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合机身部分的耦联装置、由耦联装置和至少一个机身部分构成的组合以及用于制造该耦联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346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耦联装置(1、29、31),其用于在分别形成横向对接区域(4)情况下来连接机身部分(2、3、42)以形成由机身部分(2、3、42)组成的飞机机身舱室,所述机身部分(2、3、42)具有机身舱室蒙皮(5、8、41)、多个环形隔框(14、35)和桁条(7、9、39),其中所述耦联装置(1、29、31)具有肋状结构并且具有:条形地构成的横向对接板(10、30、33),其用于耦联所述机身舱室蒙皮(5、8、41);在所述横向对接板的中央延伸的肋部(13、34、38),其用于耦联环形隔框(14、35);以及多个在所述横向对接板(10、30、33)的两侧延伸的肋状桁条耦联件(11、12、32),其用于耦联所述桁条(7、9、39)。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由合适的厚度(47)和长度的实心的矩形材料板条(46)制造所述耦联装置(1、29、31)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耦联装置,或一种用于在分别形成横向对接区域的情况下连接机 身部分以形成飞机机身舱室的耦联装置,其中机身部分分别具有机身舱室蒙皮、多个环形 隔框和桁条;并且涉及一种由耦联装置和至少一个机身部分构成的组合。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主题还具有用于制造耦联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铝结构形式的飞机机身通过多个预先制成的、基本上桶状的机身部分制造。机身 部分借助多个连续地设置的环形隔框形成,所述环形隔框通过机身舱室蒙皮覆盖。机身部 分借助纵向加固元件,尤其是借助所谓的桁条加固,所述桁条基本上相对于机身部分的纵 向轴线延伸。桁条设置成,均勻地相互隔开地在整个圆周分布在机身舱室蒙皮的内侧。为 了使桁条穿过,环形隔框总是具有凹部。在环形隔框和桁条之间的交叉区域内,设置有用于 进一步加固的附加的角撑架。此外,在横向接缝区域外,通过多个连接板(所谓的“夹子”) 进行桁条、环形隔框以及机身蒙皮的机械连接。为了接合机身部分,使用用于连接机身舱室蒙皮和用于各个桁条之间的对接连接 的桁条耦联的横向对接板。为了确保桁条能够借助于耦联连接,在机身部分的端部区域内 的桁条在铆接横向对接板期间才与机身舱室蒙皮连接,其中所述端部区域相应于大约隔框 部分的长度。不利的是,当前的用于接合预先制成的机身部分的耦联技术需要大量的零件,并 且因此需要非常高的装配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耦联装置和一种方法,借助所述耦联装置或借助所述 方法尤其在装配费用方面改进耦联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耦联装置得以实现。其它的实施形式在与 该独立权利要求相关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耦联装置或耦联装置,其具有长形的或基本上构成为条形 的中间部分,用于耦联或联接两个待连接的机身舱室蒙皮;用于耦联环形隔框的腹板,所述 腹板如此设置在环形隔框上,使得其中间平面沿其纵向方向看成角度地延伸,并且沿其纵 向方向看,在中间部分的中间平面上垂直地延伸;多个在中间部分的两侧延伸的肋状的桁 条耦联件,用于耦联桁条,其中桁条耦联件的纵向延伸部分横向于并且尤其垂直于中间部 分的纵向方向延伸;在桁条耦联件和腹板之间的交叉区域内的加厚部。由于该构造,只借助一体的整体耦联部件,两个机身舱室蒙皮、桁条、角撑架以及 环形隔框能够在对接区域内接合,尤其能够相互铆接。因此减少了在制造两个待接合的机 身部分之间的横向对接连接时所必需的耦联部件的数量以及需要的费用。可替代的是,耦联装置多部分地构成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多个耦联装置设置成在 内侧在机身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分布,但是相反,所述多个耦联装置就自身而言看作是设计 成一体的。机身结构的各个构件的借助于耦联装置的连接优选通过铆接元件进行。也能够 使用粘合连接、夹紧连接或所述连接技术的任意组合来替代传统的铆接连接。为了形成所 需的气密性,有利的是,在耦联装置的区域内设有附加的密封措施,例如引入或涂抹液体和 /或固体的密封剂。耦联装置优选用铝合金材料、不锈钢合金或钛合金来形成。可替代的是,耦联装 置用CH(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是可能的,其中增强纤维的定向优选针对力线 地进行。待连接的机身部分通常完全地用铝合金材料(传统的铝结构形式)来制造。但 是原则上可能的是,也使用耦联装置来连接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用CFK复合材料(所谓的 铝-CH(混合结构形式)形成的机身部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注意在机身部分的金 属的构件和由CFK复合材料组成的这样的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内的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和/ 或腐蚀问题。 由于耦联装置的一体的构造,在横向对接区域内能够减少为了接合两个机身部分 所需的部件的数量的必需的数量,尤其是连接板或类似部件的数量。按照另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至少两个耦联装置构成机身部分的圆周。优选的是,对于在两个待接合的机身部分之间的每个形成的横向对接而言,使用 至少两个就自身而言分别看作是设计成一体的的整体耦联装置。所述耦联装置基本上相互 紧贴地设置在横向对接区域内的待连接的机身部分的内侧上。但是,最好使用至少三个耦 联装置(120°圆周间距或更小)用于连接在横向对接区域内的两个机身部分。但是可替代的是,在只使用唯一的耦联装置的情况下提供两个待接合的机身部分 之间的横向对接连接也是可能的。根据耦联装置的另一个构造,在耦联的相应的肋突起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当于桁条 之间的距离。因此达到在机身部分之间的尽可能无应力的连接。耦联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形式提出,中间部分基本上与机身部分的弯曲相匹 配。由于在机身部分的曲率半径和耦联装置的中间部分之间的匹配,同样产生耦联装置的 尽可能无应力的装配。