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平射排泥器及排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402481 阅读:29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储罐平射排泥器及排泥系统,应用于液体储罐清理底部淤泥。由平射排泥器、电动四通阀、排泥阀与排泥泵组成;特征:在储罐内底部固定有平射排泥器,平射排泥器通过管线分别与罐外的四通阀相对的两个口连接,电动四通阀其余相对的两个口与排泥泵相连,在排泥泵的出口与四通阀之间有一个排泥旁路,排泥旁路上安装有排泥阀。电动四通阀在拖动装置的控制下实现定时换向,使平射排泥器的状态改变,从而提高了冲洗排泥效果,实验证明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使用清水,清除效果好,效率高,对储罐上部流体的挠动较小和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储罐,特别涉及储罐的排泥器及排泥系统。
技术介绍
储罐是一种最常用的液体储存装置,存储的液体中往往会含有一些泥沙或其他固体物质沉淀在储罐的底部,罐底底部沉积物质增多时需要清除底部沉积物。常规的清除方法包括人工清除、自然排泥、穿孔管水力排泥和射流器负压排泥等技术;人工清除的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自然排泥不能清除沉积物;穿孔管水力排泥技术消耗清水量大且清除不够彻底。因此前几种方法很少采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射流器负压排泥技术,射流负压排泥技术是用排泥离心泵带动射流泵来产生负压吸出罐底沉积物的方法,射流泵的效率一般不超过20%,排泥离心泵的效率一般只有60%左右,当射流泵与排泥离心泵联合使用时效率不高于13%,因此效率非常低,且消耗了大量的清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储罐平射排泥器及排泥系统,能清除储罐底部沉积物,清除彻底,不使用清水。克服现有技术清除效率低,且消耗了大量的清水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储罐排泥系统,主要由平射排泥器、储罐、四通阀、排泥阀和排泥泵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储罐底部固定有两个平射排泥器,两个平射排泥器通过管线分别与储罐外的四通阀的相对两个接口连接,四通阀其余两个相对的接口之4一与排泥泵入口管线相连,四通阀剩余的一个接口有管线连接排泥阀,在排泥阀与四通阀剩余一个接口连接的管线上连接有排泥泵的出口管线。所述的四通阀为双"L"型电动四通球阀。一种储罐平射排泥器,主要由平射底唇、平射上唇、下转换腔体、吸入腔体、壳体、挡流板、连通管、中间腔体、上转换腔体、进出水管、连接法兰、上凡尔罩、上凡尔球、下凡尔罩、下凡尔球、平射头进水管、平射头进水口和平射头组成;壳体上下端部焊接有钢板,壳体内焊接有两个隔板和一个挡流板将壳体内部自下而上分为下转换腔体、吸入腔体、中间腔体和上转换腔体四个腔体,挡流板焊接在吸入腔体和中间腔体之间,吸入腔体壁上有液体吸入孔;进水管线穿过上转换腔与中间腔体连通,上转换腔体与中间腔体之间的隔板上固定有上凡尔罩和上凡尔球。液体只能从中间腔体流到上转换腔体内。在上转换腔体与中间腔体之间的隔板上焊接有连通管,连通管穿过中间腔体、挡流板和吸入腔体与下转换腔体和吸入腔体之间的隔板焊接。连通管把上转换腔体与下转换腔体连通;中间腔体与吸入腔体之间挡流板上固定有下凡尔罩和下凡尔球。液体只能从吸入腔体流到中间腔体内。挡流板延伸到壳体外部;平射头进水管上端焊接在壳体的下端钢板上,平射头进水管中部焊接在平射头上端钢板上,平射头进水管的下端焊接在平射底唇上;平射头进水管在平射头腔体内有出水口;平射头进水管将下转换腔体与平射头腔体连通;平射头的下端焊接有平射上唇;平射底唇和平射上唇之间的距离2 5毫米之间,平射底唇和平射上唇组成了平射器。上述的四通阀为双"L"型电动四通球阀,在拖动装置的控制下定5时换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平射排泥器兼具吸入与喷出两种工作状态,交错分布的两组平射排泥器在排泥泵的推动与电动四通阀的控制下实现吸入和喷出的交互变化,不使用清水,清除效果好,效率高,对储罐上部流体的挠动较小和不污染环境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射排泥器的结构与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排泥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示意图。