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田昌幸专利>正文

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2852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根据输入轴和输出构件间产生的旋转差可控制输出构件旋转的、部件数量少、构造紧凑且简单的变速装置。其具有:输入轴(11);偏心导向板(13),其以输入轴(11)为轴心被支撑,具有以与其旋转中心不同的偏心位置为中心的偏心导向部(12);借助于动力传递构件旋转驱动偏心导向板(13)的第2输入构件;内外齿轮(19),其具有由偏心导向部(12)导向的圆筒导向部(16),设有以偏心导向板(13)的偏心位置为轴心的外齿(17)及内齿(18);输出构件,其旋转中心与输入轴(11)位于相同轴心上,具有与外齿(17)进行齿轮连结的连结内齿(20)。内齿(18)借助于齿轮连结机构(22)与输入轴(11)连结,根据输入轴(11)及第2输入构件的转速差,在使内外齿轮(19)旋转的同时沿偏心导向部(12)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在输入轴周围旋转内外齿轮而对输出构件的旋转进行控制的变 速装置,该内外齿轮分别借助于内齿和外齿与输入轴和输出构件进行齿轮连结。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自行车用的变速装置,提出有把链挂在从多级链轮中选择的 链轮上的外装式变速装置、把变速机构内置在后轮的轮毂内的内装式变速装置的方案。作 为内装式变速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自行车用变速装置中,对于装入框架的齿 轮箱和由脚踏板的踏力旋转的曲轴自由旋转地设置从动旋转体,在其一侧固定链轮,在与 曲轴一体旋转的托架轴支多级行星齿轮,在行星齿轮的各级内侧分别啮合可旋转的太阳齿 轮,在托架和从动旋转体间设置吸收旋转速度差的棘轮机构,进行允许、阻止各级太阳齿轮 的旋转的单向离合器的切换操作,由此,切换对曲轴增速的内齿齿轮来进行变速。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涉及变速装置的专利技术中,该变速装置具有输入转子;与该 输入转子同心的输出转子;与上述输入转子同心的托架;具有可自由旋转支撑在该托架上 并与上述输入转子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及与上述输出转子卡合的第二卡合部,把上述输入转 子的旋转向上述输出转子传递的偏心转子;安装于上述输入转子和上述托架之间的单向离 合构件;限制上述托架旋转的旋转限制构件。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涉及自行车的降低负荷装置的专利技术,该降低负荷装置不需 要另外的辅助驱动源,可以与加在自行车上的负荷量相应地自动改变速度,使自行车即使 在坡道等上也可以轻快地行进。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涉及自行车用无级变速装置的专利技术,该自行车用无级变速 装置具有输入侧旋转部件;多列配设于该输入侧旋转部件内周,各基部侧与输入侧旋转 部件枢轴连接,同时具有对输入侧旋转部件的中央侧施力的弹簧的棘爪;位于上述输入侧 旋转部件中央侧的由棘轮等构成的输出侧旋转部件,使上述输入侧旋转部件或输出侧旋转 部件相对地偏心移动而进行变速。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平6-26308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2001-23499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国特开平10-129568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国特开昭64-004593号公报但是,在外装式的变速装置中,因为在行进中对杆进行操作,所以产生链从链轮脱 开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装式变速装置中,需要有构成棘轮机构或对应各级 太阳齿轮或内齿齿轮的单向离合器的多个部件,具有构造复杂的问题。进而另外在专利文 献2至4所述的变速装置中也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自行车用变速装置同样具有构造复杂或 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种情况,以提供根据输入轴和输出构件间产生的旋转差可控制输出 构件旋转的、部件数量少、构造紧凑且简单的变速装置为目的。按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变速装置,具有与输入构件连接的输入轴,偏心导向板,其以上述输入轴为轴心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以与该旋转中心不 同的偏心位置为中心的环状的偏心导向部,借助于动力传递构件旋转驱动上述偏心导向板的第2输入构件,内外齿轮,其具有由上述偏心导向板的偏心导向部导向的圆筒导向部,设有以上 述偏心导向板的偏心位置作为轴心的外齿及内齿,输出构件,其旋转中心位于与上述输入轴相同轴心上,具有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 述外齿进行齿轮连结的连结内齿,收容上述偏心导向板、上述内外齿轮、上述输入轴的一部分及上述输出构件的一 部分的壳体,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内齿借助于齿轮连结机构与上述输入轴连结,根据上述输入 轴及上述第2输入构件的转速差,在使上述内外齿轮旋转的同时沿上述偏心导向部旋转。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变速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偏心导向部和上述圆筒导向部之 间安装滚柱轴承。由此,可使内外齿轮以低阻力沿偏心导向部旋转,可高效保持从输入构件向输出 构件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变速装置中,优选上述齿轮连结机构构成具有与上 述输入轴连接的大径齿轮;第2偏心导向板,其在外周侧与上述输出构件连接,在与上述输 入轴相同轴心上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以与其旋转中心不同的偏心位置为中心的环状的 第2偏心导向部;第2内外齿轮,其具有由上述第2偏心导向部导向的第2圆筒导向部,以 上述第2偏心导向板的偏心位置为共同轴心,并分别设有与设于上述大径齿轮的大径内齿 进行齿轮连结的第2外齿及第2内齿;小径外齿轮,其与上述输入轴轴心重合地配置,在两 侧分别具有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内齿进行齿轮连结的第3外齿及与上述第2内齿进行齿 轮连结的第4外齿。由此,通过使偏心导向板以第2输入构件的转速在输入轴的周围旋转,可使偏心 导向部在输入轴周围旋转,可以借助于齿轮连结机构使以基于输入轴的转速的转速旋转的 内外齿轮沿偏心导向部旋转。