根据本专利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在横向对接区域内耦联机身部分的耦联装置,所述 机身部分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机身舱室蒙皮以及多个环形隔框和桁条,该耦联装置具有-耦联件基体,具有沿机身部分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用于耦联两个机身舱室蒙皮部 分的横向对接板;-在横向对接板的中央延伸并且从该横向对接板突起的腹板,用于将环形隔框设 置在其露出的端部区域上;-多个在横向对接板的两侧延伸的肋状桁条耦联件,用于耦联桁条,其中每两个桁 条耦联件在耦联件基体的两个彼此相反的侧面上延伸;-其中耦联装置设计成一体的。耦联装置尤其能够一体地制成。耦联装置也能够具有在桁条耦联件和腹板之间的 交叉区域内的加厚部。此外,耦联装置能够在横向对接板的纵向延伸部分的每个侧面上分别具有至少两个桁条耦联件。横向对接板的底面沿其纵向方向看,至少部分弯曲地构成。 此外,耦联装置能够具有多个孔,其借助于多个连接元件的,尤其是带有铆接元件 将耦联装置耦联在机身舱室蒙皮、桁条以及环形隔框上。为了将耦联装置与每一个桁条耦联,耦联装置能够具有用于将耦联装置与每一个 桁条耦联的多个角撑架,其中角撑架能够通过连接元件联接在横向对接板肋部上。耦联装置能够用铝合金、钛合金或不锈钢合金来形成。桁条耦联件能够具有Z型 的横截面几何形状或L型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可替代的是,桁条耦联件能够具有Ω型的横 截面几何形状或倒T型的横截面几何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也设有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耦联装置和至少一个机身部分构成的组合, 其中桁条耦联件的在桁条上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桁条的在桁条耦联件上的接触面之 间的距离的士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能够构成为,使得至少两个耦联装置构成待耦联的机身部分中 的至少一个的圆周。横向对接板能够至少部分地与待接合的机身部分的曲率半径相匹配。 此外,耦联装置能够借助多个连接元件,尤其是具有铆接元件耦联到机身舱室蒙皮、桁条以 及环形隔框上。桁条能够附加地借助于多个角撑架与环形隔框连接。 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连接机身部分以形成飞机 机身舱室的耦联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最初平坦的矩形材料板条弯曲直 到获得与所述待连接的机身部分的半径对应的预定的曲率半径;以及由材料板条加工出耦 联装置的几何结构。耦联装置的几何结构的加工能够通过切削法进行,尤其是通过铣削、车削或钻孔 来进行。由于材料板条首先与待接合的机身部分的半径相匹配,在随后的加工步骤中的边 角料能够减至最少,在所述随后的加工步骤中由实心的材料板条加工出几何结构。此外,该 做法允许在耦联装置内的符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横向对接区域(4)内耦联机身部分(2、3、42)的耦联装置(1、29、31),其中所述机身部分(2、3、4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机身舱室蒙皮部分(5、8、41)以及多个环形隔框(14、35)和桁条(7、9、39),所述耦联装置(1、29、31)包括:-横向对接板(10、30、33),用于耦联两个机身舱室蒙皮(5、8、41);-在所述横向对接板(10、30、33)的中央延伸的垂直的腹板(13、34、38),其用于耦联环形隔框(14、35);-多个在所述横向对接板(10、30、33)的两侧延伸的肋状桁条耦联件(11、12、32),其用于耦联所述桁条(7、9、39);-其中所述耦联装置(1、29、31)设计成一体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7-11-20 102007055233.7;US 2007-11-20 60/989,一种用于在横向对接区域(4)内耦联机身部分(2、3、42)的耦联装置(1、29、31),其中所述机身部分(2、3、4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机身舱室蒙皮部分(5、8、41)以及多个环形隔框(14、35)和桁条(7、9、39),所述耦联装置(1、29、31)包括-横向对接板(10、30、33),用于耦联两个机身舱室蒙皮(5、8、41);-在所述横向对接板(10、30、33)的中央延伸的垂直的腹板(13、34、38),其用于耦联环形隔框(14、35);-多个在所述横向对接板(10、30、33)的两侧延伸的肋状桁条耦联件(11、12、32),其用于耦联所述桁条(7、9、39);-其中所述耦联装置(1、29、31)设计成一体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联装置(1、29、31),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装置(1、29、31)— 体地制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联装置(1、29、3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桁条耦联件(11、 12,32)和所述腹板(13、34、38)之间的交叉区域(26,44)内构成有加厚部(27、45)。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耦联装置(1、29、31),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装 置(1、29、31)在所述横向对接板的纵向延伸部分的每个侧面上分别具有两个桁条耦联件 (11、12、32)。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耦联装置(1、29、3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对接 板(10、30、33)的底面沿其纵向方向看,至少部分弯曲地构成。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耦联装置(1、29、31),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装 置(10、30、33)具有多个孔,其用于借助多个连接元件,尤其是借助铆接元件(21、43)将所 述耦联装置(10、30、33)耦联在所述机身舱室蒙皮(5、8、41)、桁条(7、9、39)以及环形隔框 (14,35)上。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耦联装置(1、29、31),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装置 (1、29、31)具有用于将所述耦联装置(1、29、31)与每一个桁条(7、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芬迪特里希沃尔夫冈格翁特克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