图中l-平射底唇,2-平射上唇,3-下转换腔体,4-吸入腔体,5-壳体,6-挡流板,7-连通管,8-中间腔体,9-上转换腔体,10-进出水管,11-连接法兰,12-上凡尔罩,13-上凡尔球,14-凡尔罩,15-下凡尔球,16-平射头进水管,17-平射头进水口, 18-平射头,19-平射器,20-储罐,21-电动四通阀,22-排泥阀,23-排泥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其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l。储罐排泥系统,由平射排泥器19、储罐20、四通阀21、排泥阀22和排泥泵23组成。在储罐20底部焊接固定有两个平射排泥器19,两个平射排泥器19通过管线分别与储罐20外的四通阀21的相对两个接口连接,四通阀21其余两个相对的接口之一与排泥泵23入口管线相连,四通阀21剩余的一个接口有管线连接排泥阀22,在排泥阀22与四通阀21剩余一个接口连接的管线上连接有排泥泵23的出口管线。四通阀21采用的是双"L"型电动四通球阀。参阅图!。储罐平射排泥器,由平射底唇1、平射上唇2、下转换腔体3、吸入腔体4、壳体5、挡流板6、连通管7、中间腔体8、上转 换腔体9、进出水管IO、连接法兰ll、上凡尔罩12、上凡尔球13、下 凡尔罩14、下凡尔球15、平射头进水管16、平射头进水口 17和平射 头18组成。壳体5为圆筒状,圆筒直径为325毫米。为了便于加工和焊接,分 为两节,两节圆筒中间焊接的是一个圆形挡流板6。壳体5上下端部 焊接有钢板,壳体5内焊接有两个隔板和一个挡流板6将壳体5内部 自下而上分为下转换腔体3、吸入腔体4、中间腔体8和上转换腔体9 四个腔体。吸入腔体4壁上有四个液体吸入孔。进水管线IO顶部焊接有连接法兰11。进水管线10穿过上转换腔9 与中间腔体8连通,上转换腔体9与中间腔体8之间的隔板上固定有 上凡尔罩12和上凡尔球13,在上转换腔体9与中间腔体8之间的隔板 上焊接有连通管7,连通管7穿过中间腔体8、挡流板6和吸入腔体4 与下转换腔体3和吸入腔体4之间的隔板焊接。连通管7把上转换腔 体9与下转换腔体3连通;中间腔体8与吸入腔体4之间挡流板6上固定有下凡尔罩14和下 凡尔球15,挡流板6延伸到壳体5外部;平射头进水管16上端焊接在壳体5的下端钢板上,平射头进水管 16中部焊接在平射头18上端钢板上,平射头进水管16的下端焊接在 平射底唇l上;平射头进水管16在平射头18腔体内有出水口;平射 头进水管16将下转换腔体3与平射头18腔体连通;平射头18的下端焊接有平射上唇2;平射底唇1和平射上唇2之 间的距离3毫米,平射底唇1和平射上唇2组成了平射器。储罐平射排泥器及排泥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图1和图2中,平射排泥器分为吸入与喷出两种工作状态。当平射排泥器19处于吸入状态时,罐底被扰动的含泥污水在平射7器的挡流板6的遮挡作用下不会对上部的液体分布产生扰动,而从吸入孔5进入吸水腔体4内,含泥污水推开下凡尔罩14上的下凡尔球15进入中间腔体8,由于中间腔体8内的压力小于上转换腔体9的压力上凡尔球13处于关闭状态,污水直接从中间腔体8经过管道进入罐外的电动四通阀21中;穿过四通阀21的含泥污水进入排泥泵23,经加压后再次进入四通阀21,穿过四通阀21后通过管道进入喷出的平射排泥器。当平射排泥器处于喷出状态时,加压后的含泥污水通过进出水管10把高压污水送入中间腔体8,由于中间腔体8的压力高于吸入腔体4下凡尔球15关闭,上凡尔球13打开,污水进入上转换腔体9然后通过连通管7进入下转换腔体3内,高压污水由下转换腔体3通过平射头进水管16进入平射头18内,平射头18内的高压污水通过平射底唇1和平射上唇2组成的环形喷嘴沿罐底把沉积的污泥冲起与污水一起从处于吸入状态的平射排泥器内。四通阀21选用双"L"型电动四通球阀,在拖动装置的控制下实现定时换向,使平射排泥器19的状态改变,从而提高了冲洗排泥效果。通常换向时间一般在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罐排泥系统,主要由平射排泥器(19)、储罐(20)、四通阀(21)、排泥阀(22)和排泥泵(2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储罐(20)底部固定有两组平射排泥器(19),两组平射排泥器(19)通过管线分别与储罐(20)外的四通阀(21)的相对两个接口连接,四通阀(21)其余两个相对的接口之一与排泥泵(23)入口管线相连,四通阀(21)剩余的一个接口有管线连接排泥阀(22),在排泥阀(22)与四通阀(21)剩余一个接口连接的管线上连接有排泥泵(23)的出口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余巍李青李志铭孙广森王春放魏喜峰徐银燕袁征张尚锟张永灵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中联机电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5年02月25日 17:43
    六艺,含义有二: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