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变速装置中,优选上述输入轴借助于单向离合器与上 述壳体连接。由此,在输出构件锁定的情况下,借助于内外齿轮在小径外齿轮产生反向旋转,传 递到第2内外齿轮,该反向旋转借助于第2内外齿轮传到大径齿轮,欲使大径齿轮反向旋 转,但大径齿轮不能反向旋转而停止。由此,输出构件、偏心导向板、内外齿轮、小径外齿轮、 第2内外齿轮及大径齿轮全体一起停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变速装置中,优选在上述第2偏心导向部和上述第2圆 筒导向部之间安装第2滚柱轴承。由此,可以使第2内外齿轮沿第2偏心导向部以低阻力旋转,借助于第2内外齿轮可把来自输入构件的旋转动力高效地传递到内外齿轮。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变速装置,具有配置在中央的固定轴,偏心导向板,其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固定轴,具有以与该固定轴的轴心不同的 偏心位置为中心的环状的偏心导向部,借助于单向离合器与上述偏心导向板连结的输入构件的输入轴,内外齿轮,其具有嵌入上述偏心导向部被导向的圆筒导向部,具有与该圆筒导向 部共同轴心的内齿及外齿,输出构件,其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固定轴上,与该固定轴的轴心相同,具有与上述 内外齿轮的上述外齿进行齿轮连结的连结内齿,按压部,其借助于齿轮连结机构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内齿进行齿轮连结,一侧 借助于按压安装构件与上述偏心导向板的侧部中央抵接,另一侧借助于第2单向离合器与 贯通中央部的上述固定轴连接,与该偏心导向板一体旋转,在上述输出构件上产生负荷的情况下,在将旋转的上述内外齿轮沿上述偏心导向 部旋转的同时使上述按压部相对上述偏心导向板滑动。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变速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偏心导向部和上述圆筒导向部之间 安装滚柱轴承。由此,可使内外齿轮以低阻力沿偏心导向部旋转,可高效保持从输入构件向输出 构件的动力传递的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变速装置中,上述按压安装构件可构成为具有多个孔部, 其在上述按压部的与上述偏心导向板相对侧具有开口,与贯通该按压部的上述固定轴平行地 包围该固定轴,在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分别从基侧插入上述孔部、在前侧设置滚珠的弹簧; 环状槽,其设置在上述偏心导向板的与上述按压部相对侧,并且以收纳由上述弹簧施力的上 述滚珠的底和防止该滚珠移动的顶与上述孔部的间隔重合的方式在周方向交互地形成。由此,在与输入轴一体旋转的输出构件上施加负荷的情况下,可由简单的构成使 按压部滑动,可调整向输出构件传递的转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变速装置中,上述齿轮连结机构可以构成为具有第 2偏心导向板,其在外周侧与上述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装置,其具有:与输入构件连接的输入轴,偏心导向板,其以上述输入轴为轴心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以与该旋转中心不同的偏心位置为中心的环状的偏心导向部,借助于动力传递构件旋转驱动上述偏心导向板的第2输入构件,内外齿轮,其具有由上述偏心导向板的偏心导向部导向的圆筒导向部,设有以上述偏心导向板的偏心位置作为轴心的外齿及内齿,输出构件,其旋转中心位于与上述输入轴相同轴心上,具有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外齿进行齿轮连结的连结内齿,收容上述偏心导向板、上述内外齿轮、上述输入轴的一部分及上述输出构件的一部分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内齿借助于齿轮连结机构与上述输入轴连结,根据上述输入轴及上述第2输入构件的转速差,在使上述内外齿轮旋转的同时沿上述偏心导向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11-26 2007-304764一种变速装置,其具有与输入构件连接的输入轴,偏心导向板,其以上述输入轴为轴心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以与该旋转中心不同的偏心位置为中心的环状的偏心导向部,借助于动力传递构件旋转驱动上述偏心导向板的第2输入构件,内外齿轮,其具有由上述偏心导向板的偏心导向部导向的圆筒导向部,设有以上述偏心导向板的偏心位置作为轴心的外齿及内齿,输出构件,其旋转中心位于与上述输入轴相同轴心上,具有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外齿进行齿轮连结的连结内齿,收容上述偏心导向板、上述内外齿轮、上述输入轴的一部分及上述输出构件的一部分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内齿借助于齿轮连结机构与上述输入轴连结,根据上述输入轴及上述第2输入构件的转速差,在使上述内外齿轮旋转的同时沿上述偏心导向部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偏心导向部和上述圆筒导向部 之间安装有滚柱轴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齿轮连结机构具有与上述输入轴 连接的大径齿轮;第2偏心导向板,其在外周侧与上述输出构件连接,在与上述输入轴相同 轴心上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以与其旋转中心不同的偏心位置为中心的环状的第2偏心 导向部;第2内外齿轮,其具有由上述第2偏心导向部导向的第2圆筒导向部,以上述第2 偏心导向板的偏心位置为共同轴心,并分别设有与设于上述大径齿轮的大径内齿进行齿轮 连结的第2外齿及第2内齿;小径外齿轮,其与上述输入轴轴心重合地配置,在两侧分别具 有与上述内外齿轮的上述内齿进行齿轮连结的第3外齿及与上述第2内齿进行齿轮连结的 第4外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轴借助于单向离合器与上述 壳体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偏心导向部和上述第2圆筒 导向部之间安装第2滚柱轴承。6.一种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配置在中央的固定轴,偏心导向板,其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固定轴,具有以与该固定轴的轴心不同的偏心 位置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昌幸
申请(专利权)人:池田昌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