的一个环面以及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一个环面,其中这两个环面被对齐以限定所述泵机构的流动路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安排,其中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罩体、所述壳体或二者的组合之一内。13.一种泵安排,包括:一个罩体,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罩体形成一个泵机构的一部分;一个致动器,该致动器可连接至所述壳体上;一个壳体入口,该壳体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内并连接至所述泵机构,其中所述壳体入口具有一个流动通道,在所述流动通道内流动穿过所述致动器以冷却所述致动器的流体介质;以及一个出口,该出口形成在所述罩体内并连接至所述泵机构。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壳体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R彼得森K阿德瓦尔尤KR利斯科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