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性接触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5320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耐久性优良的导电性接触件组件。为实现该目的,具备:多个板状的导电性接触件,其具有:第一接触部,其与输出检查用信号的电路结构相接触;弹性部,其在长度方向能够伸缩;第二接触部,其与检查对象相接触的前端与弹性部的宽度方向的缘端部相比向远离宽度方向中心轴的方向突出;以及第二连接部,其连接弹性部和第二接触部,其设置有在板厚度方向贯通并且以平行于长度方向的边为长边的长方形状的开口部;以及棒状部件,其被固着于导电性接触件支架,且贯通分别设置于多个导电性接触件的开口部,棒状部件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从两条短边与开口部的短边相平行且该两条短边的长度与开口部的短边的长度大致相等但比开口部的短边的长度短的长方形,去除包含位于下方的短边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性接触件组件,其在进行液晶面板或半导体集成电路 等电子部件中的导通状态检查或工作特性检查时,与所述电子部件的电极 或端子接触而进行电信号的发送接收。
技术介绍
以往,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检查对象的电特性检查的
,已知 有涉及导电性接触件组件的技术,所述电性接触件组件具有下述功能,艮口, 对应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连接用电极而设置多个导电性接触件,通过使导电 性接触件与连接用电极物理性接触,来确保电导通。导电性接触件组件具 备多个导电性接触件、以及保持该多个导电性接触件的导电性接触件支 架。在这样的导电性接触件组件中,提出用于对应与检查对象即半导体集 成电路等的微细化趋势伴随的连接用电极的排列间隔狭小化的各种技术。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涉及一种具备有与检查对 象相接触的接触部、对该接触部进行弹性作用的弹性部且做成板状的导电 性接触件。该现有技术通过隔开狭小的间隔在板厚度方向排列多个导电性 接触件,可以应对检查对象的连接用电极的排列间隔的狭小化。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2001-343397号公报但是,在使用上述的导电性接触件组件来重复进行检査的情况下,有 时每个导电性接触件的负荷特性产生混乱。因此,不仅不能进行稳定的检 査,而且有可能因不同情况而造成导电性接触件破损,在耐久性上存在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优良的 导电性接触件组件。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电 性接触件组件,其在输出检查用信号的电路结构与检查对象之间进行信号 的发送接收,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导电性接触件,所述导电性接触件 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其具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输出 检查用信号的电路结构相接触;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长度方向能够伸縮; 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检查对象相接触,其进行该接触的前端与 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的缘端部相比向远离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中心 轴的方向突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一 接触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二接 触部,其设置有在板厚度方向贯通并且以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的边为长边 的长方形状的开口部;导电性接触件支架,所述导电性接触件支架具有 多个第一引导槽,所述导电性接触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缘端部即所述第二接 触部突出一侧的缘端部嵌合并保持在所述第一引导槽中;以及多个第二引 导槽,所述多个第二引导槽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引导槽相对设置,嵌入到 位于对向侧的所述第一引导槽的所述导电性接触件的另一缘端部嵌合并 保持在所述第二引导槽中;以及棒状部件,所述棒状部件被固着于所述导 电性接触件支架,且贯通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导电性接触件的所述开口 部,所述棒状部件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从如下长方形中去除如下 区域而得到的形状,所述长方形是两条短边与所述开口部的短边相平行且 该两条短边的长度与所述开口部的短边的长度大致相等但比所述开口部 的短边的长度短的长方形,所述区域是包含位于下方的短边的至少一部分 的区域。此外,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所述棒状部件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梯形。此外,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所述梯形的截面的上底长度与下底长度之比为 2: 1。此外,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所述棒状部件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具 有两组平行的对边的五边形。此外,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所述棒状部件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直 角三角形。