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针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8635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具有中空针头(3)的注射装置的防针刺装置,包括附接到注射装置上的护套(1)。护套(1)具有三个位置。在第一非操作位置上,护套(1)密封性地包围针头(3)。在第二操作位置上,移除护套(1)的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保持附接到注射装置上,并且第三部分(6)绕铰链构件(16)枢转以露出针头。在第三覆盖位置上,第三部分(6)绕铰链构件(16)枢转以至少包围针头(3)的针尖且由在第二部分(5)与第三部分(6)之间作用的保持构件(19)保持在这个位置上。该装置易于制造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针剌装置,该防针剌装置与诸如注射器的注射装置一起使用。
技术介绍
针剌伤害一般发生在医疗环境中,特别是在使用注射器或其他注射装置之前或之 后,此时,使用者无意中把针头剌到他自己或她自己体内,甚至是其他人体内。防止这样的 伤害当然非常重要,因为这样的伤害不但能够传播传染病和疾病,而且会很痛且可能致残。 有几种已知的方法试图防止针剌伤害。例如,把一些注射器制成具有在使用之后 借助于注射器中的弹簧而自动縮回的针头。然而,这需要复杂的结构,并且制造费用高。此 外,它没有解决在注射之前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另一种已知的方法是放回注射器所配备的管状护套以保护针头。如今不推荐在用 完注射器之后放回护套的这种做法,因为难以把针头的端部准确地放入护套中。有人认为, 试图重新套上针头护套实际上是引起大多数针剌伤害的原因。此外,护套能够很容易地被 再次移除,因此伤害还是有可能的。 又一种已知的防针剌装置是一种安装在注射器筒上的自动针头护套,该护套能够 滑出以覆盖针头。EP-A-0 268 445公开了一种带有静止护套部分和可动护套部分的结构, 该可动护套部分由弹簧偏压到覆盖针头的伸展位置上。该可动护套部分縮回以露出针头供 使用,并且在解除了縮回压力时,弹簧就使该可动护套部分自动移入伸展位置,可动护套部 分在该伸展位置被锁定。该可动护套部分具有凸起,该凸起容纳在该静止护套部分的轨道 中从而控制该可动护套部分的运动并且锁定它。同样,这是制造费用高的比较复杂的结构。 在W0 03/105935中有类似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具有中空针头的注射装置的防针剌装置,包括附接到注射 装置上的护套,该护套被构造和布置成,在第一非操作位置该护套密封地包围针头,在第二 操作位置该护套的第一部分被移除,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保持附接到注射装置上,并且所 述护套的第三部分绕铰链构件枢转以露出针头,在第三覆盖位置所述护套的第三部分绕铰 链构件枢转以至少包围针头的针尖且由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保持。 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装置易于制造,这是因为它仅使用护套,而不用弹簧或轨道。这种装 置也易于使用,而没有把护套放回到针头上所带来的固有危险,这是因为枢转运动有效地 将护套从侧面移到针头上方,使得使用者不需要把手靠近针头。在覆盖位置上,第三部分由 第二部分保持,从而难以再次移动第三部分。因此,这种装置易于制造和使用,并且操作安全。 第二部分适合于附接到装有针头的针座上。第二部分可以是大致圆筒形。 在非操作位置上,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从第二部分沿轴向延伸超过针头的端部,以形成用于针头的大致为圆筒形的盖。第一部分可绕盖的周边的大约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延伸。第一部分在其远离第二部分的端部处具有沿轴向延伸超过第三部分的凸起。抓住该凸起从而移除第一部分。 通过向第三部分施加力,第三部分能够角运动地从非操作位置移入操作位置,以及从操作位置移入覆盖位置。第三部分可具有在非操作位置上突出超过所述针头的针尖的舌状物。通过向舌状物施加力可使第三部分移动。 在非操作位置上,针尖可被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覆盖。第一部分在其远离第二部分的端部处可具有凸起,该凸起沿径向向内延伸以覆盖针尖。或者,第三部分可具有闭合件,该闭合件沿径向向内延伸以覆盖针尖。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铰链构件和保持构件连接,该保持构件在非操作位置和覆盖位置上被接合。这种布置使得,在非操作位置上,第一部分防止保持构件的脱开接合,但是一旦移除第一部分,保持构件就在第三部分绕铰链构件运动时脱开接合。 铰链构件可围绕第二部分的周边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延伸。该铰链构件优选地为弹簧或活铰链构件,从而,在第三部分从非操作位置移动时并且在保持构件脱开接合之后,铰链构件自动地将第三部分移入操作位置。这个自动的移动意味着,使用者只需接触第三部分一次就可使其移入操作位置。在操作位置上,第三部分尽可能地接近与注射装置成直线,因此,第三部分角运动通过约180°角。 在第三部分从操作位置移动时,一旦第三部分的角运动超过预定量,铰链构件就使得第三部分移向覆盖位置。这个预定量可以在80。与100°之间。铰链构件可使第三部分直接移入覆盖位置,使得使用者只需接触第三部分一次来实现这样的移动。或者,可施加另一手动的力使第三部分移入覆盖位置。在覆盖位置上,第三部分移动超过非操作位置,保持构件接合在形成永久锁定结构的位置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构件包括至少一对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上的对应阶梯状部分。在非操作位置上,成对的阶梯状部分通过弱化部附接,当第三部分从非操作位置开始的角运动超过预定量时,该弱化部适于断开。这个预定量可在30。与45°之间。铰链构件可在第二部分的周边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延伸,在移除第一部分之后,弱化部占据剩余周边(约三分之二)。 优选地,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上设置有两对阶梯状部分,这两对阶梯状部分由铰链构件分开,并且每对阶梯状部分都通过弱化部连接。这样确保了弱化部易于断开,并且铰链构件正确操作。 在覆盖位置上,第三部分上的阶梯状部分接合在第二部分上的阶梯状部分的后面以将第三部分保持在覆盖位置上。在覆盖位置上,第三部分移动超过非操作位置,确保第三部分覆盖针头,并且使第三部分保持在这个位置上,从而不容易再次露出针头。 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持构件包括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栓钉,该至少一个栓钉接合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另一个上的互补槽口中。