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吸引装置以及具备污泥吸引装置的污泥吸引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3751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泥吸引装置,具备:具有污泥槽的容器(5)、给该容器(5)减压的 泵(22)、将该泵(22)与所述容器(5)连通或截断的吸引切换阀(25)、以及将 原污泥水吸引到所述容器5中的污泥管(43、46),在所述容器(5)后部具备从该 污泥管(43、46)吸引原污泥水的操作部(101、102),从而能够在所述容器(5) 的后部进行高效率吸引污泥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引、收集净化槽污泥、工业废弃物污泥等的污泥吸引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污泥吸引车。
技术介绍
向来,净化槽污泥工业废弃物污泥等(以下简称污泥)利用污泥吸引车定期(每年一次)或根据需要收集,然后输送到规定的处理场。所述净化槽污泥的情况,在都巿由于下水道在全国得到普及,净化槽污泥有减少的倾向,但是下水道设备还难于普及到远离都巿的山村等地方,在这样的地区,净化槽污泥有增加的倾向。这也是由于从向来适用的单独处理粪尿的净化槽向也处理生活排水的综合净化槽发展而造成的。又,在所述净化槽污泥的情况下,也收集与所述污泥一起的大量的水,所以在容器容量有限的污泥吸引车的情况下, 一次执行收集工作能够收集污泥的净化槽少,使用效率不高。因此,提出了只收集污泥中的固体成分,以谋求提高使用效率的污泥浓缩车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在容器之外另外设置具有网筛的污泥分离器。又,作为已有技术,有像专利文献2那样,设置原液容器与污泥容器形成一体的容器,在污泥容器的上方设置旋转轴倾斜的简状的小型转简筛(drum screen)的情况。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2004 - 1002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污泥槽的容器、 给该容器内减压的泵、 将该泵与所述容器内连通或截断的吸引切换阀、以及 将原污泥水吸引到所述容器中的污泥管, 在容器后部具备从该污泥管吸引原污泥水的操作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10.13 JP 279549/2006;2006.12.5 JP 328225/20061. 一种污泥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污泥槽的容器、给该容器内减压的泵、将该泵与所述容器内连通或截断的吸引切换阀、以及将原污泥水吸引到所述容器中的污泥管,在容器后部具备从该污泥管吸引原污泥水的操作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污泥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以隔板隔离污泥槽与反应槽的容器、 使该容器内部减压或加压的泵、将该泵与所述容器内连通或截断的吸引切换阀、以及使吸引原污泥水的污泥管与所述污泥槽或所述反应槽连通,或使该污泥槽与该反 应槽连通的槽切换阀,将进行所述吸引切换闽的切换的压.切换阀搡作部与进行所述槽切换阀的切换的 槽切换阀操作部配设于所述容器后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开闭所述污泥吸引管 的加压阀的操作部配置于所述容器后部。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切换间与所述 加压阀之间设置辅助吸引管和开闭该辅助吸引管的辅助吸引阀,将该辅助吸引阀的操 作部设置于所述容器后部。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改变所述泵的转速的 转速搡作部配设于所述容器后部。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切换阀搡作部用压切换阀操作杆构成,所述槽切换阀操作部用槽切换阀操 作杆构成,所述吸引切换阀与该压切换阀操作杆用连结构件连结,所述槽切换阀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浜冈清隆青木信之工藤文夫
申请(专利权)人: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