此外,在所述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前端比所述导电性接触件支 架的外侧面、即在内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引导槽的部分的外侧面更向所述外 侧面的法线方向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性接触件组件,具备多个导电性接触件, 所述导电性接触件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其具有第一接触部,所述 第一接触部与输出检査用信号的电路结构相接触;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 长度方向能够伸縮;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检查对象相接触的前 端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的缘端部相比向远离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 中心轴的方向突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部和所述 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 二接触部,其设置有在板厚度方向贯通并且以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的边为 长边的长方形状的开口部;以及棒状部件,所述棒状部件被固着于保持多 个所述导电性接触件的导电性接触件支架,且贯通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导 电性接触件的所述开口部,所述棒状部件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从 如下长方形中去除如下区域而得到的形状,所述长方形是两条短边与所述 开口部的短边相平行且该两条短边的长度与所述开口部的短边的长度大 致相等但比所述开口部的短边的长度短的长方形,所述区域是包含位于下 方的短边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由此,可提供一种耐久性优良的导电性接 触件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性接触件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性接触件的结构的图3是表示导电性接触件支架的上面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性接触件组件的内部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棒状部件的截面形状的局部放大图6是表示棒状部件的其它结构例(第二例)的剖面图7是表示棒状部件的其它结构例(第三例)的剖面图8是表示棒状部件的其它结构例(第四例)的剖面图。标记说明61:导电性接触件组件 2:导电性接触件 3:导电性接触件支架 3a:上面部 3b、 3c:侧面部 3d:底面部4、 5、 6、 7:棒状部件 2h第一接触部22:第二接触部 23:弹性部23a:直线部23b:弯曲部 24:第一连接部 25:开口部 26:第二连接部 31:保持部 32:固着用孔部31a:第一引导槽 31b:第二引导槽 100:电路基板 101:固定部件 200:检查对象 P、 Q:目U顺 △ !:偏移量 &、 h:突出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 施方式")。此外,应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的 关系、各部分的厚度的比例等有时与实际不同,当然,有时在附图相互之7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性接触件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该图所示的导电性接触件组件1进行检查对象即液晶面板等电路结构的导 通状态检查或工作特性检查,其具备做成板状的多个导电性接触件2、 收容保持多个导电性接触件2的导电性接触件支架3、被固着于导电性接触件支架3且支承多个导电性接触件2的棒状部件4。首先,说明导电性接触件2。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导电性 接触件2的结构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别将图2中的铅直方向称为"导 电性接触件2的长度方向",将图2中的水平方向称为"导电性接触件2 的宽度方向",将与这些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即垂直于纸 面的方向称为"导电性接触件2的板厚度方向"。图2所示的导电性接触件2以使用导电性材料做成板状的方式形成, 从而建立生成检査用信号的电路结构与检查对象的电连接。更具体地说, 导电性接触件2具备与包含检查用电路的规定的电路结构物理性接触的 第一接触部21、与液晶面板等检查对象物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性接触件组件,其在输出检查用信号的电路结构与检查对象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导电性接触件,所述导电性接触件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其具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输出检查用信号的电路结构相接触;弹性 部,所述弹性部在长度方向能够伸缩;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检查对象相接触,其进行该接触的前端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的缘端部相比向远离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中心轴的方向突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其设置有在板厚度方向贯通并且以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的边为长边的长方形状的开口部; 导电性接触件支架,所述导电性接触件支架具有:多个第一引导槽,所述导电性接触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缘端部即所 述第二接触部突出一侧的缘端部嵌合并保持在所述第一引导槽中;以及多个第二引导槽,所述多个第二引导槽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引导槽相对设置,嵌入到位于对向侧的所述第一引导槽的所述导电性接触件的另一缘端部嵌合并保持在所述第二引导槽中;以及 棒状部 件,所述棒状部件被固着于所述导电性接触件支架,且贯通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导电性接触件的所述开口部, 所述棒状部件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从如下长方形中去除如下区域而得到的形状,所述长方形是两条短边与所述开口部的短边相平行且该两条短边的 长度与所述开口部的短边的长度大致相等但比所述开口部的短边的长度短的长方形,所述区域是包含位于下方的短边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屋敷由香茂木孝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