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供给装置的保持结构、以及表面安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966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较简单的结构,在上下方向上也对元件供给装置进行位置限制。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台车(Ds)的安装部(110)设置栓销(125),并在元件供给装置(50)的前部设置具有定位槽(145)的承接部(141)。而且,使栓销(125)的轴线(L1)和定位槽(145)的轴线(L2)倾斜。由此,承接部(141)沿着栓销的轴线(L1)推向下方,其结果,能够限制元件供给装置的前端向上方抬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供给安装用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保持结 构,以及表面安装机。
技术介绍
到现在为止,表面安装机设置有专用的元件供给装置,用于将元 件送到规定的元件供给位置。而且,利用定位于元件供给位置上方的 可移动的头部,从元件供给位置将输送过来元件取出并移动,从而将 元件安装到基板上。此时,为了正确地取出元件,元件供给位置不应有偏移,为此, 较为理想的是,在安装机主体上牢牢地固定元件供给装置。日本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86406号)中,为了解决上述问 题,采用定位孔与栓销相嵌合的结构来将元件供给装置定位在安装机 主体上。具体而言,将定位孔设置成上下延伸的长孔来在水平方向上 进行紧凑嵌合,由此限制水平方向上的晃动。而且,在元件供给装置 上还设置锁定装置,将已定位的元件供给装置保持在锁定状态。在所述结构中,由于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不够充分,因而利用锁 定装置进行锁定时,元件供给装置会向上方抬起。若发生这种情况, 由于元件的高度位置与正常的高度位置偏离,在取出元件时,必须调 整头部的升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在上 下方向上也对元件供给装置进行位置限制。具备有下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保持结构,可以解决 上述技术问题。艮P,本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保持结构,用于使设置在表面安装 机上的安装部,或者设置在附设于所述表面安装机的安装台上的安装 部,保持(hold)元件供给装置,其中包括定位装置,在水平方向上 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进行定位;引导机构,在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对所 述元件供给装置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将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引导到向下 推入的方向;以及锁定装置,将通过所述引导机构向下推入的元件供 给装置保持在锁定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于第1实施方式的表面安装机的主视图。图2是表面安装机的俯视图。 图3是元件供给条带的立体图。 图4是元件供给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将元件供给装置安装在台车上的安装操作示意图。 图6是表示栓销与定位槽的轴线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收容槽的放大图。图8是表示卡合辊抵接在第二保持壁后端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元件供给装置的定位槽与台车的栓销嵌合的状态的示 意图。图IO是元件供给装置前端部的放大图。图11是表示定位槽与栓销的嵌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锁臂卡合在锁承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元件供给装置锁定在台车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适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适用于第3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1.整体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表面安装机IO包括用于搬送印刷基板P的传送带20、设置在该传送带20的两侧的元件供给部30、以及头部组件 40等。元件供给部30包括以在X、 Y、 Z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安装在表 面安装机lO主体部上的台车Ds、以及在该台车Ds上排列配置的多个 元件供给装置50。 g卩,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台车Ds为单位可以一并更 换元件供给装置50。头部组件40用于从元件供给部30取出元件并将其移动到基板P 上,其由利用伺服电动机等的驱动机构驱动,可在元件供给部30和基 板P上的安装位置之间的区域进行移动。