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供给装置以及表面安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437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结构:在不进行元件的供给时,能够对元件供 给装置和卷盘容易地进行一体化管理,在对元件供给装置和卷盘不进 行一体化管理时,能够紧凑地构成元件供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 装置(50),能装卸地安装在表面安装机(10)上,具有装置主体部 (53),该装置主体部(53)包括将以一定间隔保持有元件的料带(TP) 从卷盘(80)引出并送至规定的元件供给位置上的送出装置(52)、 和安装有所述送出装置(52)的主体构架(500)。该元件供给装置(50) 中,设置有安装在装置主体部(53)上,在保持所述卷盘(80)的保 持位置和不保持所述卷盘(80)的收纳位置之间变位的作为卷盘保持 机构的卡合部(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元件供给装置以及表面安装机。技术背景自以往,作为安装在表面安装机上而供给安装用元件的装置之一, 公开有叫做带式送料器的元件供给装置。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75200号所公开的元件供给装置具有如下结构从安装在该元 件供给装置上的巻盘中,引出以一定间隔收纳有多个元件的料带,并 将其送至送料器前方的元件取出位置,在该位置,通过设置在表面安 装机上的安装用头部,进行元件的取出。在表面安装机中,为了尽量减少换产调整作业,提高表面安装机 的生产率,要求在一台表面安装机上尽可能排列多的元件供给装置。 于是,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元件供给装置趋向于薄型化,表面安装 机上的元件供给装置的设置间隔趋向于窄间距化。若如上述那样,使元件供给装置本身薄型化,使元件供给装置的 设置间隔窄间距化,就能够将多种元件供给装置设置在狭窄的区域内, 有效地进行换产调整作业。然而,若如此縮窄元件供给装置的设置间 隔,在使用宽度大的巻盘时就会出现问题。即,如专利文献1所述, 当采用在进行料带送出时通过元件供给装置保持巻盘的结构时,如果 元件供给装置的宽度较窄,巻盘便会在宽度方向上超出该元件供给装 置,因而该巻盘会干扰相互邻接的元件供给装置。因此,就产生了不 在邻接的空间上设置元件供给装置或者利用不干扰邻接的元件供给装 置的特别的结构来保持巻盘这样的要求。对于上述那样的问题,作为在使用宽度稍宽的巻盘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狭窄的间距排列元件供给装置的方法,可以考虑将设置巻盘的部分与元件供给装置分体设置的结构。通过如此设置与元件供给装置分体的巻盘保持架,即使以狭窄的间距设置元件供给装置,由于在巻盘保持架侧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采用巻盘不产生干扰的设置结构,因而能够良好地进行料带的供给。然而,若如上述那样使用与元件供给装 蒈^W太的^舟但娃站—当7^4U干i处的祉纶时龙右站至ll夷而h 乂jiT H Jlil .IIJI. P*J、 J ,J Zl、 》 -1 I I J Z U l lh J L/ 、 _j 、 |X 4 7|_J^ _ ^s -VSt J 一k、 M-M安装机之前后,或者进行维护时等),难以对元件供给装置和巻盘进 行一体化管理,尤其是在使元件供给装置移动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结构在不进 行元件的供给时,能够对元件供给装置和巻盘容易地进行一体化管理, 在对元件供给装置和巻盘不进行一体化管理时,能够紧凑地构成元件 供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装置或者具备该元件供给装置的表面安装机 中,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能装卸地安装在表面安装机上,并且具有装 置主体部,该装置主体部,包括将以一定间隔保持有元件的料带从巻 盘引出并送至规定的元件供给位置上的送出机构、和保持所述送出机 构的主体构架,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部上, 在保持所述巻盘的保持位置和不保持所述巻盘的收纳位置之间变位的 巻盘保持机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有在保持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变位的巻盘 保持机构,因而在不进行元件的供给时,通过巻盘保持机构保持巻盘, 能够对元件供给装置和巻盘进行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在对巻盘和 元件供给装置不进行一体化管理时,通过将巻盘保持机构收纳在收纳 位置从而能够紧凑地构成元件供给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较为理想的是,采用下述结构。所述装置主体部上设有引导所述料带的引导路,所述巻盘保持机 构,以所述巻盘配置在所述引导路的侧方或下方的状态保持该巻盘。采用该结构,利用引导路的侧方或者下方的空间能够保持巻盘。 A rfa工巻舟/fi姓7tSl旦H4c6fl咖l卡H^劣T卡 ffl而;/fd:/ttt々厶扭習的体积不会向前后方或者上方增大,容易将元件供给装置和巻盘一同搬运。另外,所述送出机构,仅从保持在与所述装置主体部分体的巻盘 保持架上的所述巻盘中送出所述料带。采用该结构,在进行元件的供给时,无需由装置主体部保持巻盘, 因而能够使装置主体部的结构更加紧凑且简单。而且,在如此进行元 件的供给时即使必须要分体设置主体部和巻盘,也能够在不进行元件 的供给的移动时等,简单地使元件供给装置和巻盘成为一体,能够有 效地实现管理的容易化。