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颖的以及特殊的催化剂Ziegler-Natta 催化剂系统在所述方法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已知聚丙烯聚合物具有合适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此外, 已知可通过共聚合丙烯与乙烯和/或其它α-烯烃单体以及任选地向该聚合物基质添加弹 性体共聚物实现所需的性能,例如,刚度和抗冲击强度性能。因此聚丙烯共聚物可用于替代,例如,聚(氯乙烯)(PVC)。此外,聚丙烯聚合物非 常适于各类应用。然而,对于需要柔软和柔性材料的情况,聚丙烯组合物至今无法成功替代相应的 聚氯乙烯,因为柔软产物无法以商业规模生产。例如,已知异相聚丙烯系统(即,在导致多 相结构的至少两阶段方法中获得的系统)包含丙烯基质和其中具有弹性体相(或者所谓的 橡胶相)的内含物,其可根据不同的目的通过分别设置该基质和弹性体相中的共聚单体含 量进行调整。例如,随着异相聚丙烯系统的基质中弹性体相(例如乙烯-丙烯橡胶相)增 加,可提高它的韧性。然而,这种通过弹性体相的量来设置生产异相聚丙烯系统的方法存在 局限。例如,异相聚丙烯系统中弹性体相的量过高将导致反应容器的严重问题,或者由于粘 度问题而 ...
【技术保护点】
生产异相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在第一阶段,在至少一个浆料反应器和任选的至少一个气相反应器中形成丙烯聚合物基质, (b)在第二阶段,在至少一个气相反应器中通过在所述基质存在下丙烯与乙烯和/或另一α-烯烃的共聚合形成弹性体丙烯共聚物, 其中至少在第一阶段的聚合在包含固体颗粒形式的催化剂的催化系统存在下进行,所述颗粒 (i)表面积小于20m↑[2]/g, (ii)包含选自周期表(IUPAC)4-10族之一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者锕系或镧系化合物,(iii)包含选自周期表(IUPAC)1-3族之一的金属化合物,且 (iv)包含不具有催化活性位点的内含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P 2007-11-30 07122047.9生产异相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在第一阶段,在至少一个浆料反应器和任选的至少一个气相反应器中形成丙烯聚合物基质,(b)在第二阶段,在至少一个气相反应器中通过在所述基质存在下丙烯与乙烯和/或另一α 烯烃的共聚合形成弹性体丙烯共聚物,其中至少在第一阶段的聚合在包含固体颗粒形式的催化剂的催化系统存在下进行,所述颗粒(i)表面积小于20m2/g,(ii)包含选自周期表(IUPAC)4 10族之一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者锕系或镧系化合物,(iii)包含选自周期表(IUPAC)1 3族之一的金属化合物,且(iv)包含不具有催化活性位点的内含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颗粒为球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内含物不含(a)选自周期表(IUPAC)4-10族之一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b)锕系或镧系化合物。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颗粒具有小于1.0ml/g的孔隙度。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颗粒具有5-200μ m的平均颗粒大小。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内含物均勻分布在该颗粒内。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内含物选自(a)空隙,任选地以液体和/或固体材料部分填充,(b)液体,(c)固体材料,和(d)(a)至(c)的混合物。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固体材料选自无机材料和有机聚合材料。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内含物,特别是该固体材料,具有低于 200nm,优选低于IOOnm的颗粒大小。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固体材料具有低于500m2/g的表面积。11.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固体颗粒包含占该颗粒总体积 8-30% (体积)的内含物。12.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固体颗粒包含不超过30.0%(重量), 更优选1.0-30.0% (重量)的作为固体材料的内含物。13.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颗粒包含内部电子供体化合物。14.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为Ziegler-Natta型催化剂。15.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颗粒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a)将至少一种周期表1-3族化合物与至少一种选自周期表4-10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或者锕系或镧系化合物在溶剂存在下接触形成反应产物,从而形成包含催化剂相和溶剂相的液/液两相系统,(b)分离该两相,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丹尼福,帝莫雷纳门,安斯海克纳瑞门,汤瓦德瓦斯科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博里利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