头部组件40具有多个头部41,并在各个头部41的前端设置有用 于吸附元件并将其安装到印刷基板P上的吸嘴。各个吸嘴,在吸附元 件时接收由图中没有表示的负压产生装置所提供的负压,利用该负压 引起的吸引力吸附元件从而取出元件。在图2中,附图标记12表示照相机。该照相机12用于拍摄头部 41所吸附的元件,检查元件的吸附姿势的好坏。在具有所述结构的表面安装机10中,首先,头部组件40移动到 元件供给部30的传送带20侧的端部上方,从元件供给装置50取出元 件。头部41吸附完元件之后,由照相机12检査元件的吸附位置的偏 移。然后,通过头部组件40移送被吸附的元件。在移送过程中,对各个头部41的元件吸附位置的偏移进行校正,在到达了规定的元件安装 位置之后,进行头部41的升降,随着该升降,将元件安装到印刷基板 P上。2.元件供给装置如图4所示,元件供给装置50主要包括送出装置51、回收装置 61、以及固定这些装置的主体50A,所述元件供给装置50通过送出后 面说明的元件供给条带35来供给元件。其中,元件供给条带35沿着 元件供给装置50的长边方向,从图中的左侧向右侧送出。此外,在下 面的说明中,将元件供给装置50的长边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其前后基 于元件供给条带35的送出方向。gp,在图4中,右侧(传送带20侦lJ) 为前方,左侧为后方。如图3所示,元件供给条带35包括载带36和粘贴在其上的盖带 37。载带36,每隔一定间隔设置有朝上开口的空洞状元件收容部36a, 并在各个元件收容部36a中收容IC等元件。此外,在载带36的一边侧, 沿着边缘部以一定间隔设置有卡合孔36b。所述元件供给条带35,在 元件供给装置50的后方位置,巻绕并支撑在图中没有表示的巻盘上。如图4所示,元件供给装置50的主体50A呈沿前后长的形状,在 其后端设置有收容体75。在所述主体50A以及收容体75中,设置有 用于使元件供给条带35通过的通道71。该通道71从收容体75的后端 下方朝前方笔直地水平延伸,延展到主体50A,之后,沿着斜向上的 路径朝向主体50A的上方,面临主体50A前部的上表面。此外,在以通道71为边界的主体50A的前部,配置有后面说明的 送出装置51以及条带保持架57、保持架保持板59等,并在以通道71 为边界的相反一侧,设置有回收装置61。送出装置51用于从图中没有表示的巻盘送出元件供给条带35,其中包括第一电动机52、齿轮53、齿轮54、齿轮55A、以及与齿轮55A 一体设置的链轮55。链轮55配置在主体50A的前端上部,设置在其 外周上的齿部与载带36的卡合孔36b卡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50中,通过头部41进行元 件取出的元件供给位置O设定在装置前部上端的、离链轮55的顶部稍 微往后的位置上。条带保持架57呈沿前后长的形状,并且设置在主体50A的前端上 部。条带保持架57用于按压载带36的上表面以限制条带的脱离,并 且在接近后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盖带37向后方折回的切缝(slit,图 中没有表示)。保持架保持板59用于保持(hold)所述条带保持架57,其通过铰 链C1安装在主体50A的前端上。保持架保持板59,当处于图4所示 的起立状态时,按压部59A与条带保持架57的前端卡止,从而保持条 带保持架57。而在该状态下,如果使保持板59以下端的铰链C1为中 心向装置前方转动,则按压部59A的卡止状态被解除,由此可以拆卸 条带保持架57。此外,位于主体50A的前端下部、保持架保持板59的设置部下方 的部位被切割成向装置后方凹入。在该切割空间设置有承接部141。承 接部141通过螺丝固定在主体50A,通过解开螺丝的螺合可将其拆卸。 该承接部141构成后面叙述的定位装置的一部分。回收装置61,随着元件供给条带35的送出,从载带36剥离盖带 37以使元件露出,并且将所剥离的盖带37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元件供给装置的保持结构,用于使设置在表面安装机的安装部,或者设置在附设于所述表面安装机的安装台上的安装部,保持元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位置进行定位; 引导机 构,在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将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引导到向下推入的方向;以及 锁定装置,将通过所述引导机构向下推入的元件供给装置保持在锁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9-29 267316/20061.一种元件供给装置的保持结构,用于使设置在表面安装机的安装部,或者设置在附设于所述表面安装机的安装台上的安装部,保持元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位置进行定位;引导机构,在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将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引导到向下推入的方向;以及锁定装置,将通过所述引导机构向下推入的元件供给装置保持在锁定状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其中任何之一上的突起部、以及设置在其中另一上的承接部,该承接部具 有从前方承接所述突起部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光正典荒木治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