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系统和具备该电源系统的车辆、蓄电装置的升温控制方法、以及存储着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蓄电装置的升温控制的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媒介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1562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蓄电装置的升温控制时,如果电压值(Vb1)超过了上限值(VbH1),修正值运算部(66-1)输出负的修正值。于是,占空指令(Ton1)被朝着减小的方向修正。即,占空指令(Ton1)被朝着提高转换器的升压率的方向修正。另一方面,如果电压值(Vb1)低于下限值(VbL1),修正值运算部(66-1)输出正的修正值。于是,占空指令(Ton1)被朝着增大的方向修正。即,占空指令(Ton1)被朝着降低转换器的升压率的方向修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包含在电源系统内的蓄电装置升温的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鉴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混合动力型汽车(Hybrid Vehicle )、 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等受到关注。在这些车辆上,搭载着作为动力 源的电动机、和作为其电力源的二次电池、电容器等的蓄电装置。通常,二次电池、电容器等的蓄电装置,当温度降低时,其容量降低, 结果,充放电特性降低。因此,在上述车辆中,车辆系统起动后,蓄电装 置的温度降低了时,必须迅速地将蓄电装置升温。日本特开2005-332777号公报,揭示了在低温时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 用蓄电池内部的发热将蓄电池预热的升温(warm-up,加热、预热)控制 装置。该升温控制装置,具备充放电模式设定单元、限幅值设定单元、和 升温控制单元。充放电模式设定单元,根据蓄电池的状态,可变地设定使 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交替地呈脉冲状反复的充放电模式。限幅值设定单元, 根据蓄电池的温度,可变地设定限制充放电模式的最大振幅的限幅值。升 温控制单元,当蓄电池温度不足规定温度时,在由限幅值设定单元设定的 限幅值的范围内,按照由充放电模式设定单元设定的充放电模式,执行蓄 电池的充》丈电。根据该升温控制装置,能够在借助限幅值设定单元保护蓄电池的状态 下促进利用内部发热的温度上升,能够使低温时降低了的蓄电池容量尽快ii恢复。上述混合动力型汽车、电动车中,为了提高加速性能、行驶持续距离等的行驶性能,蓄电部的大容量化日益i^艮。作为使蓄电部大容量化的措施, 考虑了具有若干蓄电装置的构造。但是,上述日本特开2005-332777号公才艮中,对于这样具备若干蓄电装 置的电源系统中的蓄电装置的升温控制、以及此时蓄电装置的保护方法, 并没有揭示。另外,为了充分地利用蓄电部大容量化的优点,需要在蓄电装置的温度 降低了时迅速地将蓄电装置升温。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保护蓄电装置的状态下使蓄电装置 升温的、具备若干个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以及具备该电源系统的车辆。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具备若干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提供 用于在保护蓄电装置的状态下使该蓄电装置升温的升温控制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具备若干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提供 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媒介物,该存储媒介物存储着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在 保护蓄电装置的状态下将其升温的升温控制的程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保护蓄电装置的状态下能尽可 能快地将蓄电装置升温的、具备若干个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以及具备该 电源系统的车辆。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具备若干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提供 用于在保护蓄电装置的状态下尽快地将蓄电装置升温的升温控制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具备若干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提供 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媒介物,该存储媒介物存储着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在 保护蓄电装置的状态下尽快地将蓄电装置升温的升温控制的程序。