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茂枝专利>正文

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6200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是由换热水套、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并排设置在换热水套之中,U形换热器是由上集烟室,下集烟室、垂直烟管和排烟管组成,两排垂直烟管连接在上下集烟室之间,下集烟室设置在U形换热器的底部,下集烟室中间设置有间隔将下集烟室分隔成左右两个空间,两排垂直烟管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空间连接;右侧空间通过过烟孔与炉体下部的集渣室连接,左侧空间连接垂直烟管,排烟管上端穿过换热水套向上伸出;下集烟室前部设置有清灰口,清灰口向里同时与下集烟室间隔的左右两个空间连接,清灰口的口部还设置有密封盖分别对左右两个空间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的说是一种热换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的反烧式节能环 保采暖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采暖炉是一体式正烧是锅炉,即煤的燃烧是由下向上,热 烟气通过换热器吸收直接从炉体上部排烟口排到大气,存在的不足是烟气在炉体内的行程 短,热交换时间短,换热效率低,热能利用率较低,而且煤炭消耗量较大等不足,燃煤难于实 现充分燃烧,增加使用成本,不具有除尘功能,因而对环境污染程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换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的 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本技术的环保节能家用采暖炉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换热水套、 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组成,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并排设置在换热水套之中,U形换 热器是由上集烟室,下集烟室、垂直烟管和排烟管组成,两排垂直烟管连接在上下集烟室之 间,下集烟室设置在U形换热器的底部,下集烟室中间设置有间隔将下集烟室分隔成左右 两个空间,两排垂直烟管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空间连接;右侧空间通过过烟孔与炉体下 部的集渣室连接,左侧空间连接垂直烟管,排烟管上端穿过换热水套向上伸出;下集烟室前 部设置有清灰口,清灰口向里同时与下集烟室间隔的左右两个空间连接,清灰口的口部还 设置有密封盖分别对左右两个空间进行密封。反烧式炉体是由炉膛、管式炉排、观火孔、进风管、上炉口、下炉口和除渣口组成, 管式炉排两端与换热水套连接,观火孔、进风管、上炉口、下炉口从外部穿过换热水套与炉 膛连接,进风管下端与炉膛顶部连接,管式炉排设置在炉膛的中部,上炉口和下炉口设置在 管式炉排的上方,管式炉排的下方还设置有观火孔,换热水套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热水出 口和冷水进口,冷水进口通过配水管与管式炉排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在换热水套之中分别设置反烧式炉体、排 烟管和U形换热管,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煤炭消耗,烟气通过上下集烟 室和两排垂直烟管组成的S形换热通道,即能够有效降低烟尘排放,充分利用热能源,还减 少热量浪费,提高热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4是图2的A-A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C-C向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清灰口 1、观火孔2、下炉口 3、上炉口 4、换热水套5、进风 管6、排烟管7、反烧式炉体8、管式炉排9、上集烟室10、下集烟室11、垂直烟管12、炉膛13、 集渣室14、间隔15、过烟孔16、清灰口 17、密封盖18、热水接口 19、冷水接口 20、配水管21。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其结构是由换热水套5、反 烧式炉体8和U形换热器组成,反烧式炉体8和U形换热器并排设置在换热水套5之中,U 形换热器是由上集烟室10,下集烟室11、垂直烟管12和排烟管7组成,两排垂直烟管12连 接在上下集烟室10、11之间,下集烟室11设置在U形换热器的底部,下集烟室11中间设置 有间隔15将下集烟室11分隔成左右两个空间,两排垂直烟管12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空 间连接;右侧空间通过过烟孔16与炉体下部的集渣室14连接,左侧空间连接垂直烟管12, 排烟管7上端穿过换热水套5向上伸出;下集烟室11前部设置有清灰口 17,清灰口 17向里 同时与下集烟室11间隔15的左右两个空间连接,清灰口 17的口部还设置有密封盖18分 别对左右两个空间进行密封。