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的生物功能化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15095 阅读:7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的生物功能化改性方法,将洁净的无机/金属材料浸泡在pH为7.2~10的多巴胺碱性水溶液,其间通入氧气使其充分氧化获得单层聚多巴胺修饰层,干燥后将材料置于空气气氛中在50-200℃热氧化处理,获得多层结合牢固的具有高反应活性的聚多巴胺层。处理后的材料浸入含氨基或巯基的生物功能分子的溶液中,在材料表面获得牢固结合的生物功能仿生修饰层。本方法获得的聚多巴胺修饰层具有优异的抗形变性能、稳定性能和反应活性,能直接与生物分子中的氨基或巯基反应而将生物活性分子共价固定在表面,并且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或金属材料表面的改性技术,特别涉及人工器官材料、生物传感器材料、防腐蚀材料及生物除污材料表面的改性技术。
技术介绍
金属或无机材料表面的生物功能化改性方法目前还主要是物理涂覆方法,而物理涂覆的有机层与金属基底之间由于作用力太弱往往容易脱落,而化学改性方法,如硅烷化方法、单分子层自组装方法往往要求基底是特异性的某一种化学成分,不能适应化学组成复杂的植入材料。自然界中的海洋贻贝通过分泌足丝蛋白,可以将自己牢固地固定在岩石(主要成分含各种无机矿物质)或船舶(主要成分为金属材料)上,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也不会掉下去。研究表明多巴胺具有模仿海洋贻贝足丝蛋白的粘附功能,并且多巴胺作为中间连接层具有二次反应性,可以在缓和的条件下将具有巯基或氨基的功能分子固定在材料表面。美国专利申请20080149566中提出了一种在各类材料表面采用聚多巴胺的仿生修饰方法,然而该方法形成聚多巴胺所需的氧化条件仅仅是利用溶液中溶解的少量氧气,采用该方法在无机或金属材料表面难以形成牢固的聚多巴胺层,因此该申请人指出其在无机或金属材料表面形成的聚多巴胺修饰层不能经受超声清洗。专利技术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的生物功能化改性方法,在无机以及金属材料表面获得牢固结合的聚多巴胺仿生修饰层,包含以下制备步骤:A、将洁净的无机/金属材料浸泡在pH为7.2~10的多巴胺碱性水溶液中0.1~48小时,其间通入氧气10~100SCCM使其充分氧化,然后超声清洗样品,获得单层聚多巴胺修饰层;B、重复A步骤以获得一层以上聚多巴胺修饰层;干燥后将材料置于空气气氛中在50-200℃热氧化处理,获得多层结合牢固的具有高反应活性的聚多巴胺层;C、将B处理后的材料浸入含氨基或巯基的生物功能分子的溶液中0.1~48小时,取出后超声清洗,获得表面生物功能化的目标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的生物功能化改性方法,在无机以及金属材料表面获得牢固结合的聚多巴胺仿生修饰层,包含以下制备步骤:A、将洁净的无机/金属材料浸泡在pH为7.2~10的多巴胺碱性水溶液中0.1~48小时,其间通入氧气10~100SCCM使其充分氧化,然后超声清洗样品,获得单层聚多巴胺修饰层;B、重复A步骤以获得一层以上聚多巴胺修饰层;干燥后将材料置于空气气氛中在50-200℃热氧化处理,获得多层结合牢固的具有高反应活性的聚多巴胺层;C、将B处理后的材料浸入含氨基或巯基的生物功能分子的溶液中0.1~48小时,取出后超声清洗,获得表面生物功能化的目标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基于聚多巴胺的生物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楠翁亚军杨志禄宋强罗日方冷永祥杨苹王进陈俊英孙鸿吴熹李全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