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系统,是可向负载装置供给电力的电源系统,具备第1 和第2蓄电装置、电力线、第1转换器和第2转换器、以及控制装置。第1和第2蓄电装置可充放电。电力线可在该电源系统和负载装置之间授受 电力。第l转换器设在第l蓄电装置与电力线之间,在第l蓄电装置与电 力线之间进行电压变换。第2转换器设在第2蓄装置与电力线之间,在第 2蓄电装置与电力线之间进行电压变换。控制装置控制第1和第2转换器。 另外,控制装置,当通过第1和第2转换器以及电力线在第1和第2蓄电 装置之间授受电力、由此使第l和第2蓄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升温的升温 控制时,控制与充电侧蓄电装置对应的转换器使得充电侧蓄电装置的电压 不超过上P艮值。控制装置,还控制与放电侧蓄电装置对应的转换器使得放 电侧蓄电装置的电压不低于下限值。最好是,控制装置,包含分别控制第1和第2转换器的第1和第2控 制部。第1和第2控制部,分别包含电压控制部和第l修正部。电压控制 部,在升温控制时,控制对应的转换器使得把电力线的电压控制为目标电 压。第l修正部,当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超过了上限值时,朝着电力线 的电压上升的方向,修正电压控制部的输出,当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低 于下限值时,朝着电力线的电压下降的方向,修正电压控制部的输出。最好是,第1和第2控制部,还分别包含第2修正部。第2修正部, 当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超过了上P艮值时,朝着上升方向修正目标电压; 当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低于下限值时,朝着下降方向修正目标电压。最好是,控制装置,包含分别控制第1和第2转换器的第1和第2控 制部。第1和第2控制部,分别包含电流控制部和第1修正部。电流控制 部,在升温控制时,控制对应的转换器使得将对应的蓄电装置的充放电电 流控制为目标电流。第1修正部,当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超过了上限值 时,朝着电力线的电压上升的方向,修正电流控制部的输出;当对应的蓄 电装置的电压低于下限值时,朝着电力线的电压下降的方向,修正电流控 制部的输出。最好是,第1和第2控制部,还分别包含第2修正部。第2修正部,当 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超过了上限值时,修正目标电流使得流向对应的蓄 电装置的充电电流减少;当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低于下限值时,修正目13标电流使得从对应的蓄电装置流出的放电电流减少。最好是,控制装置,包含分别控制第1和第2转换器的第1和第2控制 部。第1控制部包含电流控制部和第1修正部。第2控制部包含电压控制 部和第2修正部。电流控制部,在升温控制时,控制第1转换器使得第1 蓄电装置的充放电电流成为目标电流。第1修正部,当第l蓄电装置的电 压超过了上限值时,朝着电力线的电压上升的方向,修正电流控制部的输 出;当第1蓄电装置的电压低于下P艮值时,朝着电力线的电压下降的方向, 修正电流控制部的输出。电压控制部,在升温控制时,控制第2转换器使 得电力线的电压成为目标电压。第2修正部,当第2蓄电装置的电压超过 了上限值时,朝着电力线的电压上升的方向,修正电压控制部的输出;当 第2蓄电装置的电压低于下限值时,朝着电力线的电压下降的方向,修正 电压控制部的输出。最好是,第1控制部,还包含第3修正部,第2控制部,还包含第4修 正部。第3修正部,当第1蓄电装置的电压超过了上限值时,修正目标电 流使得流向第1蓄电装置的充电电流减少;当第1蓄电装置的电压低于下 限值时,修正目标电流使得从第1蓄电装置流出的放电电流减少。第4修 正部,当第2蓄电装置的电压超过了上限值时,朝着上升方向修正目标电 压;当第2蓄电装置的电压低于下P艮值时,朝着下降方向修正目标电压。最好是,上下限值,根据对应的蓄电装置的温度和充电状态的至少一方 设定。最好是,控制装置,在升温控制时,控制与充电侧蓄电装置对应的转换 器使得充电侧蓄电装置的电压成为上限值。最好是,控制装置,包含目标值设定部、第1和第2控制部。目标值设 定部,在升温控制时,设定电力线的目标电压使得充电侧蓄电装置的电压 成为上P艮值。第1和第2控制部,分别控制第1和第2转换器使得电力线 的电压成为目标电压。最好是,控制装置,包含目标值设定部、第1和第2控制部。目标值设 定部,在升温控制时,设定充电侧蓄电装置的目标充电电力使得充电侧蓄电装置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系统,能够向负载装置供给电力,具备: 能够充放电的第1和第2蓄电装置, 能够在该电源系统与上述负载装置之间授受电力的电力线, 设在上述第1蓄电装置与上述电力线之间、在上述第1蓄电装置与上述电力线之间进行电压变换的第 1转换器, 设在上述第2蓄电装置与上述电力线之间、在上述第2蓄电装置与上述电力线之间进行电压变换的第2转换器,和 控制上述第1和第2转换器的控制装置; 上述控制装置,当通过上述第1和第2转换器以及上述电力线在上述第1和第2 蓄电装置之间授受电力、由此使上述第1和第2蓄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升温的升温控制时,控制与充电侧蓄电装置对应的转换器使得上述充电侧蓄电装置的电压不超过上限值,控制与放电侧蓄电装置对应的转换器使得上述放电侧蓄电装置的电压不低于下限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真士石川哲浩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