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3393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其能够制造具 有良好的凹凸形状且利用光进行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稳定的光记录介质。 所述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具有凹凸形状的中间层(104)的光 记录介质(100)的方法,其中进行下述工序:在基板(101)上形成记录层(102) 的工序;在记录层(102)上依次载置树脂原料层(104a)和具有转印用凹凸形 状的压模(110),在该状态下使树脂原料层(104a)固化,得到具备基板 (101)、记录层(102)、树脂原料层(104a)和压模(110)的粘结体(112)的工序; 从树脂原料层(104a)剥离压模(110),将转印用凹凸形状转印到树脂原料层 (104a)后,实施促进树脂原料层(104a)固化的表面改性处理,形成中间层 (104)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等,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记录特性良好的层积型多层光记录介质的方法和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为了记录/再生长时间且高画质的影像等的大容量数据,希望开发出能比以往更加信息高密度化的光记录介质。作为这样的能信息高密度化的光记录介质,可以举出例如具有在1片介质上设置了 2层(Dual-lay)记录层的层积结构的DVD-ROM等层积型多层光记录介质。采用这样的多层化的技术时,能在不改变每层的记录密度的同时增大容量。层积型多层光记录介质通常由被称作光聚合法(PhotoPolymerization:以下有时记作"2P法")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利用2P法时,例如通过在形成有记录轨道用凹凸形状的透明的第1基板上依次形成第1记录层、第1反射层、形成有记录轨道用凹凸形状的中间层、第2记录层、第2反射层,最后粘结第2基板来制造2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在2P法的情况下,中间层通常是如下制造的。即,首先,在第l反射层上涂布在光(作为光,可以举出例如紫外线等放射线)的作用下固化的光固性树脂原料等,形成树脂原料层后,在其上载置具有转印用的凹凸形状(以下为了方便起见,称作"转印用凹凸形状")的压模。接下来,使所述光固性树脂原料等固化后,剥离压模。如此,能够使压模的转印用凹凸形状转印到光固性树脂的表面,由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中间层。因此,2P法中,希望能够在光固性树脂固化后将压模平滑地剥离。这是因为,利用2P法形成具有记录轨道用凹凸形状的中间层时,光固性树脂和压模难以剥离,或者即使能够剥离,中间层的表面的均一性也降低,产生此等制造上的问题时,中间层上产生疵点或起层(〖i巻"取0)等缺陷,存在不能利用光在光记录介质上稳定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可能性。另外,在使用由聚碳酸酯类树脂、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压模的情况下,存在的现状是,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形成的中间层与压模的剥离是困难的(专利文献l、 2)。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对丙烯酸树脂制造的压模用无机系材料进行表面涂覆的技术方案。由此使得能够良好地进行所述剥离。而且,该文献中,使用在压模的槽/凹坑(与转印用凹凸形状对应)的表面形成有Si02电介质膜的丙烯酸系压模。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其中,由环状聚烯烃或聚苯乙烯类树脂构成整个压模,或者,由环状聚烯烃或聚苯乙烯类树脂构成压模的至少形成有母型图案(相当于转印用凹凸形状)的表面。据记载,由此能够使压模对由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形成的中间层的脱模性良好。并且,专利文献3中还记载了环状聚烯烃使压模对由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形成的中间层的脱模性特别良好。专利文献l:国际公开第2005/048253号小册子(段落)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79707号公报(段落、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 —85839号公报(段落、 、 等)但是,已知,即使在利用专利文献2、 3那样的方法能够容易地剥离开中间层和压模的情况下,在形成于中间层的槽的表面没有完全固化时,记录用轨道的凹凸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层积记录层时凹部和凸部的比例可能发生变化。另外还己知,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这样的凹凸形状等的变化。因此,存在利用光对光记录介质进行的信息记录/再生的特性不稳定的可能性。特别是已知,使用有机色素材料形成记录层的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中这样的问题明显。