反烧式炉体8是由炉膛13、管式炉排9、观火孔2、进风管6、上炉口 4、下炉口 3和 除渣口 1组成,管式炉排9两端与换热水套5连接,观火孔2、进风管6、上炉口 4、下炉口 3 从外部穿过换热水套5与炉膛13连接,进风管6下端与炉膛13顶部连接,管式炉排9设置 在炉膛15的中部,上炉口 4和下炉口 3设置在管式炉排9的上方,管式炉排9的下方还设 置有观火孔2,换热水套5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 20和冷水进口 19,冷水进口 19通 过配水管21与管式炉排5连接。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炉体是通用技术,燃烧后的烟气从集渣室穿过过烟孔进入U形换热器的 下集烟室,经右排烟管向上进入上集烟室,再经左排烟管向下进入下集烟室间隔的左侧空 间进入排烟管,经过最后换热后向上排入大气,烟气中夹带的烟尘在上下集烟室和烟管组 成的U形换热器的换热过程中自然沉降的下集烟室,沉积的烟灰定期通过清灰口排出,由 于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因而具有很好的换热效果和环保效果。设置上炉口 4和下炉口 3的作用是通过两个路口可以加较多的煤,克服传统锅炉 需要不停地添煤弊端,添一次煤可以烧很长时间,点火时,通过上下两个炉口加满煤,将引 燃物通过上炉口放入,点燃后,关上炉门,引风机通过排烟管排烟,通过进风管进入空气,煤 炭点燃后由上向下燃烧,炉渣通过管式炉排之间的缝隙落入集渣室,定期通过出渣口清理。 由于是反烧,新添的煤在炉膛上部预热燃烧,烟尘向下经过高温燃烧层燃烧所以,进入除渣 室的烟气基本不含烟尘,所以除烟效果优于其他正烧锅炉,符合环保要求。换热水套作水暖锅炉使用时采暖介质是水,如果以暖风采暖,比如为烘干室、暖房 或蔬菜大棚热源,可以提供暖风,以空气介质代替水介质,以空气作采暖介质,换热水套和U 形换热器可以使用铝合金型材加工制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果。权利要求1.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包括换热水套、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反烧式炉体和 U形换热器并排设置在换热水套之中,U形换热器是由上集烟室,下集烟室、垂直烟管和排 烟管组成,两排垂直烟管连接在上下集烟室之间,下集烟室设置在U形换热器的底部,下集 烟室中间设置有间隔将下集烟室分隔成左右两个空间,两排垂直烟管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 个空间连接;右侧空间通过过烟孔与炉体下部的集渣室连接,左侧空间连接垂直烟管,排烟 管上端穿过换热水套向上伸出;下集烟室前部设置有清灰口,清灰口向里同时与下集烟室 间隔的左右两个空间连接,清灰口的口部还设置有密封盖分别对左右两个空间进行密封;反烧式炉体是由炉膛、管式炉排、观火孔、进风管、上炉口、下炉口和除渣口组成,管式 炉排两端与换热水套连接,观火孔、进风管、上炉口、下炉口从外部穿过换热水套与炉膛连 接,进风管下端与炉膛顶部连接,管式炉排设置在炉膛的中部,上炉口和下炉口设置在管式 炉排的上方,管式炉排的下方还设置有观火孔,换热水套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和 冷水进口,冷水进口通过配水管与管式炉排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是由换热水套、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并排设置在换热水套之中,U形换热器是由上集烟室,下集烟室、垂直烟管和排烟管组成,两排垂直烟管连接在上下集烟室之间,下集烟室设置在U形换热器的底部,下集烟室中间设置有间隔将下集烟室分隔成左右两个空间,两排垂直烟管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空间连接;右侧空间通过过烟孔与炉体下部的集渣室连接,左侧空间连接垂直烟管,排烟管上端穿过换热水套向上伸出;下集烟室前部设置有清灰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烧式节能环保采暖锅炉,包括换热水套、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反烧式炉体和U形换热器并排设置在换热水套之中,U形换热器是由上集烟室,下集烟室、垂直烟管和排烟管组成,两排垂直烟管连接在上下集烟室之间,下集烟室设置在U形换热器的底部,下集烟室中间设置有间隔将下集烟室分隔成左右两个空间,两排垂直烟管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空间连接;右侧空间通过过烟孔与炉体下部的集渣室连接,左侧空间连接垂直烟管,排烟管上端穿过换热水套向上伸出;下集烟室前部设置有清灰口,清灰口向里同时与下集烟室间隔的左右两个空间连接,清灰口的口部还设置有密封盖分别对左右两个空间进行密封;反烧式炉体是由炉膛、管式炉排、观火孔、进风管、上炉口、下炉口和除渣口组成,管式炉排两端与换热水套连接,观火孔、进风管、上炉口、下炉口从外部穿过换热水套与炉膛连接,进风管下端与炉膛顶部连接,管式炉排设置在炉膛的中部,上炉口和下炉口设置在管式炉排的上方,管式炉排的下方还设置有观火孔,换热水套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冷水进口通过配水管与管式炉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枝
申请(专利权)人:李茂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