另外,所述巻盘保持机构具有在所述保持位置与所述巻盘卡合的 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位于所述保持位置的情况下突出在所述装置 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外侧,在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情况下收纳在所述装 置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区域。采用该结构,在装置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外侧能够容易且适当地保 持巻盘,在保持状态下体积不会向宽度方向以外的方向增大。此时,所述卡合部,在位于所述保持位置的情况下越过所述装置 主体部而向侧方侧以大于该装置主体部的宽度的幅度突出。6釆用该结构,在保持位置,能够稳定地保持宽度大于装置主体部 的宽度的巻盘。另外,所述装置主体部包括覆盖所述送出机构的宽度方向上的至 少一侧的侧壁部,所述巻盘保持机构包括在位于所述保持位置的情况下向沿所述侧壁部的方向延伸,在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情况下折叠允Sf;;素社智士'女叙的出加RT械5&要t;eF ^:胜罟ir^Mc都4^旌的/^罟的链 //1 ^n-^c a. rr hpwj rj hp 一 ^n 'a ,/1 ^■ n^ >s< rr hi一 、c* j_>s n ^ h j巧部;从所述臂部突出,在位于所述保持位置的情况下支撑所述巻盘的 支撑部。采用该结构,在沿装置主体部的侧壁部的位置上,能够简单且适 当地保持巻盘,在保持状态下体积不会向宽度方向增大。另外,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还包括赋予所述巻盘保持机构从所述 保持位置向所述收纳位置的势能的赋予势能装置。采用该结构,在不保持巻盘时,能够将巻盘保持机构维持在收纳 位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有在保持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变位的巻盘 保持机构,因而在不进行元件的供给时,通过巻盘保持机构保持巻盘, 能够对元件供给装置和巻盘进行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在对巻盘和 元件供给装置不进行一体化管理时,通过将巻盘保持机构收纳在收纳 位置从而能够紧凑地构成元件供给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安装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表面安装机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在图1的表面安装机中,元件供给装置安装在元件供 给装置安装部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表面安装机中,安装了元件供给装置以 及料带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3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卡合部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从背侧表示在图3的元件供给装置中,通过卡合部保持巻 盘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从背侧表示在图3的元件供给装置中,卡合部被收纳的状 态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元件供给装置安装在元件供给装 置安装部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说明在图8的元件供给装置中,巻盘保持部处于保持位置 的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安装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表面安装机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元件供给装置50安装 在元件供给装置安装部60上的状态的说明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元件供给装置,能装卸地安装在表面安装机上,并且具有装置主体部,所述装置主体部,包括将以一定间隔保持有元件的料带从卷盘引出并送至规定的元件供给位置上的送出机构、和保持所述送出机构的主体构架,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所 述装置主体部上,在保持所述卷盘的保持位置和不保持所述卷盘的收纳位置之间变位的卷盘保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9.21 JP 256240/20061.一种元件供给装置,能装卸地安装在表面安装机上,并且具有装置主体部,所述装置主体部,包括将以一定间隔保持有元件的料带从卷盘引出并送至规定的元件供给位置上的送出机构、和保持所述送出机构的主体构架,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部上,在保持所述卷盘的保持位置和不保持所述卷盘的收纳位置之间变位的卷盘保持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部上设有引导所述料带的引导路,所述巻盘保持机构,以所述巻盘配置在所述引导路的侧方或下方 的状态保持该巻盘。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出机构,仅从保持在与所述装置主体部分体的巻盘保持架上的所述巻盘中送出所述料带。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巻盘保持机构具有在所述保持位置与所述巻盘卡合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光正典大贯友和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