但是以往尚不清楚如何能够将形成在压模的槽形状忠实地转印到中间层,并能作为记录层再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记录介质的 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由此能够制造具有良好的凹凸形状且利用光进行 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稳定的光记录介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解决所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如下 方法在利用2P法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使中间层固化后剥离压 模,然后对被转印上了凹凸形状的中间层实施表面改性处理。于是认识 到,通过引入该方法,即使在利用难以顺利剥离的聚碳酸酯类树脂形成 了压模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具有良好的凹凸形状的中间层。而且,还认 识到,通过引入该方法,无论压模的材质是什么,压模的凹凸形状均能 忠实地转印到中间层,并能形成记录层进行再现。艮P,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在于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具备 具有凹凸形状的中间层的光记录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 下述工序在基板上直接或隔着其他层形成记录层的工序,所述记录层利用照 射来的光进行信息记录;得到粘结体的工序,其中,在所述记录层上直 接或隔着其他层依次载置树脂原料层和具有对应所述凹凸形状的转印用 凹凸形状的压模,在该状态下使所述树脂原料层固化,得到具备所述基 板、所述记录层、所述树脂原料层和所述压模的粘结体;和形成所述中 间层的工序,其中,从所述树脂原料层上剥离所述压模,将所述转印用 凹凸形状转印到所述树脂原料层后,实施表面改性处理,促进已转印上 了所述转印用凹凸形状的所述树脂原料层固化,形成所述中间层。此时,优选所述表面改性处理是放射线照射处理和/或加热处理。并且,优选所述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照射量为50mJ/cm2 1000mJ/cm2 的紫外线照射进行或通过加热温度为4(rC 12(TC的加热处理进行。此外,优选所述得到粘结体的工序中的所述树脂原料层的固化是固 化到半固化状态的固化。并且,优选所述记录层含有有机色素材料。并且,优选所述压模是聚碳酸酯类树脂制压模。此外,优选所述树脂原料层由2个以上的树脂层构成。并且,优选所述树脂原料层由2个以上的树脂层构成,且所述2个以上的树脂层之中最外树脂层的固化是固化到半固化状态的固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要点在于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其是制造至少具备基板、记录层以及具有凹凸形状的中间层的光记录介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下述单元在所述基板上直接或隔着其他层形成所述记录层的单元;在所述记 录层上直接或隔着其他层形成树脂原料层的单元;得到粘结体的单元, 在所述树脂原料层上载置具有对应所述凹凸形状的转印用凹凸形状的压 模,在该状态下使所述树脂原料层固化,得到具备所述基板、所述记录 层、所述树脂原料层和所述压模的粘结体;从所述粘结体上剥离所述压 模并将所述转印用凹凸形状转印到所述树脂原料层的单元;并且具有实 施表面改性处理的单元,以促进已转印上了所述转印用凹凸形状的所述 树脂原料层固化。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能够制造具有良 好的凹凸形状且利用光进行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稳定的光记录介质。附图说明图1(a) 图l(h)均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优选例之一 的示意图。图2(a)、图2(b)均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记录 介质的制造方法的树脂原料层形成工序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 法的树脂原料层固化工序的示意图。图4是能够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装置的框图。符号说明1制造装置2第l记录层形成装置3第l反射层形成装置 4树脂原料层形成装置 5树脂原料层固化装置 6压模剥离装置 7表面改性处理装置 8第2记录层形成装置 9第2反射层形成装置 10第2基板形成装置 11搬运装置 100光记录介质 101 第1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具备具有凹凸形状的中间层的光记录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 在基板上直接或隔着其他层形成记录层的工序,所述记录层利用照射来的光进行信息记录; 得到粘结体的工序,其中,在所述记录 层上直接或隔着其他层依次载置树脂原料层和具有与所述凹凸形状对应的转印用凹凸形状的压模,在该状态下使所述树脂原料层固化,得到具备所述基板、所述记录层、所述树脂原料层和所述压模的粘结体;和 形成所述中间层的工序,其中,从所述树脂原料层上剥 离所述压模,将所述转印用凹凸形状转印到所述树脂原料层后,实施表面改性处理,以促进已转印有所述转印用凹凸形状的所述树脂原料层固化,形成所述中间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风吕本滋行阿河雅史川野敏史竹岛秀治桐藤缘古村充史水野久美松村由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