适宜的是,所述栓钉或每个栓钉设置在第三部分上,所述槽口或每个槽口设置在第二部分上。所述栓钉或每个栓钉可具有两个棘爪,第一个棘爪在非操作位置上接合在槽口的凹口中,第二个棘爪在覆盖位置上接合在凹口中以提供永久锁定。可以有两个栓钉。 在一种变型中,保持构件包括用于非操作位置的第一机构和用于覆盖位置的第二机构。对于非操作位置,第一机构包括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一个上的凸起,该凸起接合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另一个上的互补凹口中,对于覆盖位置,第二机构 包括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一个上的栓钉,该栓钉接合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 述第三部分中的另一个上的互补槽口中。凸起和栓钉可以位于不同的部分上。因此,第三 部分上的凸起可接合在第二部分的凹口中,第二部分上的栓钉可接合在第二部分上的槽口 中以提供永久锁定。适宜的是,有两个凸起和两个栓钉。 还可以设置在覆盖位置上用于针头的辅助锁定机构。辅助锁定机构可包括第三部 分上的锁定构件,在第三部分超过非操作位置进入覆盖位置时,所述锁定构件允许针头通 过,但是所述锁定构件防止针头再次返回穿过。辅助锁定机构可包括一对相对的钩,其布置 成使得针头能够从一个方向在该对钩之间穿过但是不能从另一个方向在该对钩之间穿过。 为了确保难以把整个护套从注射装置上移除,护套通过锁定机构附接到装有针头 的针座上。锁定机构包括在护套或针座上的凸起,凸起接合在针座或护套的互补凹口中。或 者,护套和针座可以例如通过塑料材料的注射模制而制成为单个部件。 护套可以模制成为单个部件,其中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密封,但 没有实际熔接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上。这是通过在第一部分的周围模制形成小间隙而实 现的。护套随着冷却而收縮,但是第二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具有中空针头(3)的注射装置的防针刺装置,包括用于附接到注射装置上的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构造和布置成:在第一非操作位置所述护套密封地包围针头(3);在第二操作位置所述护套的第一部分(4)被移除,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5)保持附接到所述注射装置上,并且所述护套的第三部分(6)绕铰链构件(16)枢转以露出所述针头;以及在第三覆盖位置所述护套的第三部分(6)绕铰链构件(16)枢转以至少覆盖所述针头的针尖且由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5)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GB 2007-7-12 0713580.9;GB 2008-6-12 0810753.4一种用于具有中空针头(3)的注射装置的防针刺装置,包括用于附接到注射装置上的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构造和布置成在第一非操作位置所述护套密封地包围针头(3);在第二操作位置所述护套的第一部分(4)被移除,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5)保持附接到所述注射装置上,并且所述护套的第三部分(6)绕铰链构件(16)枢转以露出所述针头;以及在第三覆盖位置所述护套的第三部分(6)绕铰链构件(16)枢转以至少覆盖所述针头的针尖且由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5)保持。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5)用于附接到装有所述针 头(3)的针座(2)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在所述非操作位置,所述第一部分 (4)和所述第三部分(6)从所述第二部分(5)沿轴向延伸超过所述针头(3)的端部,以形成 用于所述针头的大致为圆筒形的盖。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4)围绕所述盖的周边的大 约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延伸。5.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4)在其远离所述 第二部分(5)的端部具有沿轴向延伸超过所述第三部分(6)的凸起(9)。6.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通过向所述第三部分(6)施加力, 所述第三部分(6)能够角运动地从所述非操作位置移动到所述操作位置,以及从所述操作 位置移动到所述覆盖位置。7.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第三部分(6)具有在所述非 操作位置突出超过所述针头的针尖的舌状物(12)。8.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5)和所述第三部 分(6)通过铰链构件(16)和保持构件(19)连接,所述保持构件在所述非操作位置和所述 覆盖位置被接合。9.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铰链构件(16)构造成使得在 所述第三部分(6)从所述非操作位置移动时并且在所述保持构件(19)脱开接合之后,所述 铰链构件(16)使得所述第三部分(6)自动地移动到所述操作位置。10.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在所述操作位置,所述第三部分 (6)尽可能地接近与所述注射装置成直线。11. 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三部分(6)从所述操作 位置移动时,一旦所述第三部分的角运动超过预定量,铰链构件(16)就使得所述第三部分 (6)朝向所述覆盖位置移动。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铰链构件(16)使所述第三部分 (6)直接移动到所述覆盖位置。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施加手动的力使所述第三部分(6)移动 到所述覆盖位置。14. 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在所述覆盖位置,所述 第三部分(6)超过所述非操作位置,并且所述保持构件(19)接合在形成永久锁定结构的位置。15. 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剌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构件(19)包括至少一对位于所述第二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J马丁MA克斯卡
申请(专利权)人:星赛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